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玄闻言笑道:“莫非这大王是个好心的,要学昔日大禹,为上阳城治理水患?”
土地却说道:“这大王拓宽河道,乃是为了容纳悬河水运,助它走水化龙,两岸百姓叫苦不迭,更不知有多少农田被淹,却是不当人子,不当人子!”
“上阳城中官差百姓悉数化作劳役,任他府中妖精驱使,但有道士前来,即命去观望山水气运,算得拓宽河道须挖几尺几丈,方能教他越过三门之时,吸收水运化作鱼龙。”
“上仙一身道士打扮,更牵牛而行,若再往前走,恐教他把牛夺走充当劳役,把上仙拘去望气,测算水运,上仙虽无性命之忧,到底这位老先生年老体弱不堪驱使,只怕是要被那小妖吃了去。”
陈玄心中了然,鲤鱼化龙一说自古有之,昔年大禹治水,曾在洛水之北凿开龙门,有鲤鱼自悬河溯游而上,至龙门水流湍急之处,若能奋力越过便化为龙。
龙者,掌行云布雨之职,见居江河湖海,于天地有灵众生有莫大功德。
这锦鳞大王以此三门河为道场,营造水利,越过大禹留下的人神鬼三门,其化龙之后便如同脱胎换骨,不仅聚集悬河水运在身,自身修为更是会因此暴涨。
当真是好大手笔。
陈玄对土地爷说道:“不瞒土地,我与先生是从周都洛邑一路西行至此,要往函谷关而去,路上也曾降服些妖魔鬼怪,救得些黎民百姓,今见上阳百姓疾苦,岂能坐视不理?”
“你与我照看好先生,休要再往前去,我且往那三门河探一探锦鳞大王实力深浅。”
“若是能将其降服,即解除百姓劳役,若是不能,我使个脱身法回来再作商议。”
土地爷即牵了青牛颈上辔绳,在原地保护老子。
陈玄拜别老子,使个缩地法,径往三门河而去。
却说那黄泥河,金鸡山,各有小妖逃窜往上阳城,原是黄泥河中水属精怪,径直来到双龙湾水底龙宫见了锦鳞大王,俱述前事。
锦鳞大王闻言冷笑道:“这两个馕糠的废物,便是死了也不冤,往昔我劝他们修行道力,莫要贪图一时享乐,唯有成就长生正果,方才不死不灭,逍遥自在,他们两个倒好,但凭自身些许微末道行,欺压几个凡人就心满意足。”
“如今身死的身死,受罚的受罚,却好教他们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那黄泥大王和金蟾大王麾下小妖便请锦鳞大王为两兄弟报仇。
锦鳞大王却是皱眉道:“他两个技不如人,如何教我与他们报仇?三门河道今已拓宽二十丈有余,化龙在即,休要再议此事。”
锦鳞大王心中暗道,那金蟾不过仗着有些天上身份,才能与自己结拜,黄泥那点微末道行,若非金蟾举荐,他还真就看不上眼。
将要化龙之鱼,岂是池中之物?
又岂会真心将那些个不思进取的废物精怪当做结拜兄弟?
须知锦鳞打死悬河龙王二子,占据这双龙湾水底龙宫,劳役上阳城百姓拓宽河道之时,早已将自己当做了真龙。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