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灵气之洁化孽镜,善恶二念俱灭除 转眼,木星的魂魄就被黑白无常带到了到地府的“孽镜台”前面。 孽镜台,是属于地府的秦广王所管辖。 孽镜台位于秦广王的殿之右首。 台高一丈,镜大十围。 围是什么意思? 一围有多大? 围,是一种单位量词。 一围,大概就是双手合抱的长度。 十围,就是十个人十双手合抱那么的长。 可见这孽镜台庞大十分。 孽镜台是干什么用的? 孽镜,是由天地灵气之洁所化而成。 即孽镜聚集着纯洁的阴阳二气。 意思是,地府中的孽镜是十分干净的一种无形的物体。 而魂魄,只要一站在孽镜台前,此清净的孽镜里就会显现出这个魂魄生前的种种恶行。 因为,孽镜是纯洁的阴阳二气。 当这种十分纯洁的阴阳二气,碰上人的魂魄二气,就会摄显出,人生前的种种不好的行径来。 就像我们凡尘俗人的镜子,它不是由天地的阴阳二气所形成,它也能照出凡尘俗人的相貌的所有。 只是,地府中的孽镜,所照的是魂魄生前的一些人所不曾见过的恶行与善行。而凡尘俗人的镜子,所照的是镜前人当时的状态。 孽镜能照魂魄的过往,这并非孽镜台厉害。而是人自己所造作的业力作用,显现而已。 因为人也是有灵性的。 人的罪行越多,人的灵性就越少。 人的灵性越少,其魂魄站在孽镜台前,所显现出来的恶行恶念相应的就越多。 故而,现实世界中,做多了坏事,其人的灵性就会被磨灭。 人的坏念头产生满溢,其人的灵性就会跑光。 这就是负能量。 当一个人的负能量爆棚,其人也没有什么用了。 所以,这就是世人都会认为,做坏事行恶事的人,给人的感觉好像很蠢一样的原因。 “恶贯满盈”就是这个意思。 其人作恶多端,其人的灵性,就被自身磨没了。 当一个人没有了丝毫灵性时,就是其人倒霉的时候到了。 “做恶事,会得报应。”这一句话也是这个意思。 这种报应,不是别人给其人的。 而是其人恶事做得太满了,其人自身的灵性,被其自身挤没了。其人自身灵性全无,头脑就不聪明,所以其人就很容易被抓住。 因此,有那么一句:“孽镜台前无好人。” 那么,好人哪里去了? 好人的心,是善的。 善的心是纯洁的,纯洁的灵魂碰上纯洁的阴阳二气之镜,其镜面清明一片,所以显现不出好人的过往。 因而,孽镜台,亦名业镜台。 一切,唯心所造而已。 这些,并没有所谓的秘密而言。 阎浮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阎浮,就是指我们这个世间。 我们这个世间的每一个人,不论是起一份心,还是动一个念,都是在造作业力,都是造作罪行。 是以,人需修行,断除自身的贪行,去掉自身的贪念,消除自身的嗔恨,灭掉自身的焚火。 那样,死后的魂魄,于业镜台前,才显现不出罪业。 业镜台前没有显现出罪业,就无需到地府去受刑。 就可直接投生于善处,第二世轮转于善家,少受罪苦; 或是,直接投生于天人,去享天福。 若然,有修学佛行修得很好者,还可直接往生净土,进入净土佛国,以后修行成佛! 阎浮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此处的举心动念,亦包括善念。 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做了善事,老想着自己行了善,这种动了善念的念头,亦是业,亦是罪。 意思就是:一个人自身只管去行善,而不要有行善的念头。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若然,一个人对俗世的一切事情,都去除了大大小小的贪念。 却唯独,没有断除贪念佛经的念头。 此种贪佛经之念,亦是业,亦是罪。 意即:不能有任何的善的与恶的念头。 再比如,某人捐了几所希望学校,心里老想着,自己是大善人,做了大善事,此种有善于心之念,亦是业,亦是罪。 意即:自身捐了希望学校,尔后,不落于心。 因此,修行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假如修学佛行有那么容易的话,那也就没有那么多业障凡夫了。 假如去除内心的念头有那么容易的话,那人人早就入涅盘之境了!喜欢仙味禅味与法味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仙味禅味与法味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