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占据丹水以西地区的影响有多大,这样说吧,秦军占据丹水以西地区 几乎是促成赵国换将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直以来,对于赵国为什么换掉廉颇,让赵括率领赵军应战秦军,主流说法是因为,赵国方面中了离间计,所以,才用赵括换下廉颇。 可是,实际上,赵国换将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并不是说,秦国放一下流言,赵国就中计了,赵括就替换掉了廉颇。 赵括可以替换掉廉颇,是有很多原因的。 按照主流说法,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秦,赵在长平战场对峙时间太久,赵国的国力已经撑不下去了。 而廉颇又只愿意防守,不愿意主动进攻打破僵局,所以,赵国才用赵括换下廉颇。 可是,李言曾经仔细研究过长平之战的情况,他知道,赵国换将的深层次原因,其实并不是因为赵国撑不下去了。 尽管说,赵国进行长平之战消耗巨大,可是,前面说过,长平之战的持续时间 并不是两年,而是五个月。 那么,赵国有没有能力,进行五个月的战争呢? 答案是有的。 在战国时代,各个国家可以说将战争潜力挖掘到了极致。 不管是爆兵还是攒粮食,战国的国家都可以说是把一切做到了极限。 战国七雄,任何一个国家放到后世,用穷兵黩武来形容,都算是好的。 想要知道,赵国能否支持几十万军队作战半年以上,就需要先明白一件事情,战国时期的粮食产量。 在现代人看来,战国时期的粮食产量肯定不高,但是,事实却刚刚好相反,战国时期的粮食产量是很高的。 之所以会如此,主要有两个原因,一,科技的进步,铁农具,垄耕法这些技术的出现,显着的提高了粮食亩产量。 二,地广人稀,战国时期,主要国家占据的土地面积虽然和后世的诸多政权相比,要小很多,但是,战国时期的人口也没有后世那么多。 战国时期,七国的国土面积加起来,大约有三百多万平方公里。 而七国的总人口则只有两千多万。 这样换算下来,每平方公里的平均人口密度连七个人都没有。 而战国时期,人均耕地数量则是在十亩以上。 这个人均耕地拥有量,超过了大多数朝代的人均耕地拥有量。 人少地多,自然可人均的粮食拥有量也就更大。 三,则是气候原因。 在战国时期,地球刚刚好处于温暖期。 地球每隔一段时间,便会进入温暖和寒冷期。 在温暖期,地球温度上升,降雨增加,这对于粮食生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温暖期的粮食亩产,可以比处于寒冷期的粮食亩产高一倍。 这是温暖气候和充足降水所带来的巨大优势,的古代无法通过技术和辛勤劳动得来的。 有人计算过,在战国时代,一个劳动力产出的粮食,可以供养三到四人的粮食需求。 所以,这便是战国时期,军队动员规模空前,以及可以支持长久战争的重要原因。 所以,别看赵国把几十万军队堆积在长平五个月,可是,对于战国这个吃鸡大舞台来说,五个月时间,还不足以耗尽赵国的国力。 实际上,赵国之所以会换将,是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便是战场上面的失利。 廉颇在长平之战期间,从开始到被替换下去,一直被秦国的王龁压着打。 从四月到七月,三个月时间,廉颇不但损兵折将,还让秦军占据了丹水以西地区。 要知道,上党和长平,对于赵国过于重要。 赵国和秦国之所以要拼尽全力争夺上党地区,是因为,对于赵国来说,上党是赵国安全的门户。 在长平之战十年前,秦国便爆发过一次大规模战争,阏与之战,此战初期,因为韩国主动让秦国通过上党地区,使的秦国军队自然绕开了赵国边境,出现在赵国腹心之地阏与。 而阏与一旦被占领,赵国便失去了对晋西北的控制权,赵国的龙兴之地,晋阳,将从赵国手上丢失。 丢失晋阳相当于什么概念,相当于你家祖坟被人占了。 同时,秦国还将拥有居高临下的战略态势。 虽然后面,赵奢打赢了阏与之战,但是,阏与之战也让赵国充分意识到,上党地区的重要性。 这也是为什么韩国上党投赵的时候,赵国选择接受,因为对于赵国来说,接受上党不是选择题,而是单选题。 除非赵国不想要国家安全了。 而长平地区当中的精华地带,便是丹水两岸的长平平原。 整个上党地区,可以算的上是平原的,就两块地方,一块是屯留地区,另外一块便是长平盆地。 而其中,长平平原大部分都在丹水以西。 也就是说,廉颇在三个月的时间里 便将长平地区大部分的精华地区丢了。 可以说,此时,秦国已经占据了长平地区的精华地带,哪怕此时秦,赵停战,秦国也是赚的。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长平平原大部分被秦国控制,意味着赵国面临非常尴尬的局面。 长平地区是赵国沟通太行山脉的重要枢纽。 太行山脉虽然大,可是,可以用来作为交通道路的,只有八条被称为太行八径的道路。 而长平一旦被秦国控制,那么,太行八径当中的四径,便落入到了秦国的控制当中。 秦国通过控制的四径,可以直接威胁赵国首都邯郸和魏国首都大梁。 所以,对于此时的赵国来说,长平地区已经成为了必须拿回来的地方,不然秦国在长平地区驻扎重兵,那么,赵国首都邯郸,将时刻处于秦国的威胁下。 而且,因为长平地区的平原地带,大多数被秦国占据,秦国完全可以依靠平原地带获得大量的粮食 。 这样,秦国可以以较小的代价,在长平驻扎大量军队。 而赵国却无法像秦国一样,通过长平地区获得大量粮食。 如果想要保证邯郸的安全,赵国就得在长平同样驻扎大量军队,以防备秦军。 可问题是,长平地区大部分平原落入了秦国控制,赵国无法就地获得大量粮食补给,驻扎的赵军的粮食补给,必须严重依赖后方的运输。 本来,长平地区的后勤补给运输,就对秦国有利,因为秦国可以有大量水路使用,而赵国方面只有陆路运输。 陆路运输的成本将比水路高很多,很多。 这样,长平便成为了赵国的一个流血点,会让赵国源源不断的流血,慢慢的消耗赵国的国力。 所以,赵国必须拿回长平。喜欢系统,我和你有仇吗?这样玩我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系统,我和你有仇吗?这样玩我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