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妇考大学当老师,是为家里做一份贡献。 两个人的工资收入,他们这个小家就很幸福。 可现在家里的实际情况已经变了,姜山认为媳妇可以任意而为了。 而且据他的判断,媳妇这个辣酱的买卖,能长长久久的干下去。 既然没有了经济压力,媳妇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吧。 其实本来,就是媳妇不考大学不当老师,以他一个人的收入,他们这个小家也能过的很好。 无论怎么合计,姜山都觉得,媳妇开心最重要。 他是自私的,明知道媳妇在省城这儿过得更开心,也要把媳妇拴在家属院。 因为他们是一家人,要生活在一起。 但是,媳妇可以选择让自己更开心的事情做。 对于当老师这事,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姜山的这个提议,就是完全从媳妇的角度来考虑。 “咱家里的经济,你要是喜欢当老师,那就干。媳妇,你可以随心所欲过自己的生活了。” “比如,在家属院里,就跟在这一样,你就做做酱,看看书,想干点就干点,不想干就歇着。” 竹子想象着这个生活,真的还不错呀。 “那…好像这个大学白念了,不对,也不是白念。” “四年的大学时光,想起来还是怀念的。” 没有来省城念大学,也就没有辣酱的开始。 大山的这个提议,竹子说要认真考虑。 · 第二天上午,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家里又只剩下她和婉芝。 竹子早饭后,就坐在椅子上发呆。 没有经济的压力,她确实可以随心所欲。 不用考虑太多,她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呢? 那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有钱就是好啊,根本就不用纠结。 想通了想开了的竹子,觉得这天更蓝了,花更艳了,草更绿了。 做了决定,就速战速决。 “婉芝,我跟你说件事,你算完这笔账再说。” “好。” 算盘噼里啪啦的响着,婉芝很迅速,三分钟就搞定。 “算完了,啥事啊?” 竹子拿着个盆去菜园里摘柿子,她想吃西红柿辣椒咸菜了。 这个菜具体的叫啥名,她也不知道,就是把西红柿辣椒和咸菜疙瘩都剁成稀碎的,葱花和香菜也剁碎,用盐和香油调味。 夏天吃着特别清爽。 “婉芝,我决定不当老师了,不干了。” 婉芝……“为…啥呀?不干的好好的吗?” 她都结巴了,这咋突然就不干了呢。 别说她们这种正式有编制的老师了,临时的代课老师工作都很多人抢着干啊。 这一场雨,这柿子就开裂了,她要把裂口的柿子都摘了。 “没为啥,就是二选一,选一个我更喜欢干的。我以后就在家想干啥干啥,自由了。” 婉芝是个通透人,她一下子就懂了。 干工作为了啥,为了生活,为了一家的生计。 竹子可不缺钱,跟教书比起来,竹子更爱做酱。 “竹子,那你是不是就能经常来省城住了?” 这个问题还没想过呢,应该不会。 “哈哈,婉芝啊,我可不是为了工作啊。孩子们正常上学,我也过不来。” “总比以前自由了,想来就住几天。” 婉芝很是羡慕,竹子又资本任性,她可不敢。 她现在挣着两份钱,是忙点,可心里有底。 不敢把正式工作给辞了,万一呢,万一有个啥的,把养家的重担都压在大春身上。 有她的收入在,最坏的打算,这儿不干了,大春也不用压力太大,她的工资也够养家了。 · 中午,竹子就给家属院打了电话。 是杨云嫂子说的,让她帮着去学校看一眼,校长来了没有。 周叔和孩子们对她的决定是没有意见,她高兴就行。 下午,她就和校长通上了电话。 她要辞职,马上就要开学了,要是能安排开,她就不干了,要是不好安排,她就在干下半年这个学期。 学校的老师是愿意多上课的,尤其是小学的课程。 课程简单没有压力,孩子们也听话。 除了基本工资,有部队的补助,你上课越多拿到手的也越多。 果然,第二天她就接到了电话,但校长跟她确认了多次,让她慎重考虑好了。 还说她要是有事,这个学期可以给她放假。 校长是好意,竹子还是很坚定的,都想好了,也别拖拉了。 人真的挺怪的,她的整个心理变化,一下子好像卸下了某个包袱,人轻飘飘起来了。 明明老师这个工作,她干着很轻松的。 就这样竹子彻底自由了。 假期眼看着就要结束了,姜山的学习还在继续。 扔下他一个人,朱竹和周叔带着娃们回去上学了。 开学的准备,杨云和谢芳都准备好了。 海军上高中了,要住校了,家里仨娃变俩娃,竹子还有点不习惯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开学后的第一个周末,全家出动来城里了。 九九和卫国说是来看海军,竹子觉得他们更像是来跟大黑玩的。 周叔来看看孙子适应的怎么样,海军咧着嘴笑。 “爷爷,你下周别过来了,坐车怪累的,我在这好着呢。” “好,下周我就不过来了,缺啥往家打电话。想吃啥,提前说一声。” “哎,知道了。” 海军在学校里也是如鱼得水,婶跟他说了,要是学习有困难,就给他请老师单独上课。 他的计划是高一和高二,他认真学,看成绩如何。 学习成绩除了努力,还要天分,他初中也没太费劲,成绩一直在班里十多名。 他现在的成绩在班里是中流,等到高二下学期,他确定报考的学校。 如果他自己真的够不到分数线,再花钱找老师。 朱竹过来还有工作要做,孩子们用这一周的时间,完成了考察的工作并做了决定,今天要向她汇报工作。 杨云陪着过来,虎子在这上学,她也是跟着过来看看。 孩子们大了,高中住校正常一个月才回家一趟,考上大学出去念书就更难见面了。 刘正指着地图,“婶,我们想好了,就这儿。也是县一中。” “市里的高中不行,农村学生少。” 刘正他们考察来考察去,发现用最简单的法子成功率反而最高。 就参照着这儿来,这是县城的一中,他们就认准了县城一中。喜欢冤种夫妻七零重生军嫂军哥把歌唱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冤种夫妻七零重生军嫂军哥把歌唱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