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 已经重新回到镐京的常浩南照例走进自己位于镐飞集团的临时办公室。 其实到了他这个级别,早就已经没有定时打卡点卯的要求了。 只是过去这一个多月都在京城,导致镐京这边积攒下了不少需要处理的事务。 按照日程表,他下午需要去六院参加一次例会,因此准备在中午之前把今天的事情全部处理完毕。 然而天不遂人愿。 常浩南电脑都还没来得及开机,就看到高超音速武器项目组的办公室主任林元毅出现在外面走廊,抬手轻轻敲了敲门: “常院士,这是力学所那边送过来的研发进度报告,您看……” 前者抬头看了看旁边挂着的万年历,这才发现确实到了季度末例行提交进展报告的时候。 这也意味着,在接下来几天时间里,会有大概十来份类似的文件被提交上来。 “放我桌上吧。” 常浩南在心中暗叹一声,但还是把笔记本电脑推到一边,然后从笔筒中抽出圆珠笔。 高超项目属于他眼下最重要的事情之一,肯定要优先处理。 很快,一份黑色封面的塑料文件夹就被放在了常浩南面前。 直到这时他才发现,哪怕以季度报告的标准来看,这份东西的厚度似乎也有点夸张了。 乍一看估计得有个大几十页。 林元毅显然也看出了常浩南眼神当中的震惊: “姜研究员那边说,这段时间他们遇到了个有些奇怪的情况……虽然表面问题是解决了,但深层原因始终没挖出来……” “嗯?” 后者的表情转为好奇,一边翻开文件夹一边点了点头: “我知道了……另外你记得回复一下姜研究员那边,就说我会尽快联系他们……” 说完之后低下头,把注意力放在了眼前的报告内容上。 林元毅见状没有接话,不声不响地退出了常浩南的办公室。 临走还没忘了把门给一并带上…… …… “有效运行时间完全达到了设计指标顺利实现了宽马赫数范围下的正常运行……” “为降低建设成本,在稳定段参数设计过程中采用的不等嫡流动设计方法来满足流量要求,使稳定段上游高压管道的内径小于喷管喉道尺寸……” “在换喉道喷管的设计过程中采用的逆向特征线法成功解决了传统设计方法运用于换喉道喷管设计时无法提高流场均匀性的难题……” “……” 总的来说,虽然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但力学所那边的进度还是比预期要乐观不少。 尤其驱动段的首次点火,比原定时间表提前了两个月以上。 这还是让常浩南非常欣慰的—— 高超验证弹这边,因为有了航天科工二院的加入,让弹头再入精度得到了极大地进步,所以试射时间很可能从一开始预计的2007年初提前到2006年上半年。 如果JF16风洞也能相应提前投入使用,那么整个项目就可以提前进入乘波体,甚至是跟美国方面同步的超燃冲压研究阶段。 想到这里,常浩南就连翻页和做标记的动作都变得轻快了起来。 但不长时间以后,他就看到了刚才林元毅口中“奇怪的情况”。 “计算出来的气流总温,以及测温探针实际获得的温度参数都比一开始的计算结果低大约10%,但气流流速和压力没有偏差,几乎完全能与理论计算结果相对应……” “随着爆轰能量的不断提高,气流总温也会相应提高,但二者之间不成比例,且能量越高,总温低于计算值的幅度越大……” “……” 姜宗霖的文字描述稍微有些抽象,好在他附上了从最开始到昨天进行的全部17次实验数据,并把最关键的气流总温单独列成了表格。 最终,力学所通过调整爆轰驱动段和辅助爆轰段的参数,让气流总温突破了8000K大关,同时改变驱动段出口的尺寸,让相对应的气流速度维持在大约6200m/s的水平。 至于设定和结果之间的非线性问题,则是直接重复进行多次试验,制了一张对照表出来。 总之算是在工程上实现了最开始的设计要求。 对于几年内的高超音速研究来说,足已经够用了。 只是力学所方面始终没有找到这一现象的理论解释。 姜宗霖在报告最后还附上了自己的计算步骤,希望常浩南验证一下是否存在错误。 后者亲自演算了一次,确定整个过程并没有太大问题,只有一些不会影响最终结果的初始参数设定问题…… “总温不够……” 看着眼前的计算结果,常浩南微微眯起眼睛,心下不免有些疑惑。 二阶C-J方程的解析解法,已经经过了系统,以及他自己的多次演算的双重认证,几乎没有出错的可能。 况且如果是这么底层的部分出问题,那整个爆轰驱动段的工作情况应该乱作一团才是,不可能像现在这么严丝合缝,只有总温一个数据对不上。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既然理论正确,那就只能是工程或者操作上的问题……” 他一边自言自语,一边把文件翻回到实验部分最前面的“基础设置”一节。 翻来覆去看了两遍之后,一个大胆的猜想突然从脑海中跳了出来…… 常浩南抓起桌边的红色电话,一开始本来想要打给刚刚送文件过来的林元毅,但拨出几个数字之后旋即又改变了主意。 他要说的内容里不涉及具体数据,完全可以用保密专线直接联系力学所。 一阵嘟嘟的回铃音之后,电话被接通。 “您好,这里是科学院力学所。” 虽然声音中带着几分藏不住的疲惫,但常浩南还是能听出正是他要找的姜宗霖。 “姜研究员,我是常浩南。” 听筒那边瞬间传出轻微的碰撞声,似乎是原本坐着的人突然站起身来,不小心碰掉了什么东西的样子。 “常院士,您说。” “你们提交上来的那份报告,我刚才已经看过了。” 常浩南直接切入正题: “我确认一下,你们目前进行的应该只是爆轰驱动段本身的测试?” 突如其来的问题让另一边的姜宗霖有些发懵,过了几秒钟后才怔怔地开口: “嗯……没错。” “那原本应该是被驱动段和喷口的位置,你们设置了什么模拟负荷?” 常浩南继续问道。 这会儿姜宗霖也差不多完全清醒了过来,马上回答道: “一个气体循环设施……风洞工作过程中需要使用到一部分高纯度的稀有气体,这东西咱们国内目前还不能生产,进口价格很贵而且供货量有限,所以在测试过程中我们都是收集起来循环使用。” 说完之后,他又试探着询问: “常院士,您这是已经……想明白出问题的原因了?” “呼——” 在听到姜宗霖回答的那一刻,常浩南稍微松了口气—— 刚好能和自己前面的推测对上。 当然,从科学上讲,仅仅这样还不能证明什么。 于是,他赶紧嘱咐道: “我现在还不能100%确定,但已经有了些头绪……你们现在把循环装置拆掉,换一个模拟载荷上去,然后用最开始的计算出来的那一套参数,再进行一次实验!” 这个要求,显然有些出乎姜宗霖的预料: “这……” 眼见他还有些犹豫,常浩南只好进一步解释: “风洞的主要工质是氮气和氧气,这两种气体的电离电位很高,所以过去的任何风洞几乎都不会导致他们解离,但JF16的气体总温超过8000K,已经足够产生电子和带电离子,从而形成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本身就有着很大的电导率,那一瞬间的气体流速又在非常夸张的6000m/s以上,再加上你们设置的气体循环装置……姜研究员,你觉得整个风洞系统会怎么样?”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姜宗霖马上就领会了常浩南的意思: “风洞相当于一个发电机?” “没错……” 常浩南回答道: “而且还是用磁流体发电的发电机!”喜欢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