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阳这是想参加咸阳市官方举办的文物公益鉴定?”曹子建暗道。 为了验证这一想法,曹子建朝着范阳开口道:“范阳,我记得你那天好像比较空闲?” 听到这话,范阳心头一喜,他知道曹子建已经明白了自己的意思。 但碍于陶局还在呢,他不好表现出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只是微微点头,道:“是的。” 曹子建闻言,这就指了指范阳,朝着陶永推荐道:“陶局,我这合作伙伴从事瓷器收藏已经有近十五年的时间了,尤其是对明清两朝的瓷器,算得上如数家珍。” “家里更是收藏了不少明清两朝的官窑瓷。” “他经常跟我说,参与文物公益鉴定活动,通过现场给他人的文物知识普及和文物保护法宣传,可以很好的让别人了解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共同维护文物市场的健康发展。” “还可以让每一个人深入了解文物的历史内涵和文化价值,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范阳听着曹子建给自己戴起了一顶直冲云霄的大高帽,脚指头使劲扣在了一起。 陶永闻言,则是一脸赞赏的看着范阳,道:“如果每个文物收藏者都有像你这样的觉悟,那就好了。” “陶局,这是我们每个华国儿女必须要做的。”范阳身体站的笔直,应道。 “不用这么拘谨。”陶局摆了摆手,道:“还不知道怎么称呼?” “范阳。”范阳答道。 陶局点了点头,朝着跟他随行的男子开口道:“小孙,你加一下这位范同志的联系方式,等市里有公益鉴宝活动开展的时候通知一下他。” “是,陶局。”那男子应了一声。 趁着两人互加联系方式的时候,陶永也是示意曹子建将那件明洪武时期的玉壶春瓶给收起来。 等到两人加好联系方式后,陶局也是起身告辞道:“二位,我还有别的事,就先走了。” “愿你们的生意,能够如钧瓷笔片,历久弥珍。” 不得不说,这些领导说话就是有深度,居然直接套用起"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典故。 “感谢陶局的祝福。”曹子建接口道。 目送着陶局等人离开之后,范阳一脸激动的朝着曹子建开口道:“子建,多亏了你,不然那陶局也不会邀请我。” “人家只是跟你加了联系方式呢,到时候会不会联系你还不一定呢。”曹子建开口道。 “应该会吧?”范阳自己也不确定道:“不然为什么要加联系方式呢?” “可能是假客套一下?”曹子建开口道。 “啊????”范阳闻言,脸色顿时苦了下来。 曹子建见状,哈哈一笑:“好了,不逗你了,既然加了,那就肯定会联系你的,毕竟这种级别的领导,还不至于跟我们假客套。” “那你还吓我。”范阳白了曹子建一眼。 曹子建没有跟范阳在这个话题上深究,而是问道:“范阳,你怎么这么热衷这公益鉴定活动?该不会真如我刚刚说的那种情况吧?” “我没这么伟大。”范阳摇头道:“这公益鉴宝活动,除了能让我接触到海量民间藏品,直面不同时期的瓷器真伪对比以外。” “我听说,活动结束后,文物局还会给这些人授予一份证书以资鼓励。” “到时候,我就拿着这证书给我孩子看,他老爹也是受到过官方邀请的人,这多牛叉?” 对于范阳的这种感觉,曹子建无法体会。 因为在他家里头,就有一位官方的存在。 ....... 下午。 兴许是最后半天的缘故,1点不到,展位上便是来展客了。 一下午的时间,曹子建和范阳的嘴就没停下来过。 一个劲的跟展客们在交流着。 一直忙到五点多钟,送走店里最后一位展客之后,两人都没有急着去收展柜上的东西,而是十分默契的坐在椅子上休息了起来。 “总算可以收工回家了。”范阳开口道。 “明天来我随缘居,给你结算这三天的工钱。”曹子建接口道。 “我范阳岂是贪图你那三瓜两枣的人?”范阳摇头道:“工钱就算了,晚上请我洗脚按摩?” “可以。”曹子建痛快应道。 “我知道一家刚开的按摩店十分不错,到时候咱们就去那边。”范阳开口道。 “正规吗?”曹子建问道。 “正规,盲人推拿,主打的就是一个手法。”范阳点头道。 “哎呀,晚上有点事,暂时去不了了。”曹子建忙道。 “呃....”范阳嘴角一抽,道:“子建,没想到你居然是这种人....“ “不过我喜欢,那咱们晚上去不正规的?” “不正规能跟人一起去吗?那肯定是自己偷摸着一个人去。”曹子建笑道。 曹子建和范阳有说有笑的聊了一会后,也开始收拾起了展柜上的藏品。 等到所有的藏品全部装箱的时候,曹子建发现,边上那家专门售卖翡翠饰品的展位还在收拾。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倒不是他们忙到现在,实在是展位上的翡翠饰品太多了。 而且种类也是偏高端。 需要一个个单独存放。 这就耽搁了不少时间。 “范阳,你先帮这些东西搬到我车上去,我去找那张老板聊一下。”曹子建朝着范阳说了一句,便是朝着那翡翠展位走去。 “哟,曹老板。” 张老板是一个约莫五十出头,身材精瘦却透着股韧劲的中年男子。 看到曹子建过来,也是打了声招呼。 “张老板。”曹子建微微颔首。 “曹老板,这三天,你展位上的生意可是把我给羡慕坏了。”张老板开口道:“要是我这展位有你这般生意,明年,不,接下来的几年都可以直接躺平了。” 相比起曹子建的展位,张老板这三天的生意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倒不是他店里的翡翠品质不行,恰恰相反。 品质太过高端,加上报价也高,所以三天下来只成交了一笔交易而已。 不过,张老板也不是没有收获。 这三天,他跟几十个客人互加了联系方式。 这些人,对于张老板来说那都是潜在客户。 他相信,只要好好跟这些潜在客户处好关系,交易只是时间的问题。 而且相比起古玩,翡翠的利润无疑更丰厚一些。 “张老板,不知道你这收不收翡翠?”曹子建问道。 “收。”张老板答道:“不过你也看到了,我买的都是比较高端的货,最次最次那也是冰种才行。” “了解。”曹子建点头,道:“我手头有几个蛋面,想着给你看看。” 对于翡翠的具体价值,曹子建可以说是门外汉。 不过他却懂得一个道理,货比三家不吃亏。 多问几家收翡翠的店铺,就可以确定从妆奁箱内发现的那几个蛋面的具体市场价了。喜欢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