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茶摊,卖的是大碗茶,一文钱一碗。 她收回目光,继续看向这条繁华的街。 挺繁华的。 有些偏,不过好在没让过来收钱。 林春燕给她看了看小河鱼,“用油炸的,还用了面粉。” “哎哟,用了不少猪油吧!” 斜对角也有一个卖糖水的老大爷,不过那老大爷卖的是水晶枣儿,就是将皂角树的种子煮熟,泡在糖水里面浸透,看起来带着些紫红色,格外引人垂涎。 看来是两个冤家。 要是卖不出去,她就要另寻法子了。 很快就有人过来,目光只是在东西上淡淡扫过,并没有什么想买的兴致,最终目光落在了糖水婆婆的摊子上,要了一份冰圆子。 林春燕自然知道,继续朝路人吆喝了几声,这些人的脚步不停,只有一个人在走了几步之后,却又突然转身回来。 林春燕给这官人说了,又递过去一小块,是之前提前切好的小河鱼,那人接过之后尝了一口,炸小河鱼又酥又脆,关键是没有什么腥味,恰好遮盖了鱼肉少的缺点。 说了价格,这是她自个儿定的,小河鱼没什么本钱,但是用白面和猪油炸,这是花了不少本钱的。 林春燕把到手的七文钱仔细收好,一旁糖水老婆婆已经目瞪口呆,连连称奇。 林桃红在屋里躺了半天,肚子又饿了,她不信邪地去厨房翻找了一番,想把那小河鱼找出来。 结果就是什么都没找到,她又饿又气,只好又去推张大娘,把事情和她说了。 张大娘吃了一碗蛋花汤,精神足了很多,也有心情开始回想这几天的事情。 想到这里,她感觉浑身都来了力气。 不像林桃红心思这么多,林春燕很是木讷老实。 等林春燕踏着夕阳回来的时候,就见张大娘端坐在屋里。 “你这是去哪里了?我听红娘说,你用了好些个猪油和白面?难不成是疯了不成?” 她战斗力可是全村远近闻名,尤其是听不得她生不了男孩,谁说都要跑到人门上,和人大吵一架才罢休。 毕竟,休妻可是大事。 可翻找了一圈,什么都没有找到,她人也立刻气呼呼起来。 不待说完,林春燕直接一巴掌呼在她的后背上。 她立刻嚎叫起来,往张大娘身边扑,“娘,大姐儿疯了,让我可怎么活呀?” 哪家好姑娘把情郎挂在嘴边。 林春燕看出来了,走过去拿出两文钱来,“给你,算是用白面和猪油的钱。” 就连一旁的林桃红也不再哭了,睁大眼睛看着那两文钱。 “拿小河鱼换的。” 但要谨慎,不能让张大娘拿太多,她还想要攒钱买一辆小板车。 她回来的路上,在镇上转了一圈,还特别跑了一趟码头。 可惜,他们家现在没有小板车,估摸着一张大娘那抠门的劲,也不大能舍得给她买。 那两文钱果然被张大娘塞到了衣服的口袋里,她眼珠转了转,一把拉过林春燕的手。 林春燕把手抽回来,只简单地讲述了一下,“挣了五文钱,我自个儿留三文,以后是要买板车的。” 张大娘还想再多说什么,林春燕已经去了灶间。 家里的米还有半缸,能凑合吃一段时间,她也不打算去买些粮食。 林春燕斜了她一眼,“你想吃?” 林春燕又把葱姜蒜交给她,“切好。”。 打水的时候,把井里冰镇的甜瓜拿了出来,打开之后,一股轻甜便飘散了出来。 甜瓜是从他们地里摘的,个头不算大,和后世不太一样,味道也没有那么甜。 她在院里坐着吃,张大娘也走了过来,捧了一块瓜,有些欲言又止。 张大娘刚开了个口,林春燕就站了起来,把她给吓了一大跳。 林春燕懒得理她,觉得她这个样子,倒不如躺在床上挺尸得好。 林春燕咬了一口瓜,只淡淡地瞥了一眼过去,“不给,不嫁。” 张大娘吃惊地站起来,“什么叫不嫁?” 见张大娘站着不动,没再说嫁人的事,那毕竟很遥远,先把眼前的事说了,“你要这钱,我就不去镇上卖东西了,这进项我也不要了。” “那可说不准,这世上又是谁能靠得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