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南洋-高卢科学技术合作计划”中高卢团队的负责人,皮埃尔教授的身份很高。 他来自享誉世界的“春都镭研究所”,更是毕业于那个诞生过拉普拉斯、拉格朗日、柯西、傅里叶等数学物理巨擘的圣殿——春都高等师范学院。 战前每年仅招收百余名全球顶尖学子的ENS,其学历的含金量,在这个时代,就是物理学界金字塔尖的通行证。 而深谙“借鸡生蛋”的精髓张弛,怎么可能让皮埃尔这样的瑰宝在南洋“闲置”? 一道命令下来,每周固定一天,平日里在代号‘荒洪’的秘密基地内进行原子能研究的皮埃尔和他团队里的其他几位核心科学家,包括一位数学奇才和一位实验物理大牛,都会被一辆低调的高级轿车接走。 前后,则是由两辆满载着“南洋合众国情报司ZZ保卫处”精锐士兵的吉普车严密护卫。 这支小型车队会穿越丛林和山峦,最终抵达位于密州城郊外、被严密保护的南华大学校区。 皮埃尔的任务很明确,授课、讲座、指导研究,将高卢物理学的智慧之火,播撒在这片渴望知识的热土上。 至于作为核计划的科学家,其在校园内抛头露面,人身安全如何保障? 张弛只能说,他是高卢人不是吗?而且他还专门在南华大学,准备了吸引皮埃尔的诱饵…… 而对南华大学的师生而言,能与让·皮埃尔这样的世界级物理巨匠面对面交流、学习,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因此,他的每一堂课都座无虚席,甚至连走廊都挤满了旁听的学生。 课后,总有一群意犹未尽的年轻人围着他,提出一个又一个充满想象力或极其艰深的问题。 “教授,关于狄拉克方程在强磁场下的解耦问题…” “皮埃尔先生,您如何看待玻尔与爱因斯坦关于量子力学完备性的争论在实验验证上的新进展?” “教授,这份关于宇宙射线簇射的观测数据,用我们现有的模型似乎有偏差…” 面对这些如饥似渴的学生,皮埃尔内心深处的感慨越来越深。 他看到了一个国家处于上升期时那种令人惊叹的活力与专注力。 所有人,从学生到教授,似乎都在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让南洋的科学力量迅速崛起。 这股凝聚力,这种心无旁骛的奋进精神,让他不由自主地回想起战前春都学术黄金时代的氛围,却又带着一种新兴国家特有的、近乎野蛮生长的冲劲。 再对比祖国高卢当前令人沮丧的ZZ泥潭和学术界的沉寂,皮埃尔心中泛起一丝难以言喻的酸涩。 下课后,皮埃尔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去休息室喝咖啡,要知道南华大学的春园餐厅二楼,可是每日都提供相当不错的现煮咖啡。 不过今天,他直接走向了校园深处一栋造型方正、戒备森严的建筑——南华大学科学计算中心。 这里的安保等级截然不同。 外围是荷枪实弹的穿着黑色安保制服的士兵在巡逻,入口处更是设有双层岗哨。 所有进入者,无论身份,必须穿上统一发放的白色实验服,套上鞋套,并经过严格的证件核验和登记。 皮埃尔早已熟悉流程,配合地出示了他那张特殊的“特聘教授通行证”,上面印着他的照片、指纹编码和一个醒目的“最高权限”标识。 守卫的士兵神情严肃,一丝不苟地检查完毕,才抬手敬礼放行。 推开沉重的隔音门,皮埃尔下意识的向前看去,室内的光线被刻意调暗,只有那一排排长桌上散发出的幽幽光芒。 眼前的景象,即使皮埃尔每周都来,依旧会感到一种超越时代的震撼。 巨大的空间被规划得井井有条。 一排排特制的长桌如同工厂的流水线,但上面镶嵌的并非零件,而是一台台闪烁着幽绿色光芒的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 屏幕前,是布满密密麻麻按钮和旋钮的控制台。 最引人注目的,是控制台前那个布满按键的输入设备——键盘,在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地方还在使用穿孔卡片或复杂的开关阵列操作计算机的时代,南洋已经率先采用了这种直观、高效的输入方式。 这自然是张弛这位“先知”的手笔。 此刻,数十名学生和几位讲师、教授正端坐在各自的“工位”前,身体微微前倾,聚精会神地盯着那跳跃着字符和数字的绿色屏幕。 他们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发出“噼里啪啦”如同骤雨般的声响,构成了一曲独特的电子交响乐。 整个大厅除了这密集的键盘声和机器散热风扇的低沉嗡鸣,再无其他杂音,充满了一种近乎神圣的专注学术氛围。 这里运行的,正是这个星球上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盘古一号”。 它庞大的身躯被安置在隔壁更加隐秘、恒温恒湿的主机房内,通过复杂的线缆与这些操作终端相连。 其恐怖的运算能力——约 90,000 次加法/秒 或 7,000 次乘法/秒——被巧妙地分割、分配给科学计算中心内的每一个操作终端。 这个速度,是白鹰那边刚刚开始组装、尚未完全投入使用的ENIAC的数十倍。 没错,之前的盘古一号,已经被转移到了南华大学。 至于皮埃尔真正为之奋斗的核心项目——代号‘荒洪’的原子弹研究基地,自然换上了更先进的设备。 那里运行的是改进型的“盘古二号”,运算能力已提升至惊人的20,000次乘法/秒,专门用于处理那关乎国家命运的、海量而复杂的核物理计算。 不过张弛还是不太满意,毕竟历史上,60年代,白鹰可是用晶体管搞出了IBM 7030 Stretch,其运算能力里程碑式的突破了1百万次/秒。 因此在一次绝密会议上,他提到过白鹰正在秘密推进的晶体管计算机项目,并预言在不久的将来,运算能力将有巨大突破。 因此,新成立的“南洋合众国无线电工业第三研究所”,正夜以继日地攻坚,不仅研究更先进的并行计算架构,也在疯狂攻关更大容量、更可靠的存储设备(磁芯存储器),目标就是保持南洋在电子计算领域的绝对领先地位。喜欢远征军,从收编溃兵开始称霸南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远征军,从收编溃兵开始称霸南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