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维空间之中,众人花费了很长时间,这才将蓝诺之前留下了坐标的智子残骸全部都收集了起来,在四维空间中智子有宏观的形式表现。自然也能够留下肉眼可见的残骸。 只不过这些残骸虽然可以看得见,但却基本摸不着,因为它的质量只有一个质子大小,几乎等同于没有质量。 人类只能通过观测手段,而很难通过物理上的接触,来对它进行研究。 即便如此,带给飞船上的团队的启发也是巨大的,舰队一共五艘加速器改装的科研飞船,在四维空间之中,彼此连接在一起,对接成了一个更大的加速环。 接下来他们将停止继续航行,停泊在这片特殊的空间之中,进行他们的科研实验,加速器即便是在四维空间中也能继续运转,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常规的加速器运转,并不会把粒子推向第四个坐标轴的方向。 而在这种特殊的空间中,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进行高能物理对撞实验,相比于在外界可以看到一些肉眼可见的实验现象。 通常情况下,粒子对撞机碰撞的瞬间,即便是可以用肉眼进行观测,也是什么都看不到的,高能粒子实在是太小了,能看到电火花都算的上是无比幸运,是恰好有飞出的粒子打到了你的视网膜上。 但在这片四维空间中,对撞之后却会产生一些宏观结构,虽然基本只是一瞬间,但只要切换一下第四个坐标轴的视角。就可以看到宏观的结构。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 换源app】 “这或许是和智子四维展开类似的现象,在粒子与粒子的对撞之中,可能就恰好满足了某种条件,让高能粒子可以完成高维展开。 从这种现象经常发生,不难判断。这种展开的技术难度要比二维展开低得多。 我们可以尝试对智子的残骸进行分析,在这片特殊的空间区域中,完成对物质的四维展开,随后就可以在宏观的结构上进行加工,让他们拥有特殊的物理性质和可操控性,就像是智子一样。”蓝诺作为舰队的绝对领袖,为接下来的科研方向定下了主基调。 接下来的科研工作大部分还要交给舰队中的其他成员。蓝诺更多的精力会放在对高维世界的数学模型的构建中去。 这个数学模型放在绝大多数的世界,都是可以使用的,也是蓝诺来到眼前这个世界最主要的目的之一,获得了这样的模型之后,他这次穿越的最终目的也就算达成了一半。 有了模型之后,就可以在高维之中构建自己的身躯,逐渐将自己转化为高维生物。 绝大多数的宇宙的高维,都不至于像三体世界里面这样脆弱,当然也有一种可能是三体世界的超级文明已经发展到了太过强大的程度,普通的高维生物,在他们看来同样极为脆弱。 在四维空间之中进行四维模型的构建,难度可以说是大大降低,特别是他们还在这片空间中找到了一些四维物质。 虽然他们很难移动这些物质的位置,但却可以对他们进行观测,对于这种多了一个坐标轴的物质,光是观测就已经足以颠覆人类的三观了。 也可以从这个过程中获得大量的关于高维的数学模型,重点不只是获得数学模型,更重要的是让自己理解这个模型。 就好像是椭圆的公式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但如果只看公式的话,大多数人都会是一头雾水,难以理解这个形状的构成,只有将其描述成两端固定在两个焦点上的线绷紧之下环绕一圈画出的图形,才能让人相对直观的理解这个图形的样子。 蓝诺也需要将那些数据化的公式化的东西,转化为自己,切实可见,可以自动在脑海之中脑补出来的结构。 这显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此他需要经常性的开启预演,借助同伴们的援助,才能够比较清楚的搞明白,这些在三维世界中不断变化着形状的四维物体,具体是怎样的形态。 而在他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数学模型的时候,深空科考队的科学家,也在高能物理实验之中取得了一些成果。 地球人类那边取得的物理突破,也一直都在通过电磁波朝着舰队的方向发射,舰队目前距离太阳系的距离还不算太远,彼此之间的通讯延迟也就十天左右,地球人类那边取得的科技突破,舰队这边是可以比较清晰的接收并且利用的。 正是因为两边数据的相互印证,科考队的科学家才能在如此短的时间中,摸索出来让微观粒子进行四维展开的方法。 …… “竟然这么快就取得成果了?”蓝诺正在将一块芯片植入在自己的大脑之中,就听到了科考队的成员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四维空间对于人类的大脑来说太过复杂了,必须要植入一些辅助计算系统,才能拥有足够的运算力理解这样的空间,即便是纳米机械所能够带来的计算力都有些不够,必须要额外植入一些硬件,或者是通过网络连接,借用外部的运算能力。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汇报成果的科学家显得相当兴奋,有些手舞足蹈的说着他们的发现:“在四维空间中对质子进行四维展开,比我们想象中还要容易得多。 只要用中子,在四维空间中第四个坐标轴上与我们所在的三维空间相垂直的位置,对其进行撞击,就可以将其四维展开。 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将自己的飞船朝着第四个坐标轴转动了九十度。 现在在第四个坐标轴上,我们看到的飞船是完整的,但如果我们回到我们的三维世界。就只能看到飞船的剖面图,也就是飞船横过来之后的横截面。 