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意外收获??(1 / 1)

林枫轻轻抚摸着苏更生的背部说: “好了,所有手续都办好了,那边的家具和电器也我都安排妥当了。” “如果你觉得哪里不合适,随时可以换。” “今晚我有事不来了,你这两天找个时间搬家吧。” 苏更生再次吻了吻林枫,笑着说: “坏蛋,你这是要把我一辈子都拴在你身边了啊。” 林枫笑了笑回答: “因为你这么好,我怎么舍得让你离开我呢。” “你就安心地待在我身边,做我的女人吧。” 短暂温馨过后,苏更生收起了林枫送给她的礼物。 她没有再坚持拒绝林枫的好意。一方面,两人早已不分你我;拒绝他的礼物只会让林枫心里难过。另一方面,未来的路谁也无法预料。 目前林枫风光无限,但是未来如何还不得而知。万一哪天他在事业上遇到挫折,手里保管的财产也许就能成为他东山再起的资本。 苏更生知道自己铁了心要与林枫共度一生,绝对不会浪费林枫送给她的这些资源。 不能把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个道理苏更生还是懂的。 想明白这点后,苏更生觉得全身舒畅,心情也跟着好了不少。 接着,他就去公司上班了。 林枫换了一身衣服,然后出门去了琉璃厂古玩市场。 琉璃厂大街位于京城和平门外,从西城区的南北柳巷延伸到东边的延寿街,全长约800米。 琉璃厂是一条很有名的文化街,始于清代。当时参加科举考试的文人多聚集在这里,因此这里开了很多卖书和文具的店铺,文化气息浓厚。 其实,早在辽代,这里还叫“海王村”,属于城外郊区。 到了元朝,这个地方建起了官窑烧制琉璃瓦。明朝建造皇宫时扩大了这里的规模,使琉璃厂成为了五大官方工厂之一。 直到明嘉靖三十二年修建外城墙后,这里才正式划入城区。因不适合在城里烧窑,生产地迁到了门头沟区的琉璃渠村,但名字“琉璃厂”却留了下来。 由于古代官员与赶考的书生常在这里逛书市,导致前门、灯市口等地的书市逐渐转移到了琉璃厂。 各地的书商纷纷来此设摊开店,出售大量藏书。优越的位置和热闹的商业环境,使这里成了“文化游憩之地”,逐渐发展成为京城最大的书市。与文化相关的笔墨纸砚及古董书画等商品也随之兴旺起来。 今天,林枫的目的地是荣宝斋。 这家店主要经营文房四宝,同时也涉及拍卖和书画交易等业务。林枫特地过来挑选一些高品质的文房四宝用来作画。 来到荣宝斋后,林枫环视了一下四周,店里充满了古朴典雅的气息。 店门口挂着一块大匾,上面写着“荣宝斋”三个字,字体遒劲有力,是名家郭沫若所题。 虽然郭沫若这个人品一般,但才华的确出众,他的书法独树一帜,既有古典之美又不乏个人风格。 走进荣宝斋后,很快有一位二十多岁的穿旗袍的女子迎了过来。 “您好,欢迎光临荣宝斋,请问有什么可以为您效劳的?” 林枫淡淡地说:“我需要选购一些笔墨纸砚,价格好说,要你们店里最好的。” 听闻此言,女子脸上露出笑容,看着气质不凡的林枫,心想这是一位大客户。 她随即说道:“先生,您来对地方了,我们荣宝斋的文房四宝,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 “单说宣纸吧,从康熙乾隆年代流传下来的御用宣纸,到现代精工制造的优质宣纸,应有尽有。” 林枫听后饶有兴致地问。 “乾隆时期的宣纸你们这儿都有哪些尺寸的?” 旗袍女子笑着回答。 “从三尺到丈二的不同规格都有,您要是感兴趣的话,我可以带您去看看。” 林枫轻轻点了点头,两人便一起走向了仓库。老宣纸和书画一样,在保管时最好也是放置在温度、湿度恒定且避光通风的地方,防止损坏。 看完荣宝斋保存的宣纸样本后,林枫每种尺寸各买了十多张。其实通常情况下,宣纸是以刀为单位出售的,一刀就是一百张。但作为藏品级别的乾隆年间的宣纸,则是按单张标价销售。 最终选购了七八十张宣纸,共花费了林枫上百万元。 紧接着,林枫又挑选了数十支毛笔,包括狼毫、兔毫、鼠毫等材质,涵盖了软毫、硬毫以及兼毫各种款式。 至于砚台部分则相对容易得多,之前他就曾淘到了一方来自北宋着名文人黄庭坚所珍爱的好砚台。 大概也只有像林枫这样将十几万不当回事的人,才会舍得用这价值连城之物研磨,普通人得了这样的稀罕玩意儿,恐怕都会当宝贝供着,轻易不让外人见。 搞定笔墨纸后,接下来就轮到最后一步了——挑选墨块。穿着旗袍的服务员带着林枫走到一个存放有众多名墨的柜子旁说。 “林先生请看,这里有五大名墨任君选择,全部都是民国时期的古法手工制品,质量远非如今市场上那些化学合成墨所能比。”... 林枫点了点头,随意扫了一眼,却突然被其中一块墨给吸引住了注意力。 林枫用他那特别的眼力看了一眼,心里不由得一喜。 原本只想买套文房四宝,却没想到还能有这样的意外惊喜。 只见李廷珪牌的徽墨里,有一块格外吸引人。 李廷珪墨。 唐末到宋初。 松烟、珍珠粉、玉石碎片、冰片、生漆、鹿角胶、犀牛角粉末、麝香。 大约三千五百万元人民币。 没料到这堆墨中竟然夹杂着一块真材实料的李廷珪墨。 现在的市场上所谓李廷珪牌的五大名墨之一,实际上只是用了李廷珪的名字,跟真正的制作者没什么关系了。 李廷珪是南唐代有名的制墨高手,本来叫奚廷珪,家乡在易州。 后来因战乱搬家去了歙州,他的制墨技术非常出色,甚至得到了南唐后主李煜的认可,被任命为专门管墨务的大臣,并赐予国姓,从此改名为李廷珪。喜欢影视:神豪从截胡朱锁锁开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影视:神豪从截胡朱锁锁开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魔法,不是越强越好吗? 我有一座小酒馆 基建末世:穿得越粉,杀人越狠 原神:在枫丹廷开一家糕点铺 末世,我的空间能种出世界树 绛珠仙子化身黛玉,走上人生巅峰 铠甲勇士之倒追非人类警官 全球缺氧我有小世界,开局先杀狗男女 永无止境的绿洲 少年白马之红尘剑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