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主要是借着李云龙成亲,也让乡亲们跟着,一起乐呵乐呵就行了。 哪有让自己同志给自己同志磕一个的,那可就有点过分了,说不定这事就会让谁惦记上。 还是咱们老师长有办法,他说道:“咱们的队伍,就是在红色政权领导下的,一支红色武装。 它代表的是,一个打碎旧时代枷锁,建立一个新秩序、新世界的政权。 那咱们也来一个新事新办,几天就不磕头了,咱们改成敬礼怎么样? 你们俩一个是我军的师长,一个是当地的武装部的副部长,都是人民的子弟兵。 那你们这一拜天地的话,就给绘着镰刀斧头的红旗,敬一个军礼。” 二拜高堂的话,我和杨秀山同志,都是部队的人,可以接受你们的敬礼。 这夫妻对拜么,你们俩个是磕头、鞠躬还是敬礼,我们可就不管了,你们俩个自己商量着来。” 这个拜堂仪式非常的新颖,赵家峪的乡亲们觉悟也高,都对这个提议表示欢迎。 一对儿新人的婚礼仪式,终于于晚六时开始了。 做为今天司仪的宋温暖,也开始整活了。 “一拜天地天地宽, 一杆红旗迎面来。 一对新人迎旗拜, 革命军人结良缘! 有请我们的今天成亲的新人,李云龙杨秀芹同志。 一拜党旗来宣誓,从此对党忠诚、不抛弃不放弃。” “唰!” “对党忠诚,不离不弃!” 宋温暖这几句话说的太燃了,大家又是面对着,绣着镰刀斧头的红旗。 所有部队的同志都起立敬礼,他们一起喊出来了,“对党忠诚不离不弃”的话来。 李云龙也是一个苦命人,后来参加了农民暴动,当上了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 他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对党的感情,也是非常的深厚。 他俩立刻给红色党旗敬礼宣誓,李云龙抹了眼角,杨秀芹也是肩膀抖动。 宋温暖心想:这首贺词是他以前在番茄网上看到的。 那是一个叫做,《爱说相声的左心房》的作者写的。 他一直觉得这首贺诗写的不错,所以也就记了下来,没想到今天还真用上了。 宋温暖:“二位新人二拜高堂! 家中长辈堂前坐, 一对新人上前来。 先敬茶来后敬礼, 从此便是一家人。” “好!” 大家听宋温暖整的词还挺新鲜,立刻都是大声的喝彩。 然后两人就是奉茶改口敬礼,大家都是军人,老师长和杨旅长同时站起来,也给二位新人同志回礼。 盖着盖头的秀芹还好说,反正她也看不清楚外面。 面对老师长的回敬军礼,弄得李云龙倒是有点不好意思了。 等老师长和杨秀山喝完了茶,新人的礼也敬过了,都等着宋温暖接着说。 没想到宋温暖不但不往下说,还跟两个人挤眉弄眼的。 杨秀山的年纪轻,他干脆直接问出来了。 “怎么了宋司令,你倒是接着往下说啊!下面还有夫妻对拜呢。” 宋温暖用三根手指一撮,说道:“你是茶也喝了,礼也给你敬过了。 就连大舅哥也朝你喊完了,可是你们俩个的红包,还没有给他们俩哥呢。” 老师长和杨秀山对视了一眼,心里都说了一声坏了。 但凡老革命的口袋里有钱,也全部都拿了出来,补充给部队和乡亲们了。 现在他们的身上,哪有什么现钱呀。 还是旅部首长心思活泛有办法,他从兜里掏出了两张边区票。 然后又从身边的柱子上,撕下来了两张红纸。 把两张边区票拿红纸一裹,就塞进了老师长和杨秀山的手里。 老李的眼睛尖,他扫上一眼就知道上面的面额不大。 那绝对是发行过的最小面额,勉强能在陕北,和老乡们换五颗花生,或者是俩个大红枣。 这还是旅部首长,前两天去陕北述职的时候,买东西剩下的。 边区票的面值虽然不大,可是一直也没舍得丢掉。 他一直放在兜里,没想到今天这个特殊情况,还就用上了。 可是看着李云龙微翘的嘴角,旅长就知道他嫌弃面额太低。 大旅长心想你李云龙还敢看不上,他的眼睛一瞪,李云龙立刻就老实了。 “夫妻对拜情谊满, 百年好合花更开。 开枝散叶儿女全, 革命家庭向阳来。” 夫妻对拜也是相互之间的敬礼,本来宋温暖想过来捣乱,让李云龙给秀琴磕一个。 奈何赵政委在边上盯着他呢,一看宋温暖和任九哥动了,立刻就是一个眼色过去。 魏大勇和段鹏一左一右的挡了过去,逼得宋温暖两个人,只能望洋兴叹,不敢动弹丝毫。 宋温暖一声礼成仪式结束,新娘也送回了洞房。 后面的事情简单,自然是陪着乡亲们,一起吃吃喝喝了。 真到了闹他俩洞房的环节,大家反而都老实了。 一个是老师长在,大家自然要悠着点。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再一个,秀芹可是宋温暖异父异母的亲妹妹。 不给李云龙面子,也得给宋温暖一个面子不是。 魏大勇和段鹏怕有人来听墙根,还要留下来守着,结果被赵政委给轰走了。 这两位可都是练武之人,那耳朵可是敏感的很。 让他俩在新房外面把守,跟派他俩现场直播有什么区别,必须直接轰走。 这场抗战中的革命婚礼,举办的那是极其顺利。 可让宋温暖没有想到的是,这次婚礼的形式和贺词,表现得极其的出彩。 竟然已经悄然的,在根据地里面流行了起来。 第二天一大早,为了避免李云龙他们小两口尴尬老师长和大旅长都回原住地了。 他们能为了李云龙出来一天,已经很不容易了。 还要回去主持下一阶段的秋收工作,和难民的安置工作。 现在的小鬼子,越来越丧心病狂了。 他们在河南旱灾最严重的地区,派出日军放火烧屋,强迫农民出走。 他们趁着秋收粮食下来之前,疯狂的把灾民往西边赶。 想在这个青黄不接的时候,让灾民消耗掉根据地的粮食。 挤爆红色政权和甘南势力的,政治和经济信誉。 宋温暖表示,灾民来多少我要多少,这都是可以换取积分的大公德,他必须收下。 由于往西来的人数太多,甘肃和陕北能住人的地方也不多了。 没有办法,宋温暖也只能派出部队,护送他们进入了陕西战区的国统区。 宋温暖、任、周他们三个人,是凌晨三点出发的。 就在天还没有亮的时候,他们乘坐的“空中三蹦子”,已经过了黄河,直奔潼关而去。 现在的潼关,已经是甘南军事势力的实际控制区。 现在以陪都第一军为主的,整个第十战区的国军部队,都被宋温暖隔绝到了关外。喜欢我真是来抗日的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我真是来抗日的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