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新世纪道士讨生活指南 > 第10章 春风十里不如你,爱你妈卖麻花情

第10章 春风十里不如你,爱你妈卖麻花情(1 / 1)

昨天聊了下韩愈欧阳修苏东坡纪晓岚这几个随时都处于发情期的大文豪(这个真没有贬低的意思,因为俺也一样,大文豪嘛hhhh)。 今天想顺便说说一些相关的文化乱象。 前几年有首歌颂爱情的歌叫《春风十里不如你》,还挺火。 讲道理我第一反应就是这tmd写这首歌的人真tmd没tmd文化。 那么现在我们来一场“诗词打假”盛宴,把那些附庸风雅的“春风十里不如你”按在杜牧的原作上摩擦。备好瓜子,准备看戏: --- 原句出处:杜牧《赠别·其一》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春风十里”是什么风?—— 脂粉风! 杜牧笔下的“春风十里扬州路”,压根不是小清新踏青现场,而是唐代扬州红灯区的黄金地段!唐代扬州是国际级销金窟,“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张祜诗),这“春风”吹的是青楼罗帐暖风,裹挟的是铜钱与荷尔蒙的混合气息。拿红灯区景观形容爱情?相当于今天对姑娘说:“你比天上人间所有头牌都清纯!”—— 这到底是夸人还是骂街? “卷珠帘”在看什么?—— 选妃现场! “卷上珠帘总不如”更绝:唐代妓院临街设阁楼,富商官员骑马过街,老鸨便卷起珠帘让姑娘们列队“展示商品”(参见《北里志》)。杜牧此刻正像逛奢侈品店一样,指着满街“橱窗模特”点评:“这条街的货色啊,卷起帘子一看——都不如我怀里这个十三岁的小美人!”(娉娉袅袅十三余)。用嫖客选花魁的台词当情话?21世纪文艺青年们,你们的脑回路是扬州师傅打的吗? “豆蔻”有多嫩?—— 刑! 杜牧明确说这姑娘“十三余”,用“二月初豆蔻”比喻其未成年少女的稚嫩。放到今天,写首诗赞美未成年性资源并公然传播——《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银色手镯正在赶来的路上。而某些人深情朗诵“春风十里不如你”时,可想过自己正激情吟诵一首唐代版《洛丽塔》? --- 让我们想想以下这三种场景。 场景一:婚礼誓词 新郎(深情款款):“春风十里不如你……” 真相(画外音):此句致敬杜牧为13岁情人diss整个扬州妓业的辉煌战绩。掌声送给敢在婚礼引用嫖客诗的壮士! 场景二:朋友圈矫情 配图:45度仰望天空自拍 配文:“你说春风十里不如我,我说余生只爱你~” 解读:翻译成唐代语境=“你说窑子整条街的姑娘不如我嫩,我说包你到退休。”—— 这到底是秀恩爱,还是自曝行业黑话十级学者? 场景三:广告滥竽 某楼盘文案:“春风十里,不如住进你心里。” 暗黑翻译:“本楼盘选址参考唐代扬州红灯区黄金位置,入住即可体验杜牧同款选妃视角!”—— 建议售楼处直接改名“怡红院分院”。 --- 老杜若穿越现代,看满街“春风十里不如你”的灯牌,怕要笑吐醒酒汤: “老子当年给未成年小情人写的狎妓诗,竟被你们当纯爱圣经供着?这操作比扬州商人炒瘦马还魔幻!” 更荒诞的是,当代文青们痛批“物化女性”时,却对一句物化未成年少女的诗趋之若鹜——一边举着女权大旗,一边把嫖客语录绣在旗子上迎风招展,黑色幽默巅峰奖非你莫属! --- 若真想用诗词撩人,不妨坦荡点: “亲爱的,你就像杜牧笔下十三岁的扬州小妓女—— 整条花街的姑娘卷起珠帘都不如你嫩!” 保证对方感动到为你朗诵《刑法》第236条,附赠派出所深度游。 结语: “春风十里不如你”的滥用,堪称一场大型文化行为艺术: 一群不读书的文艺混子,把青楼消费指南当情诗背诵, 还自以为比杜牧更懂浪漫。 