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建桐一脸艳羡,“晴子,你这朋友,可真够意思的,这么好的房子,说给你住就给你住了。”我啥时候能在市里住上一宿呀! 三梓晴把热水倒在他们面前,揶揄道:“你要是喜欢,那就多留两晚,体验体验?” 这话一出,三建桐眼里立刻露出了心动的神色,但是似乎又想到了什么,蔫了,悻悻道:“那可算了,家里还等着我把猪苗带回去呢!” 而且,地里的活还等着他回去干呢! 要是真在市里停留了,家里吃饭该发愁了。 三梓平拍了拍他肩膀,噗呲笑了,“桐哥,瞧你这怂样!在小辈面前,咱能不能有志气点。自己拼一个不行吗?” 三梓晴学着硬汉口吻,正气凛然道:“就是!桐哥,你应该说,住别人的房子算是咋回事!我,三建桐,不屑!我要住,也是要住那宽敞亮堂的金砖大瓦房,还是我自己用双手拼出来的,我住的舒坦,住的舒心!” “好!”小海和阿满拍手大声喝彩。 三建桐也有野心,可是也知道自己的局限性在哪,因此,苦笑一下,道:“拼!一定拼!” 三梓晴看出他心里难言的苦涩,建议道:“桐哥,如果你信我!这次回去,多养一头猪,你家孩子多,割猪草有人。 这猪你养下来了,保准你三年后,也能住的上青砖大瓦房。如果咱有路子,买得起红砖和水泥,就是楼房咱都能住的。” 她这话不是吹嘘的,这猪苗是农场出品,保准精品,跟现在的本土猪有很大的差别。 本土猪要养出栏,需要花一年多两年时间,才能养到两百多斤,可是农场出品的,用不了这么长时间。 她专门计算过了,要达到农场的出栏条件,不打激素,这猪也只要五个月时间而已。 如果是换到了现实里,养一年,不说三四百斤了,就是两百斤,也是能够得着的。 按照现在生猪的价格在七毛一斤来算,一头猪,两百斤,也能卖个一百四,那养两头,也能卖个两百八。 按照大家现在的生活水平来算,一家十几二十口人,一年都花不到一百块钱。 要这么养下去,不出三年,溪山村的每户人家,铁定都能人人挣出五间青砖大瓦房 。 养个五年,能顿顿吃白面馒头,大米饭。 只是,为难的是,明年冬季开始,就要迎来三年天灾,天灾过后,又是乌云密布,这大瓦房,还不知道要推迟多少年才能出来。 三建桐紧紧凝视三梓晴的眼睛,被她眼里的笃定所折服,最后咬咬牙拍案定下。 “养!养三头!反正不要粮食!就是花点力气而已,力气,我有的是!” 三梓晴拍手叫好,鼓励道:“好!桐哥,有魄力!放心,越努力越幸运,桐哥,你的付出上天都看在眼里,不会让你失望的!” 她转头看向阿满和小海,“你们也是,要跟你们桐叔学习,勇于挑战。” “是!”阿满和小海双眸明亮,响亮应答。 三梓平整个过程都不怎么开口说话,但是都有在认真听讲,还暗暗把这些话记在心里,想着回去以后,要把这些话说给媳妇儿和孩子听,让她们也跟着学一学。 打了鸡血的三建桐此时再也坐不住了,就急着要看能让自己发家致富的猪苗苗。 他如此积极是一件好事,三梓晴自然不会在这节骨眼上泼他冷水。 看着两屋子里健康活泼,格外喜人的粉色猪苗苗,大家很是高兴,甚至还上手去摸了摸。 感受着手上猪苗苗那有力的蹬腿和尖锐中气的嗷叫,四人都笑开了花,发出了爽朗的笑声。 看到所有的猪苗苗都没有不适,三梓晴也是狠狠地松了一口气。 从把猪苗从农场里转移出来的时候,她还是挺担心的,担心环境的变化会让它们生病甚至死亡,如今来看,还算不错。 不过,现在时间太短,还得再看看。 只是,她觉得问题应该不会太大,因为她从年前就开始注意,安排这事了。 所以,这批猪苗和农场里的其他猪是不同的。 不仅是居住温度,湿气的不同,还有吃食上,也有很大的变化。 它们在三梓晴的特地安排下,从出生开始就完全是按照溪山村的环境模拟下长大。 这个过程无疑是残酷的,其中损耗可见一般。 三梓平:“行了,时间也差不多了,咱们该回村里了,大家把猪苗苗弄笼子里去,搬上车。” “平哥,别急!我还没说完呢!”三梓晴哭笑不得地把人拦住了。 “大家过来这边,我跟大家说个事,这事很重要,不能忽视了,不然,容易造成猪苗苗死亡。” 听到这话,大家都立马凑了过来。 三梓晴拍了拍身旁的麻包袋,表情十分肃正。 “咱们人,换了个地方住,都会难受焦虑不安,猪也是一样,但是咱们好歹会说话,能表达,可是它们想说,咱们也听不懂,就容易死掉了。 所以,咱们只能把这猪苗苗往祖宗方向伺候好了。除了猪窝要弄得干净舒爽,还要把吃食给伺候好了。 这个,是这些猪苗苗现在的饭,一种特制的猪饲料,咱们也要带上,每天在猪苗苗的食物里放一点,等猪苗苗住好了,认窝了,咱们再慢慢减数。等这些吃完了,也就不用这么精细照顾了。所以,咱们还得把这个给带上。” 三建桐抓了一把放到鼻子下闻,发现味道还挺清新,“晴子,这味道闻着还挺好闻的,这里头是啥?” “这里头东西还挺多,有麦壳稻壳打磨的粉,有青草晒干打的粉,还有其他很多东西,反正,这玩意儿价格有点贵,但也对猪苗苗好,大家只需要知道这个就行了。好了,咱们把东西搬上车吧!” 听到模糊的解释,大家虽然仍心存疑惑,可还是照做了。 面对她不跟着大家一起回村,虽然不理解,可还是放任了。 离开之前,小海想起刚才的事,有心向他梓晴姑姑了解一下,可是看大家都着急回村,他也就按捺住了。 三梓晴把人送走了以后,也跟着离开了金阳市。 她也没去哪,而是坐火车去了隔壁省城,依葫芦画瓢,直接把准备好的种子给散了出去。喜欢五零姑姑有农场,养娃搞事两不误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五零姑姑有农场,养娃搞事两不误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