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仙味禅味与法味 > 第294章 前人之辈,后世之师

第294章 前人之辈,后世之师(1 / 1)

第二百九十四章:前人之辈,后世之师 夜不倒单,是指用心禅坐之人,直接就在禅坐中休息,不会再去床铺上另外睡觉了。 这一般指的是禅定功夫深厚的修行者,刚刚入门坐禅之人是做不到的。 日中一食,夜不倒单,是形容僧人们勤学苦练的佛门功夫的。 如果一个人欲望极少的话,那么其人身体所需的供给养分相对的也会减少。 当初释迦牟尼佛快成道之前,一天的养分,乃仅仅是一麻一麦而已。 释佛好榜样! 即释佛快成道之前,一天只食一粒芝麻或者一粒小麦就够了。 这说明释佛内心欲望尽失。 本来就是啊,他连太子都不做了,连皇位也不要了,直接舍欲出家。 普通凡人是做不到如此这般的。 普通凡人的终极目标有可能就是做太子,尔后登皇位。 而本师释迦牟尼佛一出生就是太子。 这是本师释迦牟尼佛乘愿来世间,示现给世人看的。 你看,人家本师释迦牟尼佛连太子都不做了,连皇位也不要了,而去舍欲出家。 这说明,出家修行成佛比在凡尘俗世当太子要好,比在凡尘俗世登皇位要好! 而且,释佛能够直接从宇宙间吸取养分源料,都不用食东西了。 释佛的眉间,放出白毫之光。 白毫之光,就是指不论白天或者是黑夜,修行功夫深厚的人,都能够从双眉间发出光亮。 释佛的这种白毫光就能直接从宇宙间吸取养分源料。 神奇异常。 尘世间之俗人,欲望叠如须弥,故他们早上爬起来就吃早餐,白天吃了午饭加晚饭,中间还要加吃零食,而且晚饭过后还得吃宵夜,差不多都成饭桶加菜桶了。 这欲望是得有多深! 纵使是尘世之人,如果真正学修行,是不会老想着吃东西的。 食物也会越来越少吃的。 那些肚子大的僧人,不是其吃得多,不是吃胖的。 而是其心宽,心里之事全部放下,心宽就体胖。 当然也有可能个别僧人吃得多一点,这也是各人身体所需,各人体质不一样。 不能一概而论。 僧人们每天吃的是素斋素汤,就算身体是吃胖的,那也是僧人们自身修来的福气。 凡夫俗子每天吃青菜汤还不一定能吃胖。 现在社会的小胖墩大胖子,出门碰鼻子都是。 这说明社会风气变了,这社会变成了一个欲望弥天的社会。 欲望大所需养分多。 再加上好多食物里有激素,而且多数人又都是小懒虫大懒鬼不运动不干活,人们想不成胖子恐怕不行了。 很多坐禅的僧人,都是日中一食,夜不倒单。 不过如果寺中得干很多事务的话,一天只吃一顿还是不够的。 肚子饿干不了活也坐不了禅啊。 张碧柳见藏僧问观音院里的人是不是平时都午休,她转向了藏僧,答道:“是的,她们平时都是这个时候午休的。” 美髯僧觉得很奇怪:“她们那里面一共有几个人啊?都午休吗?” 在他看来,一个寺院的人一起午休,连个看门接待来客的都没有,实在不可理解。 说不定连寺院的佛像被人搬走了都不知道。 曾经有一位女众道场的方丈师父,早上出门去别的寺院去办事去了。 正是盛夏季节,中午午休时,女众道场的僧尼们犯困,一时之间竟然全体午休。没有安排人在客堂或大殿守着。 正在众僧尼睡得香甜时,方丈师父从别的寺院办完事回来。 方丈师父见自个管理的寺院静悄悄的,别说人影不见,就连鸟儿的影子也不见。 方丈师父一边进寺院,一边朝里喊道:“你们这是都去哪里了?难道你们都睡觉去了?偌大的寺院,连一个人影都没有。大殿的佛像被人搬走了都不知道……” 听见方丈师父喊,全体僧尼“刷”地一下,全部都起床了。 所有的僧尼全部都不好意思。 打这以后,寺院到中午之时,都会安排一个人值班。以免有香客进来都不见人影。 此刻,张碧柳听见美髯僧问,忙解释道:“你是说住了多少尼众是吧?住了四个。是呀,她们每天都是一齐午休的。这寺院小,这时又是没香客来往的时候。而且平时来这里面的信众香客也比较少……” “哦,”美髯僧点了点头。 藏僧又在对着山峦观察着,但还没忘问张碧柳:“那个观音院山门前供的两个是谁啊?” 张碧柳惊异地道:“我不知道啊,你说的是那两间小屋里供的像吧?我每天来这里我都从未注意。” 藏僧嘴里“哦”了一声,一心一意观察四周的地形了。 张碧柳感到些许惭愧,观音院山门前的两间小屋,从未仔细看过,自己天天在观音院前转来转去,居然连山门前供的是哪些前人和祖师都不知道。 而眼前这位从西藏远赴而来的僧人,他都有心关心这些问题,说明他心有前人,心有祖师,难怪他给人的第一感觉就超过一般的僧人! 一般寺院附近供奉的一些前人或祖师像,这些前人或祖师都是与该寺院有深厚渊源的。 有者荼毗于该寺院; 有者生前对该寺院作了巨大贡献; 有者是该寺院把其人当作佛教修行榜样而供奉。 有些是建舍利塔供奉,有些是另建一小屋供奉。 比如九华山一些寺院,就为某些前辈建造肉身殿而供奉,起到激励后学们的作用。 九华山的肉身菩萨也不断出现。 这种做法,表示不忘前人,是对前人的尊重,或是以前人为修行榜样。 前人之辈,后世之师。 张碧柳心悸之余,抬头望了望美髯僧。 稍顷,张碧柳打破沉默,对美髯僧说:“那等她们午休好了再上去吧。” 美髯僧微笑地应着,转过身对藏僧道:“怎么样?师弟,你可看出什么异兆没有?” 这正是: 随时随地道场所, 僧人师父圆头椭。 晏坐安寝皆修行, 前人祖辈时时佐。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喜欢仙味禅味与法味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仙味禅味与法味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苟剧情的古言虐文女七号 苏家嫡女强势归来 茅山讨债人 一笔玫瑰 穿成农家小福宝,逃荒路上被团宠了 这个农女不好惹 玄学大佬她宠夫无度 离婚後,神豪身份曝光了 性福仙路 幽幽萱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