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在三国练神功 > 第101章 TNND跟我玩衣带诏是吧

第101章 TNND跟我玩衣带诏是吧(2 / 2)

荀攸也是世家出身,自然明白世家的可怕,杀人往往解决不了问题。

强如董卓,在洛阳城内大开杀戒,非但没让世家屈服,反而引来了诸侯讨董,闹得天下皆反,盘踞于州郡之内的世家和豪族,纷纷选定支持的对象,调集兵马对洛阳实行兵谏。哪怕是董卓死了,袁绍和袁术等人也拒不退兵,仍在不停地质疑着刘协继位的合法性问题,想要再次另立新君。

而历史上的曹操,不过杀了区区一个所谓的名士边让,就直接丢了陈留,被世家引来吕布这个外援,之后群起而攻,差点因此而兵败身死。

这些可都是血淋淋的借鉴,王景自然不能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小心应对。

比起董卓这种看得见的敌人,躲藏在暗中不知何时才会捅过来的软刀子显然更加可怕。但王景早就有了应对之策。

“公达,你可知世家的根基是什么?”

荀攸颔首细思,片刻之后才说:“书籍,自仓颉造字以来,世间的一切智慧和知识便有了传承,可以一代代累积,产生质变。而书籍何其昂贵?只有世家豪族才有能力收集和保存,从而让自家子弟接受最良好的教育,与普通百姓拉开本质的差距。”

古人并不愚蠢,也许见识和眼光不及后世大爆炸时代的现代人,但他们依旧十分清楚的知道了知识的重要性。

尤其是这个高武三国里,各种神功妙法,可谓是把“知识就是力量”这六个字,诠释得淋漓尽致。

谁掌握了知识,谁就掌握了力量。

谁掌握了书籍,谁就掌握了权力。

在文盲率超过九成九的古代,读过书和没读过书的,几乎可以说是两个物种。

一个目不识丁的农夫,在世家和豪族眼里,大概率就是一头能够站立的牛马罢了,甚至就“身价”而言,都未必能比得上一头耕牛。

由此可见,世家和豪族早早就认识到了书籍的重要性,因此他们往往会垄断藏书,只允许“自己人”阅读和抄录。

至于普通百姓,甚至是家境富裕一些的寒门子弟,想要接触珍贵的藏书,想要获得知识,都难如登天,甚至可以说是在做春秋大梦。

要如何打破世家和豪族对书籍的垄断呢?

造纸术的改良!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这对别人来说是难于登天之事,但对于王景而言,却是易如反掌。

王景当即吩咐了荀攸一句:“公达,明日开始搜罗工匠,都带去闲云山庄,我这次要大干一场。”

荀攸心中一惊,同时也倍感好奇:“主公可是想到了什么破局之法?”

王景双目放光,心情振奋地将活字印刷术和改良造纸术的想法告知荀攸,随后更是朗声大笑:“哈哈,此二术一出,我要把书本干到白菜价,届时我帝朝百姓家家都能买得起书,人人都能识字,世家和豪族还能继续如今日这般高高在上吗?”

荀攸狐疑地翻开书册,王景虽然总是创造奇迹,但这一次,对抗的可是世家和豪族,武力已然意义不大。

他还以为王景只是说笑,实在是想不明白这种事要如何破局。

哪料到听完了王景对活字印刷术和改良造纸术的具体想法之后,荀攸也是大受震动,心情比王景还要激烈得多:“世上竟有如此奇思妙法?如此一来,天下的读书人真是有福了,如此丰功伟绩,不下于当初的仓颉造字啊。”

说完荀攸一脸敬意地看向王景,虽然荀攸是世家出身,可他更看重个人的功业和国家的利益,并不以既得利益者自居,因此非常赞同王景的举措,认为此举一出,必可得到寒门乃至天下有识之士的支持。

