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51 年, 地球 再次返回未来时空的鹏举,默默的进行着记录。 【第二次,模拟失败】 【科技若不进行有效的引导很难按照原有的历史轨迹进行发展。】 “难道说时间周期太短的缘故?” 鹏举观察着此时地球上的情况默默的摇了摇头,他发现自己投放的技术还是没有得到有效的发展。 虽然卢象升通过他所遗留的科技抵挡了一阵清军, 但可惜,来自朝廷的背刺,还是让历史有了相同的走向。 而清军入关后,畏惧火器的威力, 对于火器的打压远超历史同期水平,甚至连带着的科技的发展也被阻碍。 “看来时间还要往前,还要进行适当为引导。” “不然朝廷为了所谓的稳定,必然会对一些科学技术进行打压封锁。” 有了前两次的经验,鹏举接下来也有了相应的计划。 …… 1631年江浙桐乡, 新来上任的县令宋应星,正在乡间调解着当地发生的争执, 作为有名的丝织品之乡,随着这些年朝廷对锁海的管辖松懈, 这里外贸纺织业越发的繁荣。, 而他刚刚的上任,便发生了一起,丝纺纠纷。 原来是当地有名的建筑队,完成对丝纺的建造后,那丝纺竟然未达到有效的产出, 这种情况,极大的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丝纺作为当地的重要财政来源,身为县令他不得不管。 好不容易调解完矛盾,已经是天色渐晚,宋应星带着小吏和师爷向着县城而去, 而路上那师爷见这位县太爷一脸的愁容,忍不住说道: “老爷不必担心,那工队很快便会改进,今年我桐乡的产量必定会增长,年末也不会洛下老爷的评优!” 听到师爷的话,宋应星轻轻的摇了摇头,他倒不是担心年底的评定。 而是在想今天发生的事情,那些建造丝坊的各个建筑队,对自己的技术看管的十分严格, 在如今这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中,这种做法明显有问题。 因为各个建筑队都有自己的保密技术,这也导致各个丝坊的建造部件各不相同,形成了行业内部的紊乱。 “若是让这些工坊形成统一规范,岂不是能减少许多麻烦。” 此时宋应星突然有了一种的着书立传的想法, 而且关于这本书的他也有了一个模糊的名字——《天工开物》 就在宋应星产生这种想法的时候,上天似乎感应到了他, 一颗带着火焰的流星从天而降,落到了西边的丘陵山地。 “老爷,天降异物。” “派人去瞧瞧!” “是!” …… 第二日,桐乡,县衙极为繁忙,身为县令的宋应星处理着各种官司。 作为的嘉兴重要的经济区这里可以说是每日都有纠纷, 作为县太爷的宋应星也是难以得闲,关于昨日天降流火之事,也是被他抛到了脑后。 此时正有的一丝纺主状告另一人偷窃他们的技术,希望县太爷责罚对方,让对方禁止生产相应的丝织品。 而被告方也是反驳,要原告拿出,仿造的证据。 他们的纺织技术明明是自己突破的,不要因为生产效率高过对方,便要状告抄袭。 宋应星详细询问了一番后,便立刻宣告被告获胜, 那原告却还不放弃,直呼要上告的嘉兴府去。 面对这样的喧闹宋应星立刻令人将其赶了出去。 而这个案件刚刚审完,紧接着又有人前来报案, 原来此人从一丝商处进货,那丝商竟然售卖给他大量劣质产品。 看着争执的两人,又看着后面排队等着审理案件的百姓, 宋应星摸着额头叹息了一声,继续审理着案件,直到日渐中头,案件的审理才告一段落。 而这样的日子,在不停地循环往复,宋应星也不敢怠慢,只能沦为的审案机器。 而那天降落之物,也被这宋应星彻底遗忘。 这些丝商的大多都与上官有关联,他审案的过程中亦是遇到了许多阻碍,这让他头疼不已。 更让他苦恼的是,随着他对桐乡的了解加深, 他发现这的桐乡的手工业作坊,处于无序野蛮生长的状态。 急需相应的制度和规范进行引导,制度上的问题他这小小的县令也不敢妄言。 但规范…… 他又想起了自己产生的念头,他想要写一本具有技术指导意义的书《天工开物》 这段时间与那些手工作坊不停的打交道,他也或多或少的了解了一些其中的技术。 只是从哪里写起,他一时间也没有什么主意。 而繁忙的工作,更是打断了他的计划,直到几日后。 有人来报,那桐乡西南的山中出现了一座奇怪的学堂, 里面传播一些奇怪的知识,听到这种事情,宋应星还奇怪,一个学堂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地方。 而当他看到这学堂情况,以及所传递的知识后,顿时来了兴趣。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明日休沐,随我去看看!” …… 空间站中,观察到有一行人进入了山林中,鹏举默默的松了一口气。 大明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可不是简单的商业的繁荣, 那是从商业到技术到文化和制度上都有了相应的苗头,其中着写《天工开物》宋应星便是其中的代表。 《天工开物》中已经有了零件化,流水化作业的思想,这已经可以触发工厂模式了。 只可惜随着满清入关,尤其是嘉兴的地区经历了血色的十日后, 这里所有的萌芽都化为了虚无。而鹏举这次返回这里便是为了宋应星而来的。 科技的发展一定是无法脱离经济的刺激。 也只有经济的发繁荣,才能反哺科技的突破。 如今这里已经有了萌芽,只需要催化便可。 一旦完成催化,便有几率像是普鲁士一样短短十几年便从封君时代跑步进入电气时代, 若他能完成相应的突破,那么他的计划便成功了一半。 …… 宋应星在当地人的指引下,看到了山中的一座奇特建筑。 那建筑有着洁白的屋顶,金属质感的墙壁, 上面似乎还镶嵌着琉璃装饰的窗户,这奇特的建筑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着五彩光芒。 “这是学堂!” 如此建筑,这简直不是凡间之物,宋应星哪里会相信这可就是学堂。 然而当地居民告诉他,几日前有火光落地。 村民曾好奇的前去查看,可到了近前却发现什么都没有。 就在村民疑惑那学堂到了哪里,没想到几天前,在一处山间突然出现了这样的建筑。 对于这种突然出现的建筑,村民自然不敢擅自靠近。 可一些村中的小孩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有几个小孩爬上了那险峻的山,进入了这一处奇特的建筑中。 得知自己的孩子进入其中,大人们无不惊惧,纷纷拿起武器前去救援。 可那山高险峻能爬上去的人没多少,最终只有几人入得其中。 所幸孩子最后被拯救了出来。 等众人归来,村民门听到了一个魔幻的消息, 那竟然是一处学堂,里面凉爽舒适,有着可以自己动的画卷,也有着一些怪异但却美味的食物, 更重要的是里面传授一些奇怪的知识,除了四书五经外, 还有着医农工能知识,这些知识听起来十分魔幻,竟然有着上天入海之能。 这哪里是什么学堂,分明是仙人来点化凡人的道场。 不过那道场里的画卷却告诉众人,这里只是学堂,并且令他们告知县令此处的情况。 听到仙人有令,这些人自然不敢怠慢,便将此地的事情告诉了宋应星。喜欢我在古代发展航天科技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我在古代发展航天科技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