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玄牝之门(1 / 1)

寅时末刻,青莲镇的薄雾尚未散去,李白故居后院的古柏树下已铺开五张蒲团。靖九道长手持拂尘静立树前,晨露顺着他的青玉道冠滴落,在石板上溅起细微的水花。四个徒弟盘坐如钟,尉空膝上摊开绢布笔记本,尉烈腰背挺直如松,尉能指尖轻叩膝头默诵,尉净则揉着惺忪睡眼,发梢还沾着夜露。 "今日讲《道德经》第六章。"靖九道长袖中滑出一卷泛着幽光的黑漆竹简,简片碰撞发出清越声响。他忽然将竹简抛向半空,那简册竟凌空展开,在晨风中微微颤动,帛书上的朱砂字迹如血般鲜亮: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靖九取来青铜酒樽,将其中清水倾泻于地。水流在青石板上蜿蜒成八卦图案,却诡异地没有渗入石缝。"看这水势,"他拂尘轻点,"看似流向低处,实则被天地之气托举。"水面忽然倒映出扭曲的星空影像,尉净惊呼出声。 "谷神之'谷',非指山谷。"靖九以剑指在虚空中勾勒篆文,"此字上为'八'象天地开阖,下为'口'示虚空包容。"空中金光凝结成字,竟与竹简上的古籀文一模一样。 尉空突然领悟:"就像我们昨日在李白纪念馆看到的盛唐酒瓮,正因为中空,才能承载琼浆!" "善!"靖九袖中飞出一只青瓷瓶,瓶身刻满符咒,"此瓶炼自昆仑寒玉,内里乾坤可比三间屋舍。"他将整条涪江支流的水引入瓶中,水面却始终与瓶口齐平,"谷神之妙,正在这'不盈不满'四字。" 讲到"玄牝"时,靖九忽然解下腰间太极玉佩。玉佩在晨光中一分为二,阴面化作漆黑漩涡,阳面变作乳白光晕。"玄为天色,牝为地户。"他将两块玉片相合,竟传出婴儿啼哭般的嗡鸣。 尉净若有所思:"所以四川人把峡谷叫'凼凼',是不是暗合此意?" "着啊!"靖九抚掌大笑,脚下青石板突然浮现巴蜀地形图,剑门关、三峡等要冲处亮起金光,"你们看这地形,恰似女阴之象,故能孕育出李白这般谪仙人!" 巳时初,晨雾渐散。靖九突然闭气凝神,众人耳畔响起闷雷般的轰鸣——原来是他刻意放慢的内脏蠕动声。"听,这便是天地根。"他腹部传来潮汐般的律动,"庄子云'真人之息以踵',正是此理。" 说着取出一支千年黄精,根须如老人胡须般虬结。"草木得天地根气,故能不死。"药材在他掌心化作流金,又重组为展翅仙鹤,"之前教你们的龟息法,便是要感应这绵绵若存之气。" 讲经毕,五人简单用了早斋——清粥配着李白故居特制的"诗笺馒头",面皮上拓着《静夜思》的雕版花纹。尉烈一口吞了三个馒头,却被靖九用筷子敲了手背:"甲马需节制,你这一斤馒头下去,等会儿怕要坠着云头摔下来。" 而后,五人贴上甲马符。符纸刚触及足三里穴,尉净就感觉脚底涌出热流,低头一看,青石板竟如流水般向后飞退。七曲山的轮廓在远处云雾中若隐若现,涪江水化作一条银线被抛在身后。 "注意调息!"靖九的声音逆风传来,"想象自己是一缕气,正从玄牝之门穿过!"尉烈试着放松身体,突然发现自己的影子变得透明——他们此刻既在奔跑,又在某种维度上静止不动。 当五人已站在七曲山脚下时。这座被称作"蜀道明珠"的圣山,由七道山脊如龙蛇般蜿蜒交叠而成,主峰上的古柏林间,金瓦朱墙的文昌宫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看那山势。"靖九道长指着云雾缭绕的山脊,"七曲如北斗,恰应'七政'之数。"尉空翻开笔记本速记:七曲山实为古蜀道"金牛道"咽喉,自唐代起就是文昌帝君信仰中心,现存建筑多为明清遗构。 登山道上,400余株千年古柏组成"翠云廊"。最老的"晋柏"已存活1700余年,树干需五人合抱。尉能轻抚树皮上深刻的沟壑,突然缩回手指:"树皮下有脉搏!"靖九微笑:"此树受香火供奉,早已通灵。"说着取出一张黄符贴于树干,树冠无风自动,撒落几颗翡翠般的柏籽。 主殿供奉的文昌帝君金身高达三丈,左手持如意,右手握朱笔。尉净刚要跪拜,却被靖九拦住:"且看帝君脚下。"原来神像踏着的石雕鳌鱼眼睛会随光线变化,正午时分明是闭目养神,此刻却炯炯有神。"这是宋代匠人用'影骨'技法所造,"靖九解释,"唯有甲马疾行者,才能见到鳌鱼醒时的模样。" 偏殿角落的桂香殿藏着镇山之宝——明代《文昌大洞仙经》雕版。