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40章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连战连败,损兵折将,终究是让联军内部不少人失去了信心。
这要是把麾下的兵马给打没了,就算最终联军能取得胜利,对他们又有什么好处呢?
恐怕真到了那个时候,别说好处,地盘估计都得被别人吞个一干二净。
联军内部有这种想法的人很多,刘岱绝不是唯一的一个,只不过他是第一个跳出来闹的人罢了。
曹操知道,若不好好安抚,接下来闹着要散伙的人恐怕会更多。
所以他不得不极力劝说刘岱留下:“公山兄,陈留与虎牢关不过搁着一個酸枣县,而且无险可守。如今的局势,王景独霸关中,联军里谁都可以撤兵,唯独你这个兖州刺史不能撤啊。”
“这……好吧,我权当是看在孟德你的面子上。”
刘岱想了想,还真有点慌,万一联军真的散伙了,王景想要扩张地盘,还不是第一个出来攻打自己?
他认真琢磨了一下,觉得还是先借刀杀人好了。
联军又一次散伙危机被曹操化解,随即他与袁绍集结联军主力,打算利用兵力优势,不计代价一鼓作气强行攻破虎牢关,以免夜长梦多。
汜水东畔,大军云集。
王景登上城楼,向东远眺,以望气术观测联军之气数。
只见天眼一开,入目所及之处,皆为人山人海,遮天蔽日的旌旗成为了兵煞凝聚的节点,彼此勾连,形成了一个覆盖方圆百里之地的巨大军阵。
阵中五气流转,三才齐备,下接地气,上应天时,使得联军的气数连成一片,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可当王景定睛细看之后,还是发现联军之势看似盛大,实则是被强行聚合起来的,一旦遭受强大的外力冲击,内部必然会四分五裂,分崩离析。
“果然是纸老虎啊。”
“什么纸老虎?”
此时荀攸也一同登上谯楼,登高望远,观察敌情。
他站在王景身边,默运思能之力,观测敌军阵势之后,便肃声对王景说道:“主公,联军人数虽众,战力却是参差不齐。十八路诸侯之中,袁术与孙坚这两路已经被我军击退,西凉西凉马腾、辽东公孙瓒等不过是来凑数的,剩下的十四路诸侯之中,仅有袁绍和曹操有指挥作战的经验,余者皆不足为虑。”
王景也看出来了,除了袁绍和曹操手下的士兵队形还算严谨之外,气数还算强盛之外,其他诸侯的士兵基本上就是民壮和乡勇,超过半数以上的士兵根本就不配称之为“士兵”,只能算是杂兵。
反应到气数上,就是士气低落,军心不凝,难以形成虎之气象。
比如兖州刺史刘岱麾下的士卒,不仅兵器铠甲都不齐全,甚至就连基本的军事训练都没有,站个队都乱哄哄的,比之王景曾经在豫州见到过的黄巾军都远远不如,毕竟当时汝南黄巾的战斗力还是挺彪悍的。
而刘岱麾下的士卒,则是给人一种软绵绵的感觉。
“主公,袁绍军居于左翼,应该是进攻主力,与位于右翼的曹操军彼此策应,袁绍和曹操也明白联军自身的劣势,所以分别统领几路诸侯的兵马,对我军形成夹击的态势,以此来扬长避短,发挥自身兵力优势。”
荀攸拿出地图,开始比划。
而袁绍和曹操,他们所统领的部队,在地图上化作了两个巨大的红色箭头,一南一北夹击着虎牢关。
王景只是看上一眼,顿时明白了这么排兵布阵的好处:“借助阵法将联军的士气和军心糅合成一个整体,再以强兵为先锋,如此一来,就可无限制地利用兵煞来发动战法了。”
兵家神通,罡气强化自身,煞气杀伤敌人。
因此大多数的战法都需要消耗兵煞才能发动,而兵煞的力量本质上是集众而得的思能之力,所以人数越多,兵煞也就越多。
袁绍和曹操的排兵布阵,明显是拿刘岱等人的弱旅来当自身主力部队的充电宝了,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联军的兵力优势。
荀攸建议道:“此战我军只需消灭袁绍和曹操的部曲,其余各路诸侯的部曲就不战自溃。”
三国历史上的荀攸,可是曹操的谋主,一手主导了官渡之战的胜利。
而白马之围中,关二爷能斩颜良、文丑,背后也是荀攸在背后出谋献策,用计设局。
“想来公达已经拟定好战策了吧?”
