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烟云过眼 > 第168章 《淮海居士长短句》《三苏先生文集》

第168章 《淮海居士长短句》《三苏先生文集》(1 / 1)

征集古籍等拍品的事宜,还在继续。 依邵明远的心意,他不愿让他的这些古籍上秋拍。 因为,秋拍虽能获得更大的关注度,但若别家的竞品也很优秀,他便不能赢得所有人的目光。 反过来,若在小拍中亮相,才能引起各方的注意。 邵明远的想法,与申屠红的设想不谋而合,于是合作一事被提上议事日程,并以极快的速度推进。 仅用了十余日,便到了为期三天的预展环节。 预展设在一家五星级酒店。 这日,正是周六,叶嘉言带着“好奇宝宝”周懿行,从上海过来,去现场观展。 前几日,他俩回上海处理工作。 叶嘉言和欧总销了假,表示可以投入工作;而周懿行也在工作室开了会,接了新单子。 邵明远的这一批古籍,以南宋乾道刻本《淮海居士长短句》三卷领衔。 这套书也“霸占”了图录封面。 验明身份后,叶嘉言、周懿行进了预展现场。 叶嘉言见展陈方式特别,便对周懿行说:“因为宋元刻本居多,所以将部分古籍抬起,并展示其中一页,便于欣赏。” 这些日子,叶嘉言给周懿行科普了很多知识,周懿行也略知一二。 此时,免不了“卖弄”一番。 “这个我知道,因为要看帘纹。” “对啦!” 在博物馆、图书馆中,出于“保护第一”的理念,古籍虽被打开,但其展陈方式,多采用平放,或略微抬高的方式。 游客、读者们,纵然两眼盯穿玻璃柜,也看不到书叶上的帘纹。 而帘纹,正是鉴定宋元刻本年代的一大法宝。 原来,古籍用纸必为手工所制,抄纸用的竹帘是以丝线编成的。如此一来,有丝线之处便会稍微高出一点,纸浆也相应地薄一点。 根据此原理,只要将古籍用纸置于逆光下观察,便可以看到上面的帘纹。 因造纸技术的迭代,总的来说,帘纹逐渐由宽变窄,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特质。故此,以时代标准件为参照,便不难根据帘纹宽度,来鉴定古籍印本年代。 学了一些鉴定知识,周懿行看得津津有味。 过了一时,他被一个正对着逆光看《三苏先生文集》的老先生吸引。 这人一直逆着灯光,仔细欣赏被展示的那一页,一看就是行家里手。 周懿行便指了指那人:“这人很专业啊。” 叶嘉言朝他所指的方向看过去,面露喜色:“这不是邓老师吗?好巧。” 她忙走过去打招呼。 她和邓华的渊源还挺深。 他是她的第一个客户,事成之后还送给叶嘉言一个特制的笔记本。 叶嘉言已用它写了很多页鉴定笔记。 前不久,二人又再接触了一回。 邓华因家中变故,便想抛售家中的几件青铜爵。 最后,青铜爵和云雷纹甬钟都拍出了满意的成交价。 至于,云雷纹甬钟把青铜病传染给青铜爵一事,叶嘉言没对邓华提过。 言谈中,邓华提到,他特别崇拜“三苏”,故而他听说《三苏先生文集》要上拍的消息,便急忙赶过来了。 叶嘉言笑道:“既然有意,那就拿出来看看吧。” 她忙让工作人员把古籍取出。 这是预展当中一个特殊的环节。 藏家在参观预展时,如对某件藏品生出了购藏的兴趣,便可让工作人员取出,亲自上手细视。 邓华欲言又止,但还是点点头:“好,我看看。” 叶嘉言明白他的顾虑,便笑道:“拍不拍都没事儿,既然来了,您过手看一看。” 她在心中默念:过眼即拥有,了却心愿也好。 《三苏先生文集》只一册,为黄麻纸印本,帘纹非常清晰。 “可惜,若是三卷二册的,这文集的价值,定然比《淮海居士长短句》更高。”邓华捧着《三苏先生文集》,叹了口气。 沾他的光,周懿行凑在一旁,也欣赏到了清晰的帘纹。 邓华看完之后,小心翼翼地把《三苏先生文集》交还工作人员,瞄了一眼周懿行。 他笑眯眯:“我是叶小姐的家属。” 邓华讶然:“哎?您结婚了?也没听您说。” “不是,还没……”叶嘉言忙解释。 周懿行轻声打算她:“就快了!” 叶嘉言斜睨他一眼,哭笑不得。 邓华微笑着打量他俩,道:“真是郎貌女才。很般配。” 这话挺新鲜。说他长得好看,是这意思吧? 邓华想了想,从包里摸出一只印章:“谢谢你,叶小姐,这个送给您。如果不是您,我无法鼓足勇气……” 他恋恋不舍地看着玻璃柜里的《三苏先生文集》。 买不起,但他毕竟“过眼”,还“过手”了。 他很欢喜。 “没事儿,买东西看的是缘分。”叶嘉言安慰道,“印章太珍贵了,您自己留着吧。”喜欢烟云过眼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烟云过眼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古今往返:我带物资协助落魄皇子 日记:系统 为妻子复仇的丈夫 撩完清冷大师兄后我掉马了 沉睡万年,醒来已无敌 心理咨询室 国运,崩铁,可咱是崩三的啊 惊!我竟然穿成了男频文里的炮灰 厥木惟乔厥草夭 综武:这个邪派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