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笑着回答:“是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出租车公司呢。这样也方便大家区分。”林悦好奇地继续追问:“那哪个公司的服务更好呀?”司机爽朗地笑了起来:“其实都差不多,我们兰州的出租车司机都很热情,服务也都挺周到。”裴胜男也被他们的对话吸引,看着窗外不同颜色的出租车,感慨道:“这样的设计还挺有特色的。”杨辰微笑着点头:“确实,让人印象深刻。”林悦饶有兴致地观察着路上行驶的出租车,说道:“这也算是兰州的一道独特风景线了。”他们在与司机的交谈中,对兰州又多了一份了解,也更加期待接下来的旅程。
半个小时后,出租车停在了中山桥临时下车点。四人陆续下车,眼前的中山桥宏伟壮观,横跨在黄河之上。钢铁架构散发着古朴而坚实的气息,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历史与故事。微风拂过,带来一丝凉意,也让人心旷神怡。林悦兴奋地望着中山桥,眼中满是惊喜:“哇,好漂亮啊!”裴胜男也被眼前的美景所震撼,微微点头赞叹:“果然名不虚传。”杨辰和高宇则静静地凝视着中山桥,感受着它的魅力与厚重。他们缓缓走向桥边,准备近距离地欣赏这座兰州的标志性建筑。
这时一个手拿相机的阿姨走了过来。“姑舅们,照个相哩不。”阿姨的声音带着浓浓的兰州口音,热情而爽朗。林悦好奇地看着阿姨,问道:“怎么照呀?”阿姨笑着回答:“我给你们在中山桥上照几张相,保证把你们拍得美美的。”裴胜男有些犹豫,看向杨辰和高宇。杨辰微笑着说:“既然来了,那就照几张吧,留个纪念。”高宇也点头表示同意。阿姨立刻高兴起来,带着他们走到一个风景优美的位置,开始指导他们摆姿势。“姑舅们,笑一笑,头稍微歪一点。”阿姨一边拍照一边热情地指挥着。在阿姨的镜头下,四人的笑容格外灿烂,身后的中山桥也更加雄伟壮观。这一瞬间,仿佛时间都凝固了,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随后四人缓缓走上桥面,那坚实的脚步仿佛在与历史对话。他们静静地看着这座雄伟的大桥,桥上的钢架上还留着触目惊心的弹坑。那些弹坑宛如岁月精心雕琢的印记,每一处凹痕、每一道划痕都在无声地诉说着曾经的沧桑历史。
杨辰久久凝视着弹坑,目光深邃而凝重,缓缓说道:“这座桥见证了太多的历史变迁,这些弹坑就是历史的见证。它们承载着战争的硝烟、岁月的磨砺,让我们仿佛能看到曾经在这里发生的一幕幕惊心动魄的画面。”林悦轻轻伸出手,小心翼翼地抚摸着钢架上的弹坑,眼中流露出深深的敬畏之情。她轻声呢喃道:“真不敢想象当年这里发生过什么。这些弹坑背后,是多少人的拼搏与牺牲,是多少家庭的悲欢离合。”裴胜男微微仰头,望着远方,感慨道:“这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硝烟的时代,是多么的幸运。这座桥时刻提醒着我们,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应当倍加珍惜。”高宇用力地点点头,说道:“没错,这座桥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段历史的承载。它见证了过去的苦难与辉煌,也将继续见证未来的发展与进步。”
随后,杨辰微微挺直身子,目光在中山桥的钢架和奔流的黄河水之间来回扫视,开始向大家介绍起了中山桥的历史,以及那些弹坑的由来。
“中山桥,原名兰州黄河铁桥,它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当时,在甘肃洋务总局彭英甲等人的建议和运作下,由德国泰来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导,建起了这座横跨黄河的宏伟桥梁。这座桥的建成,极大地便利了黄河两岸的交通,成为兰州的重要地标。”杨辰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仿佛带着大家穿越回了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
“在抗日战争时期,兰州成为中国西北的重要战略枢纽。中山桥作为苏联援华军用物资运往抗战前线的必经之路,其军事和经济地位变得至关重要。日军为了切断这条重要的运输线,多次对兰州进行轰炸,中山桥自然成为了他们的重点破坏对象。据史料记载,从
1937
年至
1943
年,日军飞机对兰州领空的入侵高达
1100
余架次。那时候,炸弹如雨点般落在中山桥附近,虽然桥身并未被直接命中,但周围却被炸得千疮百孔,这些钢架上的弹坑,很多就是那个时期留下来的。”杨辰指着那些弹坑,表情严肃。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1949
年
8
月,彭德怀元帅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进行兰州战役。在解放兰州的过程中,解放军追击溃逃的国民党马步芳守军,在中山桥与敌人发生了激烈交火。枪林弹雨中,桥体上面留下了累累弹痕。兰州战役是解放大西北的最后一次战役决战,解放军夺得黄河铁桥,标志着兰州的解放。这些弹坑,也是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的见证。”
“中山桥不仅仅是一座桥梁,它更是一部活着的历史书。这些弹坑,时刻提醒着我们铭记历史,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杨辰的话语在空气中回荡,大家静静地聆听着,心中对中山桥的敬意愈发深厚。
这时,有不少游客也围了上来,他们听着杨辰的讲解。人群中不时发出轻声的赞叹和感慨。有的人微微颔首,仿佛在脑海中勾勒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有的人目光专注地盯着中山桥的钢架,似乎想要从那些弹坑中读出更多的故事;还有的人拿出手机,记录下杨辰讲述的精彩瞬间,准备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