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当时的南越遗民大多依然对北燕人心怀怨恨,对他们充满了猜忌与不信任,更不愿意为敌国效劳,根本没有人愿意参与其中,淳于朔便想到了一直跟在他身边好学又勤勉的尤欢与仇惠君,开始鼓励他们两人去参加科举进仕,希望能以他们两人为桥梁去沟通两国百姓。
尤欢一直以来等的就是这个机会,所以得了淳于朔的建议后没有丝毫的犹豫,很快就专心投入了备考中,而那时的仇惠君却陷入了纠结之中。
淳于朔救了他,又给了他容身之所这的确是不争的事实,他理应用一生去报答他,可自己的国家是被他的国家所灭,他的氏族也是将自己的家人害死的罪魁祸首,他无法接受自己要去为敌国、为仇人效力。
尤欢满心希望他能和自己一起参与到复仇的计划中,所以尽力劝过他,可是没能成功,后来是已经贵为天子的淳于朔纡尊降贵地亲自来开导他才解开了心结。
他记得那时淳于朔是这么跟他说的:“我想让你来做官,不是让你为我所用,是让你能有机会亲自参与重建自己的故乡,是让你可以帮助曾经和你一样因战争流离失所的同胞,是让你防止其他人再和你一样受战争之苦。”
两人于是便留在了淳于朔曾经的王府中学习,两年后便双双中第,然后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地从地方小官爬到朝堂之上,站在了淳于朔的面前。
在当时淳于朔的心里仇惠君和尤欢大概是他最为信任的两个人,以至于他不仅许了两人高位,后来还让自己的长子娶了尤欢的女儿为妃,两个人也的确一直尽心辅佐他直到他离世。
然而淳于朔到死也想不到的是,他所信任的尤欢自始至终想的都是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实现自己的复国大业,待在他身边的每一天都在算计离那一天还有多远的距离,就连女儿也是从小被灌输着复仇的思想长大进入王府的。
“不知不觉竟然已经在他们淳于氏的手下屈居四十余年了,如今复仇的愿望终于要实现了。”
尤欢抚了抚已经有些凉了的茶盏淡淡道,他的言语中满是大仇将报的释然。
仇惠君听闻一惊,他一早就知道尤欢复国的心思,所以比旁人更关注朝中的势力情况,只是心里潜意识也希望旧国能复辟才一直旁观不作为,想着总归以他目前掌握的势力来说还不足以谋反篡位,只要他不会生出以武力来强夺的念头便继续观望。
在早晨突然收到淳于彦的联络让他尽快掌握兵权时,他意识到了尤欢极有可能要用极端的方法强行夺权,虽不知他为何要这么匆匆忙忙地行动,但也赶紧通知了淳于烨,谁知还没来得及做何布置,尤欢便自己找上门来了。
仇惠君知道此时已经来不及阻止他了,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地劝说道:“大燕如今可以说已经完全在你的掌控之下了,大燕的皇太后是你的女儿,坐在龙椅上的人也是你的亲外孙,你尽可以把所有官员都换成旧时南越人,也可以让进入后宫的妃嫔全是曾经南越的子民,让他们生下的孩子都是南越的血脉,当真还有复国的必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