建议背诵全文并默写: 装X有风险,用典需查证。 否则一不小心, 就成了全街最靓的嫖客精神继承人。 ...... 说到这里,又想说说白居易了。 “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这被千年传诵的诗句,实则是唐代蓄妓文化的精致切口。 白居易晚年于洛阳宅邸蓄养数十名家妓,远超唐制“三品以上官员许置女乐五人”的规定(《唐会要·卷三十四》)。这些女子多为十至十五岁购入的贫家幼女,经数年歌舞、诗词、仪态训练后,成为士大夫“风雅生活”的点缀品。她们被冠以“樊素”“小蛮”等艺名,恰似器物镌刻铭文,宣告所有权归属。 --- 白居易诗中自曝:“老大多情足,三年放五匹”(《有感三首》)。此“放”字轻巧如释重负,却掩不住残酷逻辑: 买入期:趁贫贱低价购入幼女,“瘦马”之名暗喻其如牲畜般待价而沽。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增值期:投入文学艺术培训,使其身价倍增(《不能忘情吟》载:“马肥快行走,妓长能歌舞”)。 抛售期:十年间更替三批,色衰则遣散转卖,恰如《旧唐书》所记:“既殁,遣樊素等去”。 --- 白居易的矛盾在于其《秦中吟》痛斥“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揭露权贵奢靡;《琵琶行》更借商妇之口泣诉“血色罗裙翻酒污”的玩物命运。 但当涉及自身,却将蓄妓美化为“养才怜艺”。遣散妓女时写《别柳枝》:“明日放归归去后,世间应不要春风”,以诗意淡化抛弃实质。更在《追欢偶作》中自诩“当时一部清商乐,亦不长将乐外人”,标榜独占艺妓为清雅之举。 --- 唐代严禁官员狎妓,但“家妓”属私有财产,《唐律疏议》视同“婢妾”,可买卖赠人。 白居易曾作《赠内》诗与妻盟誓“生为同室亲,死为同穴尘”,却不妨碍其广纳妾妓。原配逝后更作《自咏老身示诸家属》直言“青衣报平旦,呼我起盥栉”——侍妓晨起服侍,已成老年日常。 其放妓诗常以“马”喻人:“骆马放去蹄间铁”(《不能忘情吟》),看似慈悲解除束缚,实则是榨取价值后的遗弃。 --- 白居易诗中的“瘦马”意象,实为后世扬州养妓业的先声: 唐代家妓需精研《霓裳羽衣曲》等宫廷乐舞(见白居易《霓裳羽衣歌》),至明清演变为瘦马必修琴棋书画。 《唐语林》载:“达官家妓坐馆教授,转卖得金无数”,与清代《扬州画舫录》所记瘦马“养女调教,转售盐商”如出一辙。 清人赵翼在《陔馀丛考·养瘦马》中直言:“乐天诗‘莫养瘦马驹’,即今扬州养处女卖人作妾者”,终使“瘦马”污名化定型。 --- “风雅面纱下的千年疮疤” 白居易的“养瘦马”生涯,暴露了士大夫文化的深层悖论: 他们既能以《卖炭翁》刺穿民间疾苦,又能将少女囚作“人形艺术品”赏玩;既可写《妇人苦》哀叹女性命运,又在自家庭院践行人口贸易。这种撕裂,恰是封建特权对人性良知的系统性腐蚀。 当我们在《长恨歌》的缠绵悱恻中沉醉时,更需听见历史的刺耳杂音—— 洛阳深宅里,樊素小蛮们歌舞升平的身后, 回响着无数无名瘦马被“放归”时的足音: 那并非奔向自由的欢歌, 而是商品折旧后,被时代齿轮碾碎的残响。喜欢新世纪道士讨生活指南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新世纪道士讨生活指南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苟剧情的古言虐文女七号 苏家嫡女强势归来 茅山讨债人 一笔玫瑰 穿成农家小福宝,逃荒路上被团宠了 这个农女不好惹 玄学大佬她宠夫无度 离婚後,神豪身份曝光了 性福仙路 幽幽萱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