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墨阳这个年过的非常平平无奇,为了补充精力,整天除了吃就是睡,甚至都没有二师兄动的多,毕竟二师兄都是靠着脚走过十万八千里的,徐墨阳一天刨掉生需求产生的行动,能走一百零八步都算勤快。
自从灶神奶奶用行动表示她真的在以后,徐墨阳便再也没有试图上供过——灶神奶奶是个人气挺高的神明,按照小说中“神明实力=香火”的普遍设定,灶神奶奶要是真的发了火,凡间压根保不住徐墨阳。
准确来说作为一个凡人,不管是哪个神明想要他的命,他都没办法反抗。
而且灶神奶奶就算好说话,偶尔有正当由的时候帮上一次也是情分,若是他要人家日日帮着送快递,那就是纯粹的不懂事了。
时人常说敬鬼神而远之,远之还是放在后面的,最重要的是一个敬字,对待这些非人的强大存在,要尊敬,更要敬畏。
出于这一分敬,徐墨阳在跟两位娘子商量以后,艰难的决定一年只祭拜两回,一回是在中秋时节阖家团圆,一回便是大年二十三的名正言顺。
若是这样的频率灶神奶奶还嫌太高,那就跟别人一样,只在腊月二十三的时候祭拜。
左右现在唐军胜利的消息已经传遍天下,两界山也被正式命名为五指山,纳入大唐疆域,去看猴不必再走出国的繁琐流程,徐墨阳已经下了决心,最晚贞观七年他就动身去边境!
已经喜欢上徐家食物的灶神奶奶:……
第161章 种植辣椒
年过完了,也到了重新开业的时候,在最初大军回家的惊喜过后,大家的消费热情也逐渐冷却下来,虽然每天徐家的店铺还是忙的不可开交,但总算是不至于拿命干活了。
平安扣因为是按件计酬,对人员的挑选上也没有太多要求,所以卖出去没几天就有人得了这手艺,也依葫芦画瓢的做了卖,对此徐墨阳也没什么好说的,唐朝可没有什么版权的说法,好看的花样子出来满大街都跟着做是常事,只是……
“他们一买不到羊毛线,二没有大规模烧制陶珠,客人一看就知道不是正牌。”
布庄绣坊卖的丝线基本都是植物的,偶尔有动物也是蚕丝,羊毛线虽然制作起来简单,但徐墨阳特意给染了色去了味,专业人士固然能靠着手感分辨丝线品种,但纺线还需要一段时间摸索,这段时间已经足够徐墨阳挣的盆满钵满了。
“陶珠的想法才妙呢。”
徐墨阳从不吝啬夸奖人,为了让这些平安结更好看一点,徐墨阳很自然的想到了现代的各种塑料珠子,但这个时代的技术工艺显然无法做到,还是秦娘子提出可以用陶珠代替。
陶土用搓药丸的工具搓成大小合适的圆球,然后把管子放进去让中间出现空隙,然后直接进炉烧制,木管在烧制过程中化为灰烬,中间留下的孔洞就能穿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