王景笑着看向荀攸。
而荀攸也是自得一笑,开始指着地图述说他的布局思路:“此战关键,在于吸引联军主力来攻,我军中军主力坚守门户,然后派遣一支轻骑部队绕开正面,迂回包抄至敌军侧后,发动奇袭,制造混乱。”
计策并不复杂,但却十分针对联军的弱点。
王景听得连连点头:“兵法之要,首在军心凝聚,一旦军心大乱,兵煞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公达的这一招,真可谓是釜底抽薪啊。”
荀攸这一手,是想要直接斩断联军后阵与前阵的连接,让后方弱旅的兵煞之力无法向前锋输送,从而削弱袁绍和曹操所部主力的战斗力。
计策自然是极好的,但李儒却对此提出了疑问:“袁绍和曹操都是知兵之人,他们兵分两路,只要一路不过来,这个计策就无法成功。想要请君入瓮,我们还缺一个足够份量的诱饵。”
王景闻言,洒然一笑:“除了我,还有什么诱饵能同时钓上袁本初和曹孟德这两条大鱼?”
李儒闻言大惊失色,连忙出声劝说起来:“主公不可以身犯险!若有差池,北军群龙无首,回天乏术啊。”
“不必多言,我将亲率领主力,吸引联军来攻。”
王景自然知道其中风险,但风浪越大,鱼越贵,
北军可没有联军那么大的家底,跟联军耗下去是死路一条,太原王氏是世家不假,可实力远不及汝南袁氏和弘农杨氏这样的超一流名门。
要是被对手不断放血,先死的一定是自己。
所以王景才需要速战速决,一战而定乾坤。
决定亲自去当诱饵之后,王景又叫来吕布,吩咐道:“奉先,我将一千屯骑营的铁甲重骑都交给你来统率,你乘船绕行水路,在涎津港登陆后,截杀联军后路,此战胜利关键,将系于你一人之身,你可愿意担此重任?”
吕布单膝跪地,抱拳说道:“布必竭忠尽智,为主公灭尽敌寇!”
“很好。”
王景将一千屯骑营重甲骑兵集中起来,全部交由吕布指挥,加上他所率领的一千胡骑,以及原本的一千骑兵,总共四千余骑,这股关键的力量若是能运用得当的话,足以决定战局胜负。
…………
颍川,水镜山庄。
虎牢关大战将起,而此地却依旧风平浪静,只是偶尔会在书舍方向,传来几句关于天下时局的争论声。
司马徵为玄宗水象,除开精通道家之学外,还精通六经之学、兵法韬略以及奇门遁术,因此慕名而来向他拜师求学之人不少。
扫了一眼不远处徐庶正在为北军能否战胜诸侯联军而与同学激烈争执,司马徵捋了捋胡须,笑而不语。
忽然,一阵清风吹过,天驷的身影倏然而现,开口问道:“《天星命册》又有异动?”
“不错,前不久,北斗七曜中的破军星现世了。”
“是谁?”
“正如吾等此前所料,摇光破军的星命应在了孙坚身上,江东猛虎,自有气吞寰宇之运势。”
“东吴的王气果真落在孙坚的身上了?”
对此天驷并不觉得意外,毕竟所谓命运,都有是有迹可循,孙坚天资横溢,身负兵圣孙武血脉,暗地里自然得到部分兵家势力的支持,甚至早就有人暗中献上失传已久的《火之军势》神功。
就连四灵之一的神鸟朱雀也早早在孙坚身上下注,赐予其南明离火之神通。
“孙文台如今人在何处?”
“死了。”
“???”
天驷一脸愕然地看向司马徵:“死了?这如何可能?孙文台刚刚起势,气运可谓鼎盛,受到天意眷顾,谁能杀他?”“王景。”
“王景?”
得到这样一个答案,天驷不由陷入沉默,他此前一直奔波于蜀地,忙于搜寻轩箓,因此对于发生在梁县的战事并不清楚:“详细给我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