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早已通过奏折,对滕毓藻所述战况了解颇清的荣禄、载漪二人,也随着滕毓藻这个亲力亲为者的讲述,心脏砰砰跳个不停。
就是一向颇有养气功夫,表面波澜不惊的慈禧,脸上也也因替前锋军担忧以及兴奋,时而发白,时而又激动兴奋的脸色潮红。滕毓藻叙述禀告完毕,估计是事先受到慈禧指示的荣禄就开始不断向滕毓藻提出一个个问题。
而慈禧则不动声色地静静聆听荣禄和滕毓藻的问答,一旁憋足劲准备帮助滕毓藻说服慈禧,同意前锋军大力扩军的载漪,这完全沦为一个看客,根本就没有插嘴的机会。
荣禄所提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前锋军是否有能力最终战胜列强联军。
当然,虽然是说前锋军,可其实就是在询问滕毓藻,是要看滕毓藻是否认为他最终可以战胜联军。
二是,经此大败,列强是否会就此罢兵言和。
三是,如果列强提出议和,朝廷要如何应对。
前两个问题,隐含着的意思就是在询问滕毓藻,前锋军在连战连捷的大好形势下,是否还有大幅扩军的必要。
对于这些问题,滕毓藻早已成竹在胸,随着荣禄不断抛出的一个个问题,侃侃而谈,一一作出令人信服的回答。
滕毓藻回复的主要内容是,在现有条件下,前锋军无法在短时间内战胜列强联军。
联军虽经数次惨败,可暂时还不会就此罢兵,至少沙俄和日本人不会。
而为了不使日俄两国独占入侵的利益,其它国家,尤其是英、法、德三国,也不会独自退出,他们一定会咬紧牙关,在国内抽调出兵力赶赴远东,力求通过战争手段,压迫朝廷屈服。
而议和停战,不能等着列强议和,要有尊严地停战罢兵,就必须有强大的武力做后盾,因此前锋军扩军是必须的,正所谓能战方能言和,否则就又会是割地赔款,重蹈甲午覆辙。
至于朝廷议和,滕毓藻虽然以不在朝堂之上,不便妄议朝政为由婉拒,可还是建议,一旦议和,朝廷有三点是坚决要坚持的。
一是,所有列强军队必须撤出。
二是,绝不割地赔款。
三是,义和团事件有朝廷自己处理。
四是,所有有过失的地方官员和朝中大臣,只能由朝廷自己处置,列强无权干预。
对于列强提出的所谓祸首,更加无需理会,而且对于军机处相应官员绝对不能处置,给洋人以朝廷软弱可欺的印象。
此后,在慈禧目光示意下,荣禄又委婉提出前锋军军费问题。
意思同载漪事先透露给滕毓藻的完全一样,那就是朝廷也很想极大加强前锋军的力量,只是扩编之后,巨大的军费数额,直隶一省一定会负担不起,而朝廷每年也拿不出那样一笔巨额开支。
对于军费问题,滕毓藻也早有应对之策,当即表示,只要朝廷不要直隶的税赋,他完全可以在直隶自筹。
而且,还是在保证一省百姓生计不受影响的情况下。
一旦国家再不受列强威胁,列强军队全部退出大清土地,他就会就会开始裁减前锋军,达到朝廷可以承受的程度,那时就要有朝廷提供军费。
整个觐见过程整整持续了两个时辰,才结束。
最终,慈禧拍板,同意滕毓藻大幅扩编前锋军的方案,同时,也终于把北洋大臣的名头给了滕毓藻,并要滕毓藻在赶走列强后,将北洋海军也兼管起来。
觐见之后,滕毓藻第二天就赶去潞州,投入到紧张的扩编以及扩编之后的部队大练兵训练之中。
“老.师。”
吴佩孚气喘吁吁的声音,在滕毓藻身后响起。
不等滕毓藻回身,吴佩孚已经追上来。
“老师,我要命令部队加快行军速度了,否则我们镇,今天又会落到第四镇的后面了。”
滕毓藻一边保持跑动速度,一边笑着说。
“你的部下是不是眼馋那二两肉了?”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