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炎蒸炽·火龙衔烛游碧落 灵液湛·玉女乘槎渡洪波 二、 立秋报爽时 梧桐落叶敲金井 灵根承露处 禾黍垂珠醉玉缸 一、西风吹叶送新凉 灵雀衔枝筑旧巢 立秋前三日,神农涧的梧桐便开始飘落第一片黄叶。怀灵蹲在井边,看那巴掌大的叶子打着旋儿坠入水中,叶脉间竟透着淡淡的金纹,正是秋神蓐收驾临的先兆。她发间的太极珠已恢复半分光泽,紫霞与赤焰的纹路中,隐约多出了丝金黄,如秋日初熟的麦芒。 “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土地公拄着拐杖走来,杖头缠着新收的稻穗,“秋神今日会在‘晒秋台’设宴,邀你共商‘收火归金’之事。可这井中的灵液……”他指向水面,只见倒映的天空竟泛着病态的潮红,井水深处隐约有火蛇游动,正是大暑遗留的火气作祟。 怀灵伸手触碰水面,指尖刚触及便冒出青烟,井水竟比夏日更烫。她忽然想起药仙所言“秋宜收不宜散”,引动地髓珠中的紫霞,在井口织就道金色的“收火网”,那些火蛇触网即化作灰烬,融入她掌心的灵纹,竟形成“禾”字印记。 二、秋神设宴晒秋台 灵女簪花祭肺神 巳时三刻,秋神蓐收的銮驾从西方而来。怀灵抬眼望去,只见青鸾拉着金镶玉辂车,车上端坐着位身着白衣的威严神只,手持曲尺,腰间悬着赤色的“秋杀剑”,身后跟着七十二位金甲天将,每人手中都捧着盛满秋露的玉壶。 “怀灵,可识得此剑?”蓐收抬手轻挥,秋杀剑竟在晒秋台上刻出“收敛”二字,“此剑专司秋令,可斩世间多余之火。今岁夏火过旺,需借你的灵根为‘引火媒’,将暑气炼作秋金。” 怀灵点头,引动灵根中的太和之气。只见晒秋台的地黄灵液突然沸腾,化作万千道紫霞,与秋神的赤色剑气相交,在空中织就“火金相克”的卦象。当第一片梧桐叶落在卦象中心时,竟化作枚金色的“秋令符”,落入怀灵发间,与太极珠共鸣,发出清越的钟鸣。 三、禾黍垂珠醉玉缸 灵根酿露醉仙乡 申时,农人在晒秋台摆出千口陶缸,缸中盛着新收的地黄块茎与稻谷。怀灵穿梭其间,为每口缸注入“立秋三候露”:一候凉风至,取梧桐叶上的露,带着西风的清冽;二候白露降,取草叶上的露,凝着初霜的清寒;三候寒蝉鸣,取蝉翼上的露,含着残暑的清苦。三露混合,竟在缸中酿成琥珀色的“秋成酿”。 “此酿需得秋神剑气封存,方能成就‘金水相生’之效。”土地公变作原型,龟背上浮现出《齐民要术》残页,“你看这缸中倒影,分明是‘五谷丰登’的吉兆。” 怀灵望向缸中,只见自己的倒影与秋神重叠,手中捧着的地黄块茎竟化作金穗,麦穗上凝结着秋露,颗颗如珍珠般剔透。当秋神挥剑在缸口刻下“收”字时,千口陶缸同时发出嗡鸣,竟将方圆十里的暑气尽数吸入,化作缸中酒液的沉香。 四、夜探星垣窥斗柄 晓汲灵泉养太和 子时,怀灵登上云台观望气台,看北斗七星的“开阳星”垂落在晒秋台上,星芒中隐约可见五谷之神后稷的法相。她取出琉璃瓶,接下这滴“星秋露”,瓶中顿时浮现出三秋景象:初秋的凉风、中秋的明月、晚秋的寒霜。 “立秋者,金之始也,需以土培金,以水养金。”后稷的声音从星芒中传来,“你看这晒秋台的地黄,块茎越膨大,越需深扎土中,正如秋金之气,需得土藏水润,方能成就丰饶。” 怀灵轻抚地髓珠,感受着其中流动的金气,忽然看见灵根深处有无数细小的“金芽”萌发,每颗金芽上都刻着“收”字符文。她知道,这是立秋节气的馈赠,灵根从此具备了“收敛火气,转化金气”的能力,可助农人在秋日储藏能量,抵御冬寒。 五、灵液凝珠滋肺腑 清风解暑养精神 卯时,怀灵回到神农涧,见井中的火蛇已尽数化为金鳞鱼,在灵液中游动,竟形成“秋”字的形状。土地公捧着新制的“秋燥饮”赶来,饮中除了地黄、麦冬,竟还加了秋蝉蜕与梧桐叶:“此饮名曰‘清金润燥露’,可解秋日肺燥,正应‘秋伤于湿,冬必咳嗽’之理。” 怀灵轻啜一口,只觉舌尖先苦后甘,继而涌上股清凉,直达肺腑。她望向晒秋台方向,只见千口陶缸已被稻草封存,缸盖上插着的梧桐叶竟开出了小白花,正是“立秋返春”的异象,却无半分违逆时令之感,反透着股自然的和谐。 立秋已至,神农涧的柳树上响起寒蝉的最后鸣唱,声音清冽如冰泉击石,竟与晒秋台的陶缸共鸣,奏出一曲《秋成调》。怀灵轻抚地髓珠,感受着其中金气的流动,知道立秋节气教会她的,是“收”的智慧——唯有懂得收敛锋芒,方能积蓄力量;唯有学会藏而不露,方能成就丰饶。正如地黄的块茎,在秋日的土壤中默默沉淀,将夏日的火气转化为甘甜的精华,等待着冬日的采挖,化作济世的良方。 溪边,新生的地黄苗顶着立秋露破土而出,每株苗上都凝结着三颗露珠,一颗青、一颗白、一颗黄,恍若秋三候的精魂,在这暑气渐消的时节,为怀庆府的百姓们,带来了一丝清凉的慰藉与丰收的希望。而怀灵,将带着这颗蕴含金气的灵根,继续在二十四节气的轮转中,书写属于怀地黄的传奇,用收敛与转化的智慧,调和人间的每一分燥气,每一处凋零。 在这充满哲思的立秋清晨,怀灵望向西方渐起的白云,知道下一个节气处暑,将是她灵根进一步炼化金气的开始。但此刻,她已懂得在丰收中保持谦逊,在收敛中孕育新生,如同那经秋霜的梧桐,越是凋零,越能预见春日的葱茏。喜欢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