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燕把那铜板收下,给方娘子成了满满一碗,方娘子看着那汤汁,还说,“再给我多盛一些,我带回家去让孩子们尝尝。” 王锤子想要反驳,被林桃红这样骂,他也觉得没面子。 王锤子刚开始骂,听到动静的孙捕快就过来,他鼻子灵的很,刚才巡逻的时候,看到宋书生提着小螃蟹和田螺,就知道定是林春燕又做了什么新品出来。 可孙捕快并不想这样放过他,拿着刀在他眼前晃了晃,“如何嘴这么脏?若是再让我听到你口出狂言,就将你抓到大牢里去,打上你几板子!” 孙捕快这才冷哼一声,挤进摊子里,先尝了尝那香辣小螃蟹。 “我怎么就生了你这么个没用的东西!” 旁边糖水老大爷摇摇头,一脸不赞同,“你这泼皮,如何能打人?小娘子就不要脸面了?” 胡小郎君的小厮, 对林春燕的摊子已经熟的不能再熟,见着有了新品,立刻买了好些个回去,他自个儿先在路上偷尝了几个。 没忍住,又吃了几个, 有些后悔买的少了。 偏着孙捕快还帮了林春燕,林春燕又多给了他好些, 乐的孙捕快嘴角都快咧到了后脑勺。 是斜对面的王英娘, 她被打了之后, 就没再吆喝过, 反而一直盯着他们这边看。 王英娘没想到林春燕竟然看了回来,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反应,却不敢再抬了头。 都在一条街上, 林春燕很快就找到了, 这家摆摊的是一老汉, 手却特别巧,编出来的草帽又细又密。 一问才知道,这最简单的帽子也要二文钱。 见她犹豫不定,林春燕就看向其他东西,这老汉除了草帽之外,还编一些席子,帘子。 一问才知道要十文钱。 “回头天冷,不戴帽子了,再把上面的花拿下来,还能戴到头上,左右也不亏。” 张大娘在家里挖了一会儿坑,累的吭哧吭哧直喘气,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刚拿着蒲扇扇了扇风,就听到小黑狗汪汪的叫起来,门口也传来一道爽朗的笑声。 “张大娘子,可是在家?” 门外面站着两个和她差不多大的妇人,只不过身上的料子稍微好些,手里也拿着筐,里面放着要做的鞋。 “这不是想着,好长时间没在村口看见你了,就想过来看看怎么回事。” 她男人也是在外面跑船的,不过没像张大娘这么倒霉,男人即便在外面有花花肠子,最终也会回家。 倒不像她认识的张大娘了。 一旁的孙娘子略微皱了皱眉头,觉得钱娘子这个话有些冒犯。 见她的话不是作假,钱娘子倒也有些佩服起张大娘来。 孙娘子衣着要朴素不少,头上用头巾裹了发髻,直接说起正事来,“你们家是不是做了什么好吃的?昨个见赵怀子他们拿了什么东西回去,馋得我家那个小猴,一直吵着我要。” 这话当初钱娘子和孙娘子都是听过的,可谁往心里去,都觉得张大娘是在说大话呢。 “竟真的这么好吃,原来我家那猴儿没有骗我。”孙娘子是个寡妇,对孩子挺大方的,直接就让张大娘给她称一些。 孙娘子如何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直接把铜板拿了出来,“快去给我盛些,正好省了晌午做吃的,你这以后要想长久做买卖,自然不能少收铜板。” “那我也要些,味道是不错。”钱娘子白吃了不少,张大娘打一眼看过去,觉得最少有小半碗。 钱娘子不乐意,“怎么我这个就这些?” 钱娘子真想把那东西放下,呸张大娘一口,直接甩手不要了,可偏偏她嘴里还回味着田螺的香味,也想着把这东西带回去,给家里的男人孩子尝尝,硬生生忍了这 出了门,钱娘子和孙娘子还抱怨,“原以为她长进了呢,谁曾想还是这个模样。” 卖完东西,从镇上回去的路上竟然下起了雨,林春燕和林桃红避无可避,只能捂着头往回跑。 “你们两个也是个傻的,下了雨都不知道找个地方避一避?” 隔壁赵娘子听到动静,撑着雨伞出来看热闹,早先孙娘子他们过来的时候,赵娘子就听到了,也想尝尝那些个东西是什么味道。 “要不说还是得去给别人当丫鬟,你家两个小娘子,这也太辛苦了些。” 张大娘瞪了赵娘子一眼,有些嫌弃地上的皮,直接把门给关上。 就张大娘的食量,一顿饭也吃不了这么些,她就挑了帘子出去问。 林春燕冷哼一声,“这些东西都是我做的,咱们之前不是说好了,卖出去多少,我给你们分成。” 大概估摸着是村里人来买的,也没几个铜板,林春燕就先把生姜切了,打算一会儿和她算账。 空气中飘来若有若无的甜味,张大娘咽了一下口水,伸着脖子往灶间看。 林桃红一眼就看到她在想什么,忙把我往自个身前拢了拢,“就这一碗, 我自个儿还喝不够呢。” 张大娘没法,也不好真的和自家闺女抢红糖水喝, 这时候就有几分后悔,怕林春燕不给她饭吃。 “就是村里你们钱婶子和孙婶子来家里看我,看在我的面子上才买的。” 林春燕哼了一声, “这么看来,娘的面子可真大, 下次可还要让他们多买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