四维展开的质子,在三维世界之中,依旧呈现为微观粒子的状态,但如果我们在第四个坐标轴上移动一段距离,就能看到他的宏观结构,而且移动不同的距离,宏观结构的大小也会遵循一个函数进行变化。 目前我们已经找到了让他的宏观结构放大到最大的角度,在这个坐标角度之下,我们理论上就可以对智子进行加工。 虽然不能像三体人一样,将智子覆盖整片天空,进行那么细致入微的加工,但如果只是让上面出现一些我们可以进行操控的结构的话,那还是非常简单的。 利用激光,我们就可以在四维结构上,进行微凋,至于如何在四维结构下,建立类似逻辑电路的硬件,智子的残骸给了我们不小的启发,相信要不了多久时间,我们就能研发出来第一颗属于人类的可控质子。” 蓝诺没想到这些科学家的进展速度如此之快,但仔细想想其实也是很正常的,三体世界的物理规则之中,每一个微观粒子之中其实都蕴藏着十个维度,只不过在三维世界之内,三维以外的结构,都只能蜷缩在微观之中。 而在四维,理所当然应该是四维以上的结构蜷缩在微观之中,四维应当是本来就能够展开的。 蓝诺暂时停止了自己对数学模型的计算,参与到了相关的控制系统的编制过程中,相比于其余的科学家对于四维的数学模型,还没有太过深刻的认知,蓝诺加入到团队之中后,许多问题一眼就能够看穿,也纠正了团队中许多科学家在三维世界中生活了太久而产生的定式思维出现的错误。 并且得出了一个结论就是,眼前的质子所处的状态其实并不是四维展开,准确的说应该是恢复到了四维被拍成三维之后的状态。 这么说可能有点抽象,类比一下就很容易理解了,原着之中快要结局的时候,太阳系挨了二向箔,所有球形的星球全部被拍成了一个个圆饼,而这些圆饼的直径,要比起他们还是球体的时候的直径大了不知道多少倍,原子其实也是一样,从立体结构被拍成平面结构之后,在平面之中看起来就会显得很大。 四维物体也是如此,在被拍成三维物体的过程中,在三维世界中所呈现出来的体积也会膨胀,原本他们只是一个截面的投影出现在三维世界之中,体积和三维世界的基本粒子几乎相同,可随着被拍扁之后,他们所有的细节都以一个平面呈现在三维世界之中。这就让质子变得极为宏观,甚至可以直接用肉眼看到。 这也很好的解释了,四维展开之后的智子为什么不是四维结构,而是一个空心的球体,这说明他其实并没有完全展开,只是把四维结构全部释放在了三维空间之中,不然的话,即便是在三维世界中观察,质子依旧会是一个质子,依旧是常规手段无法观测的微观粒子。 纠正了这个错误之后,科学家们的思路瞬间就开阔了,也想到了该如何用这个球形的结构,相比于三体人只是在这个空心球体的表面进行凋刻,毫无疑问对这样一个空间结构太过浪费了,其实空心球体的内部,同样也是可以凋刻结构的,而且所占据的体积要比球形的,表面一层大的多。 这样一来,即便不能像二维展开一样,在那样大的平面之上进行操作,他们也可以在一片立体的空间之中,搭建自己的操作系统。 激光可以对质子四维展开之后表现出来的空间结构进行扭曲,按着三体人搭建硬件系统的逻辑,科学家们开始从最简单的逻辑门,对于智能粒子的操作系统进行搭建。 有了曾经搭建计算机的经验,这个过程并不困难,通过激光对于质子宏观结构的操控,难度也比想象中要小许多,虽然目前的加工都是毫米尺寸的,显得非常简陋,但在宏观结构展开到最大的情况下,质子的球形结构可以展开到半径十五米,巨大的体积上这种看起来相当简陋的加工,依旧能搭建起相对较为复杂的计算系统。 蓝诺和其他的科学家本来也没打算做到一步登天,上来就能媲美智子的程度,能够作为一种可控的高能粒子,本身就已经很让人惊喜了。 在经过了半个月时间的改造和调试之后,人类的第一颗可控质子被制造出来,它能实现的功能其实非常有限。 只能实现录音录像,充当辅助计算单元,除此之外,还有高速飞行能力,几乎可以达到光速,这也算是科研团队在三体人的智子身上学到的最重要的一份技术了。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也就是向真空中借用能量,每一个基本的粒子的涨落的过程中都可以向真空中借用能量,然后等到他衰变的时候再进行归还。在这个世界比较通俗的说法就是量子涨落。 智子能够不依靠外力,就将自己加速到接近光速的速度,利用的就是不断的从真空中借来能量,至于这些能量,在他衰变之前都需要进行归还,至于他衰变的时候,归还的能量也不需要由制造者来提供。 科研团队在智子的残骸上,逆向破解出了一部分这方面的技术,让自己制造出来的可控质子,也拥有了类似的能力,这样才能做到接近光速的飞行。 不过目前为止,科研团队还没有突破三体人进行信息的量子传输的技术,似乎这对于三体人来说也是最顶尖的技术之一,需要同时对两颗处在量子纠缠状态下的质子进行加工。 目前团队还做不到这一点,但即便如此,可控质子依旧能够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能够接近光速飞行,让他在星球尺度上能做到和量子通讯相差不多的效果。 在某地监控到了使用者想要拍摄的内容之后,就可以以亚光速飞行回来,然后将拍摄到的内容,通过微观层面的感应器,传输到计算设备上,实现对目标的实时监控,质子在目标与使用者之间的飞行无疑会造成一定的延迟,但在星球内部的尺度上,这种程度的延迟对人类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当然,这也意味着这种可控智子,很难在太空之中的远距离作战中起到太好的效果,但这并不是没有解决办法的,人类对于量子通信方面的技术目前还摸不到门路,但人体之中本身就有一处的活动是量子层面的。 【未完待续】 求收藏,求推荐票~喜欢一万个我纵横诸天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一万个我纵横诸天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