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强就不再看田螺,听张大娘在那里介绍,就要了一些麻辣的豆干,配着带的馍馍一块儿吃。 甚至还有些意犹未尽。 胡大强觉得那田螺不划算,可有的人就喜欢那味道,那汤汁一看就香的很,沾了馍馍吃,依旧很下饭。 下次还可以带些咸菜来,张大娘这么想着,今个第一天来就有这样的收获,让她心里格外高兴。 她吃的津津有味,金娘子摊上,有一出商人看见张大娘吃的这么香,忍不住问,“那是什么东西?怎么从来没见过?” 商人看见,就凑过去都买了些,配着馄饨吃,觉得不过瘾,又买了烧饼来,学着张大娘的样子,把豆干都夹在了烧饼里。 张大娘收钱收的越来越利索,叫卖声也越来越大,等林春燕找上来的时候,杂七杂八已经卖了不少。 见她笑容都比之前多了些,林春燕算是放了心,细细问了起来。 丫鬟来叫她吃饭,她也没什么兴趣,只想赶紧离开这样的地方。 那丫鬟也是个玲珑心思,把豆干拿出来,“娘子,快瞧瞧这是什么东西?” “味道不错,很有嚼劲,倒是越吃越香,你是在哪里买? “行,可要多买些,我也好路上吃。” 他们家小娘子好些天没好好用饭,今儿个上午,光那豆干就吃了好些个,这可把她激动坏了。 丫鬟一听豆干没有了,顿时有些失望,也不想空手而归,就拿了些田螺和小螃蟹。 路上, 林桃红也激动的和张大娘说起他们今个儿的情况。 林桃红现在想起来,都忍不住想笑。 原道林春燕他们把摊子摆好之后, 就开始叫卖起来。 她的瓦罐小酥鱼已经做出来几天了,偏偏味道不怎么样, 就算是一开始不知道什么情况,来他们家买了之后, 也因为味道不好,不再来。 王英娘回去之后, 没少被王锤子说,有时候晚上喝了酒, 还埋怨她是废物。 王英娘这段时间,看见林春燕他们,心情就格外复杂。 王锤子看到了,小声在那里抱怨着, 恨不得林春燕是她亲闺女。 她拿的是麻辣豆干,吃到嘴里先觉得麻,接着是一阵香,麻辣豆干是越嚼越香,尤其到后来,唇齿间只剩下辣和香,让人回味不已。 林桃红是后来才发现王英娘的,一点面子也没给,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就说起来她。 偏王锤子还问她,“能做出来吗?能的话明天咱们也来卖,看这红火的劲儿,恐怕能赚不少银子。” 王锤子丝毫不往心里去,只一个劲儿的盯着王英娘看。 她没见过这东西,哪里知道是怎么做的。 王锤子听了很生气,也不顾这是在街上,就训斥起来,闹了王英娘好一个没脸,捂着脸在那里哭。 林春燕抬头看了一眼,看向那个王英娘,觉得这姑娘又可怜又可恨。 “那两个真是不要脸皮……” 第二日天不亮,张大娘先去了地里,豆角有些老了,摘了一大把,打算早上炒了吃。 天气渐渐变冷,西瓜也吃不了几天了。 林春燕把林桃红捞起来,两个人昨天半夜又是在房顶睡的,不过这次他们熏了艾草,蚊子倒没怎么咬他们。 小黑狗朝林桃红汪汪两声,又绕着林春燕转。 四郎没来,听说李氏不让他出门,这几天正闹别扭。 林春燕看过去,果 林桃红不敢看,只称了重量,去桌上好的罐子拿了钱,在本上记了一笔。 “没有。”林桃红让林翠香看,“这是我姐教我们的,用来记账。” 数字自然也是林春燕教的。 要是他能学会就好了。 “大娘这是怎么了?”三郎嘴甜,张大娘从前就待见他,听了他的话很受用。 实际上,张大娘是数铜板数的睡不着。 怎么这么多? 林春燕见她这个样子,精神都有些恍惚了,怕她出去乱说,说了好些个道理才停。 怕人知道了,打他们家的注意。 再看林春燕之前让她挖的坑,里面已经放了尖尖的竹子,上面埋了土,就是小黑狗看到了,也不往墙角去。 林翠香把视线收回来,跟着三郎一块高兴。 三郎想喝陈皮饮子,拿了一文钱递给林春燕,让她帮着捎带。 “货郎有好几天没来了,我都攒了好几文钱,打算买糖人吃。” 林春燕之前看到别人用竹杯,拐到杂货铺子问了,那一个竹杯,不刻字不刻画的,都要两文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