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各怀鬼胎(1 / 1)

在冒顿的筹谋之中,他有意抽调赵、代、燕三地部分兵力,旨在诱使楚军分兵夺取。 只要楚军分兵进击三地,他就能够集中优势兵力于中途逐个歼灭分兵的楚军。 然而,三十万楚军集中攻占邯郸后,不但不分兵,还做出一副坚守不出的举动。 对此,着实令他愤恨不已。 楚军过度谨慎,毫无分兵之意,这使故意露出破绽的冒顿深感失望。 失望之余,他又心急如焚。 多日的苦苦等待,既未等来楚军分兵,又不知另一支楚军骑兵的状况,这使他陷入了两难的困境。 尽管匈奴境内尚有六万兵力,可这六万兵力却分别驻守在西方、西北方、北方、东北方四地。 不仅兵力分散,而且辽阔的草原上毫无险要之处可守。 在这两难的境地中,一方楚军谨慎过度,另一方楚军则是未知的恐惧。 正当他焦急得不知所措时,部下诸王提议,只得分兵两路,方能同时应对两路楚军。 对于这个提议,冒顿是断然难以接受的。 他深知,一旦分兵,此战必将以失败告终。 虽然箕子朝鲜方向频传捷报,可大月氏已然沦陷。 即便能剿灭境内的楚军骑兵,这费尽心力夺取的赵、代、燕三地亦恐难保。 他向来笃信一战定胜负,然三十万楚军并未分兵,他实难做到一举击溃楚国。 深思熟虑后,眼见局势于己不利,他旋即当机立断做出抉择。 继而冒顿下令,代、燕两地可舍弃,然绝不可损兵折将。 下达放弃代、燕两地之令后,他不再迟疑。 一声令下,二十余万匈奴骑兵一路向北,他欲全歼楚军骑兵,并重夺大月氏。 ——————— 匈奴主力已然下定决心,而项声的五万骑兵奔袭数日后,却在草原上迷失了方向。 因草原广袤无垠,且无明确参照物。 一路向东北挺进数百里后,他们的行进方向亦发生改变。 起初,他们依循地图指示,尚能顺利前行,渐次,地图上的参照物亦产生变化。 当地图失效时,白日他们依太阳方位行进,夜晚则凭借北斗七星辨别方向。 后遇天气不佳,大军徒劳奔袭数百里,方觉迷失方向。 自大月氏发兵以来,项声率军已行进千余里,然眼看漠北王庭数日即可抵达,却遭遇迷路此等窘境。 这一路虽烧杀抢掠,虽一路势如破竹,可项声却深感局势愈发不妙。 因时日拖延过久,虽未遭遇匈奴主力,他认为继续进击实非上策。 首先,沿途遗留的匈奴人尸首与焚烧的痕迹,甚是显眼。 若匈奴主力循迹而来,这五万骑兵恐将尽数折损于草原之上。 念及此处,为保五万骑兵无虞,他毅然下令绕道回撤。 值此顺风之局,骤然选择撤退,诸将领皆表示异议。 其中,尤以龙苴、桓楚反对最为强烈。 二人以为,本是东进包抄之策,然项声却执意进攻漠北王庭。 既已放弃包抄,转而奇袭匈奴老巢,他们亦无异议。 毕竟,能重创匈奴人便足矣。 然如今,大军已深入匈奴腹地一千余里,距匈奴王庭尚需数日,身为统帅的项声却下达了撤退之令。 大军调头之际,二人拦住了项声。 桓楚率先言道:“胜利在望,何以撤军?” 项声勒紧缰绳,他面色凝重。 “不撤,莫非坐以待毙?” “…坐以待毙?一路未见匈奴骑兵,…汝何出此言?” “未见,遇之则晚矣!” “汝莫非畏敌?” “休得胡言,本王为帅,汝等当谨遵军令。…若汝等不听帅令,…本王定当军法论处!” 项声沉下脸来,所言掷地有声,桓楚即刻缄默。 桓楚安静下来,龙苴则面露鄙夷之色。 “九江王,既已大胜,当乘胜追击。……当下半途而废,……岂非徒劳无功之举?” 项声凝视龙苴,他扬起马鞭指向身后。 “此五万骑兵皆为吾大楚之精锐,……若尽数折损于此,……本王有何颜面去见陛下?” “九江王,攻克漠北王庭,……吾等岂非立下大功?” “……大功?哼,大功虽好,然吾等已迷失方向!” “不妨增派兵力侦察,毕竟,……吾等至此实属不易!” “休要多言,待本王回去,必将钱财、美人、功劳尽皆赐予汝等,但若汝等再不听从军令,休怪本王无情!” 