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客商上次买了豆干回去之后, 路上吃了一些,剩下的带回了家。 那日有客来访, 家里大娘子便把那豆干小螃蟹拿出来招待, 都得了一致好评。 林春燕给他把东西称了, 那香煎豆腐直接放在碗里,“桌椅板凳还没做好, 还劳烦您站着吃。” 刚才被推开的那个人稀奇不已,“这难不成这是什么我不知道的美食,你莫不是托吧?” 他穿着富贵, 和那做吃食的两个小娘看起来就不像熟识。 林桃红边给他做边说,“我们在镇上摆摊也有一段时间了,难不成你没听说过我们家的豆干小螃蟹?” 这么想着,香煎豆腐已经好了, 他的手像是有自个的主意一样,已经夹了一口放在嘴里,入口先是蒜汁和葱花的香味,接着就是那煎黄的豆腐,微微有些焦黄,却吸足了汤汁,吃起来比肉也不差什么。 一旁的王客商已经吃完香煎豆腐,又伸长脖子看那边煮的面条,先问都有什么,又让林桃红再给他煎两块豆腐。 样式多的,饶是他这种经常出门的人,都忍不住啧舌。 王客商激动地搓着手,“先给我来那小面尝尝。” 里面的豆角已经炖得软烂入味,看起来就好吃。 一旁的金娘子看着羡慕不已,她是吃过林春燕做的饭,知道有多好吃,想着待会儿只要卖出去两碗馄饨,挣了铜板,她也买碗面条尝尝。 这卤汁是先前炒好的,有肉的有素的,只一阵阵香味飘出来,吸引了不知多少人的目光。 林春燕把面条递过去,两个人也不觉得站着吃有什么丢人,直接呼噜呼噜的挑了面条往嘴里送。 两个人这样子自然引来不少人过来,也有认识林春燕他们两个的,先问怎么来码头上摆摊,目光却都看向各色的吃食。 “我要尝尝那香煎豆腐,看起来美味的不行。” 听闻林春燕他们去了码头摆摊卖面条,不仅是那些闲汉们吃惊,就连糖水老婆婆和方娘子也震惊不已。 糖水老婆婆有些忧心忡忡,不像那些豆干果冻豆腐,是他们没见过的吃食,价格也不贵,愿意花钱的人就多。 即便如今叫闲汉来送外卖的人很多,节省了一辈子的糖水老婆婆也不舍得花哪个钱。 拉着方娘子说了会儿话,她嫌方娘子太木讷,说什么也不痛快,倒不如她和金娘子那样说得来。 路上,张大娘就因着这事和林春燕拌了几句嘴,张大娘嫌黄掌柜那边给的价格低,要少上十几个铜板,倒不如自个卖了。 娘两个谁也说服不了谁,不欢而散。 先这样卖着,到了下半晌卖不出去了,再去找那黄掌柜。 他和王小郎君两个人从小都是锦衣玉食的,哪里能吃的习惯那书院里做的饭,只觉得难以下咽,日日煎熬。 胡小郎君还惦记着肉夹馍,那林家小娘子做的美食,实在对他的胃口,让他总是念念不忘。 王小郎君一进酒楼,就要了炸酱面,也不怕胡小郎君笑话。 胡小郎君就笑了起来,“我早和你说了,你要是想吃那炸酱面,就请了那林家小娘来你家,何苦这样四处找。” 那酒楼的伙计自然认得他们两个,别看只在他们这小镇上,实则是丁忧回来,保不齐哪天又回了京城,成了他们高不可攀的贵人。 王小郎君没应,随意点了其他东西,也不理会一旁痴痴笑着的胡小郎君。 闲汉没着急走,果然胡小郎君就给了赏钱来,又问摊子前热闹不热闹。 “小郎君,今个来的却不是那林家小娘子,是那小娘子的娘,卖的东西是一样,还多了些板栗饼。” 怕去的晚了,那东西再没了。 果然那边已经围了不少人,进去一看,却不是在买那板栗饼,那张大娘正在和人吵架。就不着急买,站在那里听了一会儿。 一问才知道,那板栗饼竟然要三个铜板一个。 说完这个,又说张大娘,说她是掉到钱眼里了,不过是山上的野东西,竟然也敢卖这么贵。 那男人不听她这话,又往地上呸了一口,“真是奸商!” “能一样吗?人家那清风楼里面倒茶的可都是小娘子,模样长得周正的很,如何和你这老婆子一样。” 两个人闹得动静有些大,就引来不少人看。 听了那男人说张大娘老的话,糖水老婆婆不乐意了,“这买卖不全凭自个儿,想买就买,犯不着吵架,怎的老婆子就不能卖东西了?” 张大娘啐了他一口,坐在那里还生气,干脆把板栗饼子收起来。 张大娘挥手,“不卖这饼子了,回头我们直接给了清风楼,又省事又省力。” 好说歹说,王闲汉才拿了四个饼子回去,又将这里发生的事情和胡小郎君说了。 一入口,外皮酥脆,板栗的香味十分浓郁,吃到嘴里的口感也是绵绵密密,直让人惊呼好吃。 胡小郎君眼睁睁的看着他把那饼子拿走,慌忙把嘴里的咽下,去抢了桌上剩下的一个。 王小郎君没说话,只把那饼子吃完,和他说了家中有事,早早离开,倒像有什么东西在追他似的。 可又没吃够,先去摊子上转了一圈,便果然见没了那板栗,听说都送到了清风楼,他又抬步往清风楼走。 两个人看到彼此,都有些尴尬。 黄掌柜乐的合不拢嘴,这些东西都是刚才送来的,他还担心卖不出去,这才一炷香的功夫,那王小郎君就寻了来,想把那些板栗饼都带回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