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好的。今年天是干了点,但这不是修水渠了吗?以后用水都方便了。今年比去年好多了。”老丈一脸感动,觉得县令一家都是好人。
“是是是,就是因为有的村子太旱,都影响收成了,所以县里就把这水渠提前修了,能缓解一下旱情也是好的。”
夏云林还在尽力圆平安郡大旱的设定,看起来又努力又好笑。
第27章
若是平时,夏云林也会为大佬的到来,欢欣鼓舞。但现在嘛,他只求别查作业查到自己。
可能是平安郡官员补作业的心思太强烈,几天的时间,平安郡有大旱的消息,就传遍了,连丁大壮他们和周边村民闲聊,说的也是旱灾的话题。
“听说其他地方可惨了,地都干裂了,幸好六娘子心里有成算,提前安排大家重新休整水渠。不然这次旱灾,我们仙河县也跑不掉。”
“可不是嘛。那些遭灾的百姓也是可怜,今年日子难过了。他们要饭的时候,可别要到咱们仙河县来。”
“不能吧。旱情最严重的地方,应该不在我们周边的村县,都没听周边的人说。”
“那到底哪儿的旱情最严重啊?”
“不知道啊。外头的事情,谁说得清楚?我这辈子就没出过仙河县,你问我也是白问。”
反正最后大家也不知道,到底哪儿遭了大旱灾,只听说别的地方旱情严重。
有别人的衬托,就显得自己日子过得还不错。这段时间仙河县百姓的幸福指数,明显升高。
他们县令多好啊,临危受命,一来就带着衙役剿匪,刚把流寇收拾了,又开始修水渠抗旱。
办这些事的时候,因为六娘子处事公正,县内的普通百姓不仅没被压着出钱出力,反倒还能挣点小钱。
这么搞,就显得夏云林这个县令格外优秀。
全靠同行衬托,仙河县的‘赈灾’业绩,是整个平安郡最高的。
夏云林正为此暗爽自得呢,转头王大人就把贺春打包塞到了仙河县了。
“仙河县气候宜人,最适合养病。夏二你一定要好好照顾贺老!”王大人把人亲自送来,然后就准备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