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速度与能源(1 / 1)

按理说,在这儿进入智能时代的生产力爆发增长阶段过后, 莫道就应该再进入冬眠,直接抵达智能时代的生产力巅峰时期。 只是不同于之前, 即便他再次冬眠二十年,三十年,其实也没多大意义了。 如果在远航相关的技术没有新的突破,在没有在智能时代往下,再进入更下一个时代可能的情况下, 他再次冬眠到二十年后,也依旧对于实现远航目标这件事情提供不了更多新的帮助, 他需要的,是在现有技术基础上,更新的,关键的技术突破。 即便智能时代,遂古强人工智能能够对研究提供一些辅助, 但新的,跨时代的技术也没办法短时间内凭空诞生。 或许在智能时代进入巅峰过后, 在经过较为漫长的时间,这个世界依旧能够慢慢再诞生一些更进一步的,关于远航的跨时代技术,将人类文明推向新的高峰。 大多数时候的技术突破,本来就是一个个小突破积累起来,最终实现一个大的突破。 莫道带着求索研究院在科技发展这条道路上横冲直撞的模样,才是特定条件下的偶然。 只是再往下,太漫长的时间,即便是加上人体冬眠,莫道也没有那么多时间。 只能尽可能缩短,一些新的,关于远航的,跨时代技术的诞生时间。 …… 在目前, 对于求索研究院来说,对于莫道来说, 要想实现抵达比邻星的远航,最首要的问题,依旧是飞船推进速度。 即便是在之前那一世最巅峰时代的电推进系统已经在这一世诞生, 但对于所需要跨越的距离来说,目前的电推进发动机能够推动一艘大型飞船达到的极限速度依旧堪比龟速。 曾经那一世星辰号抵达的,最远距地八百多个天文单位的距离, 换算一下,大概是0.013光年,对比起前往比邻星3.43光年往上的总航程距离,可以说都未曾伤到皮毛。 考虑到一艘跨时代远航飞船建造所需要的时间,技术研究的时间, 莫道想要在这一世想要实现远航比邻星的目标,最好将整个航行过程的时间,控制在五十年以内。 再考虑到飞船加速减速可能需要花费的,相对漫长的时间。 这艘远航飞船的巅峰速度,可能需要到百分之八光速往上。 都不用先考虑怎么实现一个这样的推进系统, 就是这个推进速度本身,都会再带来无数新的问题。 这样一个夸张的速度下,相对应效应都已经会变得相当明显。 如何保证在这样一个速度下,远航飞船自身的安全都是一个问题, 这个速度下,飞船想做出什么机动,基本是不可能了。 虽然飞船就这么直直的朝着比邻星方向飞去,按宇宙的空旷程度,可能也不会撞到什么东西。 但这也相当于是在闭着眼睛,以百分之八光速的速度狂奔, 持续几十年的情况下,风险依旧存在。 哪怕是什么微小的陨石,以百分之八的相对速度和飞船亲密接触一下,会发生什么后果都只能祈祷。 这就给飞船的远距离探测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必须在宇宙空间中都足够远的距离下,借由远距离探测系统收集到的数据,提前完成飞船的路径规划。 甚至最好有一条笔直的路线,从太阳系一直划到比邻星,减少航行过程中的任何变向和加减数。 而再回到推进系统本身的实现, 即便是这个时代,真正意义上的无工质发动机依旧是不存在的。 现在求索研究院最先进的电推进系统,在宇宙中进行飞船的加减速时,依旧需要对外抛射工质。 而想要将一艘远航飞船,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加速到光速的百分之八, 究竟需要在整个加速过程中,消耗多少工质……这些工质也是需要携带在飞船上,也是有质量的。 可以说, 只要想深入下去,这即便是对于莫道来说,都依旧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 …… 61年, 在之前一世最巅峰状态的电推进发动机实现过后, 莫道也没有停下电推进发动机的研究。 只是再领着求索研究院相关研究团队, 在电推进发动机的突破上,做着更新的尝试。 一直到65年, 求索研究院诞生了室温-6型的电推进发动机, 单个电推进发动机的推进速度,载重能力,相比于之前那一款电推进发动机,提升了大概百分之十。 同样推进速度下的工质消耗比例,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 对于, 求索研究院的相关领域研究员来说,这已经是相当巨大的突破了。 只是对于莫道来说,这点推进速度的增加,还是有些杯水车薪。 …… 此外,在主持着更加强大电推进发动机研究的同时, 莫道也没有放下其他同样关键领域的一些研究。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推进速度之外, 想要实现远航,其次的问题,就是能源问题。 这是和电推进系统捆绑在一起的问题。 一个强大的电推进系统,必然需要更加强大的能源来支撑。 在需要避免航行途中多次加减速的情况下, 整趟航程中也很难得到能源物资的补充。 对于此刻人类绝大多数生产活动来说, 氦3反应堆都已经绰绰有余, 但放在这艘想要较短时间内实现远航飞船上, 氦3反应堆的能量密度可能还是不够。 那么, 就必然需要莫道和求索研究院在能源技术上再做出突破, 比如,拿出下一代的核聚变技术, 比如,重核聚变。 只是,更高的能量密度,也需要更加苛刻的反应条件。 即便是莫道亲自参与, 即便莫道的思维能力在累世重来中,一世世每一世都被增强, 到此刻已经很难对比到了怎么样一个夸张的程度。 求索研究院相关领域团队,对于这第三代核聚变技术的研究,依旧是进展缓慢。 不同于最初莫道实现氘氚聚变时,至少还有一些研究基础, 从第二代的氦3聚变到第三代的重核聚变技术,中间跨越的幅度还是有些大了, 或许有很多前置技术,或者说前提条件,材料需求都未曾满足。 …… 当然,虽然更进一步的技术研究缓慢,但也没有影响到已经诞生的技术,强人工智能遂古智能持续推动着之前求索研究院对地外太阳系的规划落实。 65年, 在滚雪球一般的生产力增长的情况下, 距地最远的工业中心,海卫一工业星建造所需的设备, 供应主力,开始从月面工业中心,往着环火星工业集群偏移。 在遂古的作用下,火星工业集群已经建成相当规模, 依赖于火星和小行星带,以及周边其他行星的资源, 火星工业集群已经开始能够完成一些智能工业设备的独立建造, 并将其再运往海卫一。喜欢无限人生:被困在了一生的时间里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无限人生:被困在了一生的时间里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我的能力太常见啦 异之理 女总裁的上门女婿 乌鸦给了我一双眼 恋爱攻略小竹马自我攻略 母子 重生只为傲娇青梅,谁管你系不系统的? 外科教父 够野 more,more,n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