项声撂下狠话,龙苴、桓楚便不再多言。 实际上,二人内心对项声甚是敬重。 他虽是楚国皇族,却也是最为谦逊的皇亲国戚。 平素里,不仅主动推让功勋,对待他人亦是宽厚有加。 念及项声的种种好处,二人旋即随项声开始撤退。 撤退途中,项声并未选择原路折返。 他深知,来时所留痕迹过于明显,原路返回并非上策。 顺着太阳的方向,他们一路西行数百里,最终方才决定向南撤退。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项声这边已然开始撤退,中路三十万楚军亦已固守邯郸多日。 数日过去,斥候虽未探得匈奴主力所在,但项羽却不敢有丝毫松懈。 在后世的记忆中,那冒顿与自己一般,皆偏好一战定胜负。 据历史记载,刘邦夺得天下后,因匈奴屡屡犯境,遂决定御驾亲征。 然而,由于轻敌冒进,刘邦被匈奴四十万骑兵围困于白登山。 被困七昼夜后,史书记载,刘邦虽靠陈平之计贿赂了冒顿的阏氏得以脱困,但其中真相已难以考证。 毕竟,史书向来是由成功者书写。 不过,自白登之围后的七十年间,汉朝所受之屈辱,足见此役对汉国影响深远。 深知冒顿的行事风格,项羽始终保持警觉,他深知,不露破绽方为最强之应对之策。 …………… 待到中秋时节,苦苦等待的项羽终于盼来了期待已久的消息。 此好消息乃是,项声已顺利返回大月氏。 伴随此消息而来的,还有一个坏消息。 因匈奴主力全力压向大月氏方向,为保存实力,项声未经请示便擅自下令撤军。 对于这种未作抵抗便主动放弃大月氏的行为,项羽非但没有责备,反而连声称赞。 在项羽的印象中,项声虽为人低调,但没想到他竟如此识大体。 不与敌人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还能完好地保存实力,实乃难得的帅才。 根据项声送来的消息,项羽确定了匈奴主力的去向。 至此,他当机立断,命项庄、田横各率十万雄师,责令其攻占代县和蓟城。 继而,此处并无匈奴主力,两路楚军亦是顺利收复两地。 楚军成功收复赵、代、燕三地后,随着北方渐入寒冬,楚国与匈奴人的首战亦终告一段落。 此役中,楚军兵力未损,成功收复了之前汉国丢失的土地。 楚国统一大业完成后,项声留钟离昧镇守秦地,自己则率一众将领抵达邯郸城。 完成任务凯旋的项声,不仅毫发无损地带回楚国骑兵,还为项羽呈上丰厚战利品。 其战利品之丰,令项羽不禁瞠目结舌。 仅从大月氏带回的粮食,便有百万石之多,牛羊马匹亦不下百万头,钱财珍宝更是数不胜数。 此外,另有匈奴王一名、王子王后数十人、文臣显贵数百人,俘虏匈奴士卒更是多达数千。 首战匈奴,便大获全胜,项羽欣喜若狂。 【正当他欲重赏功臣时,龙苴、桓楚、虞子期、灌婴等人,却向项羽透露了一个惊天秘密。】 此秘密乃众将领及五万骑兵一同见证,对此,项羽却难以置信。 普天之下,头顶能迸射光芒者,除却项羽本人,便唯有那五十五位人皇了。 【据众将领所述,项声头顶不仅光芒四射,更有一条盘龙显现。】喜欢月下追范增,我不愿乌江自刎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月下追范增,我不愿乌江自刎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宗启苍穹 贬为杂役后,我无敌了你们哭什么 再兴大汉四百年 斗破之从微末到斗帝 乾宫深帷 斗罗之从变强从吃魂兽肉开始 甜蜜狩猎场[GB] 下堂妻自救手册 被竹马发现大人玩具公司后 豪门小爸也想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