靖九指尖掠过檀木板上的经文,突然在某处停顿:"看这'谷神'二字,刀痕比其他字深三分。"尉空凑近观察,果然发现这两个字的凹槽里积淀着暗红色朱砂,"莫非..." "不错。"靖九颔首,"当年刻版道人必是悟透了第六章真谛,才在此处倾注心血。"说着他突然用指甲轻叩"牝"字,整面经版竟发出编钟般的清鸣,惊起檐角一群白鸽。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暮色渐浓时,五人坐在"应梦仙台"的石凳上歇息。山风穿过古柏发出箫管般的声响,靖九道长望着远处绵延的蜀道,轻声道:"今日所讲谷神玄牝,便是教你们效法这七曲山——虚怀若谷,方能纳天地之灵。"晚霞染红了文昌宫的琉璃瓦,恍若帝君朱笔洒落的丹砂。 夜色渐沉,七曲山的晚风带着古柏的清香,文昌宫的灯火在薄雾中晕染出一片暖黄。师徒五人被安排在偏院的静室借宿,此处原是道士清修之地,陈设简朴却处处透着道韵——青砖地上铺着草编蒲团,木格窗棂间糊着桑皮纸,墙角铜炉里燃着安神的柏子香,一缕青烟袅袅上升,在梁柱间盘绕如游龙。 晚斋是庙里道人亲自备的七曲山素宴。虽无荤腥,却暗合"谷神不死"的章旨: 松菌炖豆腐:采自后山的老松菌鲜味醇厚,与卤水豆腐同炖,汤色如琥珀,舀一勺能照见人影; 银杏煨黄精:千年银杏树的果实配药膳黄精,盛在陶钵里文火慢煨,揭盖时香气惊飞了檐下栖鸟; 罗汉斋:十八种山野菜用芝麻油凉拌,其中竟有《道藏》记载的"地耳",尉空认出后连夹三筷; 五谷蒸饭:糙米、薏仁、芡实、青稞、野燕麦蒸得粒粒分明,盛在竹筒里带着山林清气。 尉烈起初嘀咕"不够塞牙缝",待尝过一口松菌汤后却肃然危坐——那鲜味直透天灵盖,竟比肉食更令人神清气爽。靖九道长用筷子轻点碗沿:"素斋之妙,在能涤荡脏腑浊气。你们细品这黄精,可尝出天地根的味道?" 饭毕,靖九取来文昌宫珍藏的唐代鎏金铜盆,注满山泉水。四人依次盥手时,发现水面始终平静如镜,即便尉烈蒲扇大的手探入也不起涟漪——原来盆底刻着"止水符"。 "今日讲第六章'玄牝之门',晚间便教你们'内观之法'。"靖九袖中飞出五张蒲团,落地自动排成五行阵。那蒲团看着寻常,坐下才知内填昆仑雪莲籽,稍一动弹就沙沙作响,逼得人不得不静心端坐。 子时将至,月光穿透窗纸,在地上映出北斗七星的光斑。靖九道长结太清印,声如幽谷回响: "闭目,观想脐下三寸为'玄牝之门'。" "吸气时,想银河清气由此入;" "呼气时,想体内浊秽化黑烟出。" 尉净最先见到异象——她闭眼后竟清晰"看"到自己丹田处有团青焰跳动,焰心是个旋转的漩涡。正要惊呼,耳边响起靖九传音:"莫着相!那不过是识神幻化。" 尉烈的体验更为震撼。他感觉脊柱变成通天建木,树根扎进地心岩浆,树梢却穿过云层触碰星辰。忽然浑身剧震,原来靖九将拂尘搭在他百会穴:"收!你差点元神出窍。" 最妙的是尉能。她观想到自己变成涪江里一尾鱼,逆流游向"玄牝之门"。那门竟是日间所见的文昌帝君朱笔尖,穿过笔毫的刹那,万千金色符文涌入灵台... 丑时三刻,众人渐入佳境。忽然庙里钟声自鸣,惊见供桌上的文昌帝君像双目微睁。一道金光射入尉空眉心,他顿时通体透明,骨骼上浮现出《道德经》第六章全文,每个篆字都如萤火虫般游动。 靖九道长不惊反喜:"善!帝君赐你'经文入骨',今后默诵此章可事半功倍。"又对众人道:"这便是'绵绵若存'的实证——你们今日所见内景,不过沧海一粟。" 晨光微曦时,尉净揉着酸麻的腿嘀咕:"师父,我好像梦见自己变成本《道德经》..." 众人忍俊不禁,却见供桌上的帝君像嘴角似乎也翘了翘。廊外古柏沙沙,恍若天地根在含笑吐纳。喜欢新世纪道士讨生活指南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新世纪道士讨生活指南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苟剧情的古言虐文女七号 苏家嫡女强势归来 茅山讨债人 一笔玫瑰 穿成农家小福宝,逃荒路上被团宠了 这个农女不好惹 玄学大佬她宠夫无度 离婚後,神豪身份曝光了 性福仙路 幽幽萱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