黄掌柜是有几分见识的,闻言点点头,“除了家底比较厚的,大多都在京城里租房子住,很少有人会花了大价钱去买。” 林春燕回去之后,又把她所有的钱都拿出来数了一遍,林桃红见王英娘把她的钱也拿了出来,咬咬牙也去掏了老鼠洞。 上次欠宋娘子的那几贯钱林春燕后来只给了她一半,加上这些月得到的月例,她手里也有个几贯钱。 算了,林春燕早就想买了铺子,到时候也不用风吹雨林,日日推着板车过去。 “再不成想这小半年就挣了这样多。” 林春燕就没那样乐观,“这些个钱怕是连一间茅厕都买不到,咱们如今只能租。” 稍微小一点地理位置不那么好的,也得六七百个大钱。 那些个茶博士的担子又重又多,照样咬着牙坚持。 码头这边比较偏僻,来往较多的都是一些干苦力的,很多铺子都不愿意开在这里。 第二天去摆摊的时候,那草席子被风刮的破的洞更大,林春燕干脆都给扯了开。 “怎么就这样难找?” 林春燕点头,希冀的看着侯郎中,“可是有合适的地方?” 侯郎中想了想,“我们医馆旁边倒是有一铺子,不过这家店从前是金银首饰,租金怕是不便宜。” 王闲汉听到了,让他们先宽心,“等我回头送外卖的时候,在镇上转一转,看有没有合适的。” “就像那春饼一样,卷了东西吃,不知道有多美味。” 这是来劝林春燕的,宋娘子也是一番好意,她的鱼肉羹如今已经声名远播,可还不敢离了这地方,生怕一换地方就没人再去买。 见她心意已决,宋娘子也就没有再劝,“以你那手艺,定然是不愁没人去的。说起来,我还真知道一家铺子。” 林春燕从这里路过好多次,但从来不知道这房子也是一家店铺。 他们也一下子没有了做生意的心思,只这房子盖好之后,就住在旁边的耳房,倒是很少开这店的门。 张大娘和林桃红同时拦了一下,“这里面桌椅板凳什么都没有,要是开铺子的话,什么都得买了来。” 林春燕安抚他们,“总要进去看看,问问价格再说。” “宋大爷,宋大娘,这是咱们码头上卖面条的林小娘,想来看看你们这家店。” 宋大爷在林春燕的身上转了一圈,摆摆手说,“你们怕是听错了消息,我这店铺从来没打算卖。” 宋大娘开口,“你们且回去吧,我们也没有往外租铺子的打算。” 宋娘子赶紧说,“大爷大娘,这林小娘子手脚十分勤快,心底又善良,你们这铺子闲着也是闲着,租出去了也能有一份进项。” 边说就要边找东西赶他们的,林春燕不好多停留,只匆匆扫过那几眼,就见后院盖的也十分大,是这段时间看的最合心意的。 林春燕很是理解,一步三回头的看着那铺子,这离码头很近,铺子里面可以做些吃的,外边侧边的门口可以搭个棚子,夏天在这里吃也凉快的很。 林春燕一直记得从他们村到镇上那个路口的茶水摊子,别看只是支起了棚子,里面歇脚的人总不少,一天也能有个一二十文的进账。 镇上这样大,怎么就找不着一个铺子了。 “自然是受欢迎的很,我拿着东西过去,都不用尝味道,这些掌柜们就定下了单子。” 总算是听到的好消息, 林春燕脸上露了笑容出来,赶紧让他们歇一会儿。留下来多问了几句。 张小舅对他的评价就比较高, “小伙子也是有眼色的很。” 林春燕给他们一人做了一碗葱油拌面, 野葱炸出来之后就变得焦黄,就加了少许的酱油和白糖, 直接泼在面上,那味道就好的不得了。 张大娘就在那里说起他们想要租铺子的事情, “转了两三天,就没有碰上对心意的。” 张小舅把那碗面吃完之后才开口,“是得租个铺子了, 我见好些个下了船的人想来这里吃饭, 可总碍着咱们摊子太简陋, 租了铺子之后,生意定能更红火。” 带着这么些个货,张小舅就是坐别人的船也不太放心。 张大娘听了一时唏嘘不已,可未经他人的苦难,也说不出来什么安慰的话。 这时候柳树的芽刚长出来没多久,采摘回去之后可以用来泡茶或者炒菜。 等了一会,见到宋大娘蹒跚着脚步过来,手里拿着个篮子,走路都有些颤颤巍巍。 宋大娘看到了林春燕,只抬了抬眼皮,连个招呼都不打。 宋大娘终于把视线转过来,看着林春燕说,“小娘子你也别白费力气,那店铺我们肯定是不租的,就是租了,那租金也是贵的很。” 这些个柳叶摘回去之后,先拿了清水洗干净,倒入锅中煮上半个时辰左右,再放到细棉布上,把汁水都过滤出来。 那柳条也被她拽下来一些,编了个花瓶放在了院中的大桌子上。 再过几天,山上的野花就都开了,到时候可以摘了来插瓶。 他们家银子都被她花了大半,哪里还愿意让赵娘子给她买了澡豆来。 “什么时候去买上一些皂液来,家里用得上,不过那东西真是贵的很。” 林春燕看了看天色,把柳叶膏做好之后先存放了起来,要是以后身上起的疹子或者被马蜂蛰了,用这膏涂了最好。 自己做了猪胰子用,比买回来的要便宜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