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天啊!穷死她算了!字的墨迹已经干了,姚喜走到娘娘身边,小心地把纸卷起来。外面有宫女传皇上来了,万妼捏了捏姚喜的小脸道:“回去吧!没有哀家的旨意不许出宫,装裱之事就找要出宫办差的太监帮你办吧!”明成帝一进殿就看到万妼一脸灿烂地笑着在摸那个叫姚喜的小太监的脸。真是没眼看!他尴尬地别开头,等那太监走了才走到万妼身边的椅子上坐下了。“太后也稍微注意一点,影响不好!”明成帝一夜未眠一脸憔悴。“皇上也稍微节制一点,昨晚哪个不懂事的妃嫔侍的寝,把皇上累成这样?”万妼原话顶了回去。明成帝没心情和万妼斗嘴:“昨晚的刺客是什么来头,太后可知道?”万妼摇着头在明成帝右手边坐下了。“查查最近有谁弄过人进宫不就知道了?那几个刺客不是宫里的人。”明成帝脸上有了怒气。后宫重地,假太监也进得来,刺客也进得来,宫门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摆设么?“对了。朕此番前来除了探望太后,也有事要告诉太后。早朝后朕召见了杨其墒,他查出来了,上次宁安宫的刺客确实是朱向昌派来的。铁证如山!”“唔~”万妼问道:“杨其墒有没有查清楚,皇后是否与朱向昌勾结故意放的刺客进宫?”明成帝摇头道:“皇后与此事无关,那个刺客是杀了个出宫办事的太监,偷了牌子混进的宫。”“那就把朱家抄了吧!”万妼轻描淡写地道。她终于可以知道朱向昌有多少家底了。第72章 “不过抄家这事儿, 皇上别太老实了。”万妼知道朱家家底厚, 满朝文武又跟苍蝇似地紧盯着国库, 便嘱咐明成帝道:“朱家。抄一半藏一半!”姚喜把太后娘娘赏的那幅字儿放回值房后, 就去大殿外猫着腰找银票。她昨晚从隆宜公主那边赶回娘娘这里救驾,路过小桥把打算给兰贵人的那封信掏出来烧掉了, 掏信的时候银票分明还在怀里的。那么厚一叠东西,只要没被人捡去, 应该不难找到。她先找了大殿外, 殿外是一大片灰色的石地面, 地面有未清洗干净的被火烧黑的痕迹和暗红色的血迹,就是没有任何像银票的东西。姚喜又去了林子里, 沿着通往溪水的小径边走边找。都走到头了, 还是没有找到银票。她的八万两啊!短短两日之内经历了从一夜暴富到一贫如洗的姚喜,接受不了银子可能再也找不回来的现实。她对于未来的许多美好期望,都建立在那笔银子上。没有银子她就没有出宫的底气, 宫里再凶险好歹不愁吃穿,出了宫要是没银子安身立命, 她一个女孩子还不一定会碰到什么可怕的事呢!姚喜仍把攒钱的希望寄托于财大气粗出手阔绰的太后娘娘。娘娘今日赏她墨宝一定不是抠门, 而是真心觉得她孤身救驾功劳大太, 赏金银俗物远远不够,于是才御笔亲提“义胆忠肝”四个大字赐她。娘娘说那幅字是无价之宝也没说错,太后娘娘御笔,又是那样的四个字,都可以做今世护身符下世传家宝了。可惜她是大俗人一个, 只想要能换柴米油盐的小钱钱,不想要传家宝啊!“找什么呢?”姚喜还不死心地在杏林里低头找着,忽然听到身前传来隆宜公主的声音。“公主殿下?”她见公主殿下没有带伺候的人,上前低声道:“昨夜娘娘宫里进了刺客,没能走掉,让公主殿下久等了。”“无事。等假太监的风声过去再走也好。”隆宜是来看姚喜的:“昨夜听太后身边的姑姑说你晕过去了?可有大碍?”她昨晚过来没见着太后,也没见着姚喜,本来就打算今日一早再来一趟。结果早上她刚醒,兰贵人趁着皇兄上朝的功夫就来找她了。说是昨晚听说太后娘娘宫里进了刺客,让她帮忙过来瞧瞧姚喜有没有事。“听说傅太医昨夜来瞧过奴才了,没什么事。谢公主殿下关心。”姚喜感激地道。隆宜笑着看向姚喜,觉得这孩子真是谨慎,难怪在宫里能把身份瞒得那样好。上次她和姚喜说起她和兰贵人打小相识,姚喜那一脸吃惊跟真的似的。第一次在望月亭时,姚喜也假装不认识她,在宁安宫还说什么不知道她是长公主云云。姚喜小时候进宫玩,她还逗过他的。“没事就好。你姐姐还担心了一夜。”隆宜见姚喜无事,本来想赶紧回宫告诉兰贵人,免得她一直揪着心,或者带姚喜回去让姐弟二人说说话更好,正和姚喜说着,看到她皇兄明成帝被人簇拥着走了过来。“隆宜?来看太后的?”明成帝也看到了妹妹,心里十分欣慰。上次宁安宫大火,这次太后遇刺,隆宜都是除了他以外第二个赶来的人。说明隆宜是真心在意太后的,二人再面合心不合甚至偶尔拌嘴,家人就是家人。隆宜本来都打算回去了,听皇兄这样说好像不去看一眼万妼也说不过去,只得道:“是啊!昨晚过来时听说太后说已歇下了。”“好好。去吧!”明成帝赞许着道。明成帝走远后,隆宜对姚喜道:“你姐姐就在我宫里,过去报个平安吧!不过别说太久,没准又会闹出上次那样的乱子。皇上因为假太监的事正疑心呢!有人问起你就说去我宫里帮忙拿点东西,呆会儿回来的时候随便带点东西过来就好。”说完独自穿过林子去了太后宫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