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漫进阳台时,草绳上的露珠顺着蓝印花布往下淌,在竹竿上洇出细细的水痕,像谁在悄悄写着信。阿婆往城里的布袋里塞了把炒南瓜子,是昨夜新炒的,壳上还沾着点盐粒——让风带着咸味往南飘,好让大别山的茶棵知道,城里的晨雾也带着滋有味的暖。 楼下传来三轮车的叮当声,是小杨去进货了。他娘从山里捎来的茶籽饼晒在楼道口,饼上的纹路里嵌着点草屑,想必是被风从大别山吹过来的。阿婆捡了块完整的茶籽饼,放进城里的布袋——让朵朵知道,这带着土气的饼,能把城里的花盆养得像山里的田。 三楼的娃娃举着幅画跑上楼,纸上画着根长长的草绳,一头拴着太阳,一头拴着月亮。“给……朵朵……”他娘在后面追着解释:“他说要让妹妹知道,太奶奶的草绳能拴住日月,这样白天晚上都有甜。”阿婆往他兜里塞了颗芝麻糖:“告诉妹妹,这糖是用草绳串过的,甜得能绕地球一圈。” 小杨收摊回来时,筐里躺着串野葡萄,紫得像块玛瑙。“阿婆,俺娘说这葡萄要和山里的蜂蜜一起煮,”他蹲在灶台边洗葡萄,“小丫头打电话说,把您寄的草绳剪成了小段,说要系在每个装茶的罐口,这样甜就跑不掉了。”阿婆往他兜里塞了块茶籽饼:“回你娘的话,就说她的葡萄甜,我留了串,等寄东西时给小丫头捎去,让她知道城里的果子也带着山的味。” 姑娘抱着罐桂花蜜来串门,是用新摘的桂花酿的,香得能醉倒蝴蝶。“阿婆,这蜜泡葡萄水最好喝,”她帮着把葡萄装进陶罐,“您看这桂花的黄混着草绳的褐,像不像把城里的秋和山里的春拧成了一股绳?”阿婆往蜜里撒了把炒芝麻:“给朵朵寄的时候多裹几层棉纸,别让香味顺着绳缝溜了。” 白露那天,阿婆收到儿子寄来的包裹,里面是朵朵缝的小荷包,荷包里装着晒干的桂花,系着段草绳。“妈,朵朵说这是‘牵香荷包’,戴在身上,走到哪都有太奶奶的味。”儿子在电话里笑,“她还把茶园里的蒲公英绒毛装进了荷包里,说这样风一吹,甜就能飞遍全城。”阿婆把荷包别在衣襟上,桂花的香混着绒毛的轻,像有人在耳边轻轻哼歌。 视频里,朵朵举着个小茶罐,罐口系着那段草绳。“太奶奶,这是我腌的桂花茶!”小丫头的鼻尖沾着点桂花,背后的晒谷场上堆着新收的稻子,“奶奶说用您寄的草绳系罐口,香味能存到明年春天。”阿婆指着陶罐里的葡萄蜜:“太奶奶也泡了葡萄蜜,等你来了就着桂花茶吃,让甜在嘴里开成花。” 秋分那天,小区的百家宴摆了长桌,阿婆的南瓜子被抢着抓,小杨的桂花葡萄羹甜得粘嘴,姑娘的桂花糕软得像云,三楼的媳妇蒸了黄米糕,说要给朵朵寄去。有人说阿婆的瓜子里有阳光的脆,有人说小杨的羹里有山水的润,阿婆忽然觉得,这满桌的味道,都是草绳串起的珠串——一颗是城里的晨露,一颗是山里的星光,串着串着,就成了没有缝隙的家。 夜里,阿婆把两个布袋并排挂在床头,城里的布袋装着桂花蜜、野葡萄、茶籽饼;山里的布袋想必盛着桂花茶、蒲公英、新蒸的黄米糕。月光透过纱窗,在草绳上织出银线,风一吹,绳上的露珠滚下来,像在数着罐里的甜:一滴是南瓜子的香,两滴是桂花的醇,三滴是草绳牵过的日月,都藏着化不开的暖。 她仿佛看见大别山的晒谷场上,朵朵正往布袋里塞黄米糕,小辫梢沾着桂花,小嘴里念叨着:“草绳拴着城,草绳拴着山,绳上的露珠是太奶奶的眼,看着我长大,看着甜漫延……” 厨房的灯亮到后半夜,阿婆在给黄米糕装盒,盒底垫了层艾草叶。她往盒里又添了段新搓的草绳——让风带着这绳往南飘,好让大别山的茶棵缠住它,让草绳顺着茶枝往上爬,爬到朵朵的窗台,告诉她:太奶奶的草绳还在拉,拉着日月转,拉着甜漫延,拉得山水成街坊,岁月成蜜糖,拉得两个布袋里的暖,漫过所有的路,甜透往后的每个日子。 晨雾散时,草绳在竹竿上绷得更直了,一头挑着城里的朝阳,一头坠着大别山的星子,像根永远不断的线,把两个家缝成了一个圆。喜欢幽谷怨灵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幽谷怨灵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