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日常 三十晚上这顿饭就是把中午的饭菜热一下,一家人简单吃一口。 剩下的时间就是等着守岁,两个妈依然是拿着扑克抽十二月,年轻人弄在一起打扑克,小崽子们拎着李老爷子给他们做的灯笼跑出去放鞭炮。 临近十二点,抗美和白小白在厨房煮饺子,长海和李老四在院子里放鞭,鞭炮放完饺子也盛上桌。四个小崽子从外面嗷嗷叫的跑回来,趴在地上就给李老爷子磕头拜年。 长海提前就做了预演,家里没有合适的铁盆,长海把单位平时用的铜锣给拿回来放在地上。 小乐乐先开始,跪在地上一通吉祥话说完,脑袋咣咣咣的磕在铜锣上,声音那叫一个响。 给李老爷子看的一个劲儿的“哎呦呦,哎呦呦”的让他们赶紧停下,等四个小崽子磕完,老爷子把他们搂在怀里,挨个给揉脑门。 老头给的红包不小,四个小崽子每人一块钱,反正是家里人给他们的压岁钱都够他们大半年买糖吃的。李老四给的红包最大,红红和乐乐每人五块,东升三块,小瑶瑶一块钱,这个小丫头还不会花钱。 年就这样过了,大年初一,长海还在厂里值班,三十晚上拜完年他就去厂里换陈凯值班。 本想着往家里挂个电话让援朝和孙小欠过来陪他,结果家里的电话就是打不通。 能打通才怪呢,初一一大早,给李老爷子挂电话拜年的就没断过,老爷子嫌烦,一剪子给电话线剪断了。 用老爷子的话讲“一个个虚头巴脑的,有那个心平时都不见个影,过个年还挂个电话拜年,给你们扬巴的” 其实剪断了也没关系,家里还有一部专线电话,这部电话才是老爷子在乎的一些人知道的。 但是老爷子对大年初一能过来看他的人却很热情。 王尚友和李老四站在门口成了办事情的执宾,来看老头的人还真不少,确实得有人接待,这波没走下波又来了,不能让人干等着,王尚友和李老四就在前院陪着,看到上一波人走了,再把屋里的人给带到老头后院的屋里。 李老爷子定了个规矩,拿来的礼品一律不收,要不然就别来,李老四看着他们带来的东西都流哈喇子。 闹闹哄哄的过了大年初三,厂矿开始上班,一切秩序又恢复到正常状态。 过完正月十五,二货三人组又跑了一趟牙林,这次的海货带的不多,一是刚过完年,孙叔还有林业局需求量都不大,再一个苏爷他们村的存货也不多。 姜喜军心急火燎的等着长海他们过来,年前他就得到信儿,说山里有一个地方发现一个地仓子,里面有黑瞎子。 二货三人组还有孙叔跟着姜喜军就去了山里,结果找到地方,除了一地的血迹还有一杆被砸碎的“水连珠”枪以外,剩下的啥也没有。 五个人悻悻而归,但是也没空手,得利得宝带着两只崽子,一路上野兔跟山鸡就抓了好几只,孙叔遛套子还弄了一只傻狍子一只獾子。 回家一打听才知道,刚过完十五,就有一帮子“二把刀”猎手一起进山打围,结果碰上这个地仓子,仓子里不是一只黑瞎子,而是一窝黑瞎子。 两只大的不算,那只小的黑瞎子都有二百三四十斤,这帮人当时就麻了抓,有跑的,有开完枪就上树的,还有吓得当时就尿裤裆里不会动弹的。 最后三只黑瞎子全身而退,这帮“二把刀”两死四伤。消息这时候才传到镇里。 姜喜军觉得太可惜了,三只黑瞎子,可值不少钱的!孙叔却说“拉倒吧,咱们去还不知道咋回事儿呢!咱们没赶上也许是好事呢,军子,现在你家生活也不差,可别逞能,稳稳当当的过日子比啥都强” 长海也觉得孙叔说的对,三只黑瞎子,就算山君老虎碰上都得绕道走,就算他们家伙事儿厉害,经验丰富,一旦出现个一差二错,后果不堪设想! 这次出完差,二货三人组就算完成任务了,平时就是处里的日常工作,巡巡逻,去料场还有他们厂里自己的铁道线管理管理。或者跑跑短途,再就没啥事儿。 过完年天气升温很快,清明前后山上就见嫩芽发了出来。 李老爷子还有两个妈嫌院子太大,最好种一些树啥的。 平时李老爷子在院子里开了一小块地,种一些小葱,香菜,茄子辣椒啥的,平时伺候到不算费劲,就是上肥的味道让人受不了,还有家里小崽子多,再加上窝头和馒头还有两只小雪貂一起跟着祸祸,还不如不种。 老爷子说的树是那种长成的,弄回来种上既美观又省事儿。 长海在空间里弄了一颗苹果树,一颗梨树还有四颗葡萄藤子,但是两个院子太大,还是有点空,苏爷拿来两颗山樱桃树还有一颗海棠,才略显差不多。 这天孙小欠急三火四的跑回来找长海。 “小海!跟李处说说,咱们去一趟砬子沟林场呗,刚才车队小胡说砬子沟林场一个工人抠了一颗百年人参,值老鼻子钱啦!” 长海最看不上他这不值钱的样子,你孙小欠现在是差钱的人吗?还值老鼻子钱啦。 援朝听的也来了兴趣,过来鼓动长海,陈凯也说“小海,你就去一趟吧,反正也没啥事儿,真要是弄到,分老哥我一根须子就行,省得你嫂子成天看我不顺眼” 孙小欠在旁边拉着陈凯就往他自己的换衣柜走,给陈凯抓了两大把“嗷嗷叫”草,然后跟陈凯吹这玩意儿的好处。 陈凯还真信。孙小欠每次去牙林,不是跟孙叔淘换这个玩意儿就是找姜喜军要。 长海琢磨一下觉得可以去一趟,空间里也该换换花样。 跟李焕新说完,李处长痛快的就答应了,不为别的,上次的野猪肉还有鹿肉,以及单独给他的山鸡兔子,处里食堂吃的挺香。 二货三人组在家里准备两天,过完清明才出发,主要是老爷子让长海清明给他爹上完坟再走。 这一点老爷子始终是记挂着,大小祭拜的日子老爷子都会提醒家里人去。 长海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应该姓李,他爹是不是老爷子当年遗失的亲儿子。喜欢五,六十年代我在东北上山下海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五,六十年代我在东北上山下海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