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夫与二哥在城门口排队交了10个铜板,进了城。 二哥名枣二,他按习惯走前几步,在街边放下担子,抹一抹汗,休息一下。 枣夫刚才已打了眼色给老姜,这时取下那只山鸡拿在手里,站在路边。 老姜嘿嘿笑着走过来,道:“二位枣家兄弟,看来收获不错哇。” 枣夫将山鸡递给他,笑道:“姜老哥,气色怪好哦。前天碰运气,夹到这头野彘。别个不喜欢,陈家那位疱人嘱咐过,有这货尽管送来。他有办法料理成美味,陈家老少爷们、太太小姐都中意。这不,我们打算送过去。” 老姜接过野鸡,指着它道:“总是白吃你。要不晌午去我那,让你老嫂子煮来下酒,我们仨喝两盏!” 枣夫道:“怎敢耽误老哥当值?你这公事忙着呢!改天趁你休沐,我备些野味,再来找你。” 说完二人分别。枣夫追上二哥,接着赶路。 阳城这地方,既不近湖也不靠山,肉类稀罕,野彘的价钱还不错。 像这么一头肥彘,进城抽税少说20个秦半两。老姜是城门老卒,稍作暗示,枣夫就省下10个铜板。 二人来到一座院子门口,枣夫对门夫说明来意,猎户送货的,找疱夫老陈。 一会疱夫老陈出来,见到枣夫兄弟,又看到野彘,很高兴。带着二人到偏屋厨房,过了秤,223斤。枣夫说作220算。 都是熟人,老客户,依旧按5枚秦半两/斤结账。 老陈数出1100个铜板,枣夫装进细长口袋,系紧后交二哥背着。 每次有大收获进城,二哥说最爽的时候就是肩头背着钱袋子。 二人告辞出来,到墟市去采购盐、酒等用品,给娃子们买些甜食。 然后到一间食铺,一人一大碗羊肉汤,半壶黄酒,算是犒劳。 这一顿花费20个铜板。可说是高消费。 要知道,从前一个月,枣二也不一定挣到20铜板。 二人心满意足抹抹嘴,相视一笑,上路回家。 从见到疱夫到此刻,星狗已经悄悄出去转了一圈。 因为那个陈家,正是陈胜的家族。 这些年,枣夫趁着进城售卖猎物的机会,已经基本摸清楚了陈胜的底子。 陈胜,23岁,陈国妫姓陈氏贵族后裔。 公元前478年,楚国灭陈国。陈氏有一脉逃到韩国,从此分化,从事各行各业。 陈胜自幼聪明好学,胸怀大志。 他的一位老师名赵渊,赵渊的老师公孙离…可以上溯到兵圣孙武。 总之,他可不是什么农民工。 算算时间,再过几年,他就要造反了。 兄弟二人回到家中,照例是三兄弟分钱分物,给孩子们派糖食,引起一阵喧闹。 ***** 公元前210年7月,秦始皇出行途中,死在沙丘。即河北邢台。 赵高和丞相李斯扶持十二岁的胡亥继位。 第二年(前209),朝廷有令:阳城县募集900戍卒民夫,由县尉周兵及副手曹云铜押解,到渔阳郡戍边。 听说是匈奴犯边了。 枣夫的戍卒徭役“正巧”赶上了这趟任务。他带上干粮、衣物、用具,告别家人,由有秩大人带着,去县城集合。 900民夫集中后,按规定从民夫中筛选两名屯长,一正一副。协助县尉管理队伍。 屯长再挑选出90名成为军士,作为手下,维持秩序。 没有意外,陈胜、吴广两人也在这批戍卒队伍里。 而且,陈、吴两家早已打点过,二人将被挑出来担任屯长。 昔日的秦国,以及嬴政当政的秦朝,法度是非常森严的。 但秦二世继位后,已经开始乱套了。 大致形成了三股势力斗法的局面:中央朝廷及各级官吏、老秦国旧贵族、六国贵族。 即便是小小的阳城县900戍卒这事,也有上面斗法的影子。 周兵和曹云铜本来是打算通过比武来定两个屯长名额。 无奈郡尉告诉他们:由于朝廷下拨给这次行动的经费还没到位,时间紧急,郡县士绅知道了官府的窘境后,主动襄赞了一些。不过,他们也提出了一点小小请求… 周兵、曹云铜只得马上闭嘴。 他们找来陈胜、吴广二人,告诉他们:给一天时间搭好管理框架,一天之后准备启程。先往东行,经陈郡至蕲县,然后从那里沿着官道北上。 并教了二人一下:如此如此等等… 于是,900人被编作甲、乙两队:甲队500人、乙队400人。 甲队又分作50个10人队,陈胜挑出50名黔首目。 乙队分作40个10人队 ,由吴广挑出40名黔首目。 周兵拿出郡尉留给他的军士册,为90名黔首目登记了名字、籍贯等资料。他们立即成为在册军士。 同时授予陈胜、吴广正式任命手续:陈胜手下50名军士,为在册屯长;吴广手下40名军士,为在册副屯长。 此时二人无明确上下级关系。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枣夫被编在乙字8队。黔首目叫疤。 也不知他的名字怎么来的。这个时代,野人的名字很随便,叫什么都不奇怪。 挑选黔首目时,吴广看了枣夫一眼,枣夫赶紧低下头。吴广便不再理他,挑了同样身材颇高的疤。 事实上,疤的样子要凶些,更适合做头目。 第二天,6月15日,900人沿着官道向东出发。 由于队伍编排清楚、负责人到位,队伍秩序井然,很像那么回事。 这一趟戍边之旅,路程可不短。 从阳城往东到蕲县,500里。由蕲县往北到渔阳,1600里。 总计约2100里。 规定期限是两个月内报到。 这样算下来,平均每天至少要走35里才有把握。 队伍10天后到达涡水边上的涡西镇,距离380里,平均每天走了38里。 不错!按这样速度,2个月赶到渔阳不成问题。 队伍过了涡水,继续东行。前面120里道蕲县。 六月27日,开始下雨。 28日,暴雨; 29日,暴雨; …… 原定6月30日前到蕲县,结果由于大雨,7月2日才到。 而且,大雨一直在下,还没有停止的迹象。 大雨下了这么久,所有河流都在涨水,小桥都被冲垮了,队伍无法渡河。 望着前面一处开阔山坡,周兵下令队伍伐树砍竹,搭棚驻扎再说。 周兵和曹云铜随着队伍一路走来,陈胜、吴广将诸事打理得妥妥当当,根本不用他们操心。 哪知遇上这鬼天气。 两人没辙,只能驻扎下来等。他们隔几天偷偷对酌几杯,又派人去集镇,补充些酒食,也算苦中有乐。 至于大雨,他们只能无可奈何。 迟点就迟点,朝廷是有法度的,不会因为大雨迟到了就会拿二人怎样。 雨季什么时间开始、每天雨水多大、下多久,二人对这些都记录得清清楚楚。 二人主要考虑的是:河道上桥垮了怎么过去?喜欢幸好遇见神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幸好遇见神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