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日子,程家吴家天蒙蒙亮就开始热闹起来。主子指挥着奴仆进进出出,一切看似忙乱却井井有条。婚事已筹备了大半年,对于他们这种小户人家足够了。 微娘起床后,被伺候着沐浴更衣。婚服内搭红色对襟短衫、青色百迭裙、红色大袖内衫、再套上青色大袖外衫,内外衫百迭裙边角绣满如意纹,披红色缎面霞帔,霞帔绣满花鸟鱼虫寓意吉祥如意,喜服一一裹上身,满头青丝盘起插戴金冠,手拿红色遮面羽毛扇,一眼观之灼灼风姿、清丽无双! 妆容没有如何的浓妆艳抹,只轻扫了峨眉,樱唇涂了大红唇脂,这一抹艳色添了些许艳丽妩媚。 新娘子收拾妥当,背脊挺直稳稳的坐在床上,等着吉时的到来。 程家与安平本家已断了来往,程太太娘家也已经没落到不知何处,如今的程家亲眷是没有的,只来了些交好的人家。 像刘牙会携当家太太、赵举人携家中娘子、张家庄的张氏族长夫妻和家中的公子姑娘、乔太太带着宝气儿子、府城微娘的闺中好友也提前一日都来了,像芸娘、周潘儿、葛清清、李添苗、薛萍娘还有李盈…… 虽然人不多却都是这几年最是亲近的人。 此时微娘坐在床上,周边坐着陪伴的小姐妹们,叽叽喳喳聊的热闹,她们都是同龄人,微娘是姐妹中第一个出嫁的,好奇心最是足的时候,几人说着婚礼的细节,聊着各地风俗的不同。 这一两年内姑娘们也都会陆续的说亲嫁人了,往后恣意的日子会更少了,进了婆家相夫教子或许出门子都困难许多。 几个姑娘都是心思通透的,未来不知境况只珍惜着此时不多的欢聚时光。 程太太带着各位太太进来看了看女儿,都是和气的长辈,说了许多吉祥如意的话,带着对微娘婚后的祝福之意。 外头鞭炮齐鸣,吉时到! 新郎官带着花轿出了吴家门绕镇一周,才来到了程家门口。 此时程辰、张元和几个同窗好友阻在了大门口。 程辰一身青色长袍和几个文质彬彬的好友笑眯眯的对上人高马大的吴莫言和身后的一众好兄弟,“莫言哥,想娶我姐姐需得过我一关。” 张元和同窗起哄:“还有我们,程兄的长姐也是我等的,得一同加上!” 吴莫言…… 乔也、张迟、痦子…… 消失已久忙的昏头昏脑的六子和几个衙役…… 看着眼前长身玉立的一众书生有些不知所措。 这……倘若是一些糙汉,他们这一帮直接吆喝硬闯定能助吴莫言接到新娘子,可面对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恐怕伸出一根手指都能给碰坏了,总有些无从下手~ 吴莫言今日人逢喜事精神爽,好脾气的道:“你随意提便是。” 程辰比划一下手指道:“听说莫言哥会武,我也不做为难,就——翻几个后空翻吧!” 吴莫言……还不如让我胸口碎大石! 淡定朝身后一招手,“张迟,上~” 张迟……看向身旁的众兄弟—— 人高马大的几个硬汉齐齐后退一步,开玩笑男子汉刀枪棍棒随便耍,猴子一般的后空翻做不到啊! 张迟哼笑,为了兄弟只得几步上前轻跃而起连翻五六个,引起一片鼓掌喝彩。 程辰笑眯眯点头示意一旁的同窗们接上—— “需投壶接连命中十次……” “需一口气吹奏乐曲一首……” “需……” …… 准备了好几首催妆诗、对子甚至知名考生的好几篇文章的吴莫言…… 被一众柔弱书生折腾的人仰马翻的众大汉…… 好容易关关难过关关过了,吴莫言深吸一口气踩着吉时进了后院,微娘羽毛扇遮面被搀扶着和吴莫言齐齐拜别父母亲。 父母情深莫生女,生女莫养大,一朝嫁作他人妇,从此生死在别家。 程太太哭的泣不成声:“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愿我儿顺遂余生,无灾无难~” 程老爷两眼通红续满泪花,哆嗦着嘴唇万分不舍却莫可奈何,瞥一眼新女婿,狠狠道:“你不要辜负我微儿……” 吴莫言慎重点头。 微娘泪滴点点落下,今日是她的好日子,她忍不住哭却不得不按着风俗嘴角带笑:“女儿感谢爹娘生养大恩,望爹娘保重身体,女儿定会常回来探望。女儿不孝,就此别过~” 拜别父母,程辰上前要亲自背着姐姐出门子,却被吴莫言拦住,就见新姐夫一把抱起自家姐姐大步出了院门。 程辰……怎不按安排好的来?!转头看向程太太,见爹娘瞧着姐姐走远哭的撕心裂肺无暇顾及其他,罢了~只听说新娘子成婚脚不能着地,他背和姐夫抱都一样……吧?! 程辰愣了愣快速跟上爹娘亲友送姐姐出门。 程家门口,吴莫言普一抱着新娘子出来就放起了鞭炮,鞭炮齐鸣中微娘被小心翼翼放进了花轿中。 新郎官握了握新娘子的手略作安慰,就关上了轿门。 鞭炮奏乐声中,花轿起,缓缓出了柳树胡同。 按照风俗新人走新路要绕城一圈。 吴莫言一身红衣宽袍大袖坐在高头大马上,身后跟着花轿,花轿后方跟着新娘子的嫁妆,四周边吴家的仆人们穿的喜庆不断朝着周边看热闹的人群抛洒着糖果铜钱。 围观众人带着善意起哄调笑一片,抢着喜钱。 吴太太十分大方,除了花生、瓜子、铜钱竟然还混着不少银角子,抢到的百姓更热闹了,大声喊着:“吴家大方……云云。” 微娘的嫁妆也成为众人围观的谈资。 本朝嫁女,心疼女儿的普通人家都是按双数准备的几床几被的床品,四时衣衫,些许压箱底的银钱,凑够几台嫁妆就算体面了。 而微娘是足足七十二抬嫁妆,除了日常要备的,程家夫妻还给女儿买了个有六十多亩良田的小庄子,五百两的压箱银子,再加上吴家的定亲礼、聘礼毫无保留一并算作了嫁妆!长长的一串嫁妆箱笼震慑了整个离源镇! 七十二抬的嫁妆在离源镇算是首例,在府城也是富裕的大户人家手笔了。 一路的欢声笑闹中,花轿走过全镇再一次回到了柳树胡同,停在了吴家大门口。 ……喜欢小门小户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小门小户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