尤其是儒门内部的古文经学派系,推崇的乃是孔圣人有教无类的理念,追求的并非一家一姓对知识的垄断,而是教化万民,功盖千秋。

荀攸就认为活字印刷术的推广与造纸术的改良,有利于学问的传播和发展,有助于提升人才的数量和素质,增加自身所属势力的人才底蕴。

须知文明的传承和发展,最重要的载体就是书籍,大量且廉价的书籍一旦推向民间,将会彻底颠覆现有的秩序。

其实在东汉时,就已经有蔡伦改良造纸术了,书写材料获得长足进步,比起过去用的甲骨、简牍、金石和缣帛等都要轻便和经济得多。

但是抄写书籍还是非常费工,而且只有识字的人才能进行抄录,还难免出现错漏,远远不能适应华夏文明发展的需要。

在十几年前,摹印和拓印石碑的方法也应运而生,印刷术至此有了雏形,可依旧没能彻底推广和普及知识,差了临门一脚。

历史上的活字印刷术,直到明代才广为流行,还因此而诞生了全新的文学形式——小说!

所以王景手上的活字印刷术,其实是提前了一千多年,将文明变革的钥匙带了过来,用来颠覆高高在上的世家。

不仅用上了活字泥,而且还是更加先进的铅活字!

直接越过了唐宋时代的雕版印刷时代!

哪怕是向来镇定自若的荀攸,也对王景惊为天人,被王景拿出来的活字印刷术给震撼得心潮澎湃。

眼下有了地盘,手底下还有墨家的传承,王景显然底气十足:“世家要垄断知识,永远掌握智慧的密码,而我偏偏要打破他们的垄断,让普天之下的所有人,都能读得起书,接受教育,成为栋梁之材。”

毫无疑问,这是驱使文明进步的关键变革,必将名垂青史,流芳百世。

荀攸对于自己能够参与其中,也是非常激动乃至振奋,随即更是以读书人的身份,向着王景弯身一拜,恭敬说道:“攸在此,替天下读书人谢过主公的恩典。主公出身世家,却不敝帚自珍,反而大兴教化,此等功绩,必为后世垂范。”

王景将荀攸扶起,大笑说道:“为了天下万民,你我当共勉之。对了,研发活字印刷术之余,造纸术的改良也必须同时提上日程,可召集工匠,进行技术研发。”

荀攸显然被王景这种集中人力进行技术突破的研发模式给惊到了,随即也察觉到了这种方式的优越之处,击节赞叹说道:“此法甚妙!可若研发成功,要如何赏赐?”

王景对此非常大方:“金钱,官职乃至爵位,为天下计,我不吝啬赏赐!”

这可是破天荒的头一遭!

要知道炎汉帝朝自武帝时就开始独尊儒术,儒学昌盛之后,在学问上大肆排除异己,也就道家、法家和兵家还能稍微苟延残喘。

其他流派的学问,比如曾经盛极一时的墨家,几百年内就迅速衰落甚至消亡,已经彻底的销声匿迹。

墨狮这样一只机关神兽都曾一度沦落到去给十常侍打工来换取报酬的地步,可见混得有多惨。

这还是墨家,普通的工匠哪怕心灵手巧,有巧夺天工之能,也只会被儒士轻蔑的斥之为奇淫技巧,说这难登大雅之堂。

王景现在居然想要提拔工匠做官,还要授予爵位,朝堂上那些大多出自儒门的衮衮诸公要是知道了,不炸锅才怪。

因此荀攸不得不提醒王景:“主公,无论是授官还是封爵,恐怕都非易事。若一意孤行,掌握权势的世家与豪族,必会对主公群起而攻之,对吾等百般刁难。”

儒学垄断学术,本质上其实是世家掌握了华夏文明的话语权。

故而王景想要变革,敌人其实不仅仅是儒士,还在儒士背后的世家,这两者要么互为依存,要么根本就是一伙人。

(本章完) ', ' ')

最新小说: 我的能力太常见啦 异之理 女总裁的上门女婿 乌鸦给了我一双眼 恋爱攻略小竹马自我攻略 母子 重生只为傲娇青梅,谁管你系不系统的? 外科教父 够野 more,more,n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