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泥俑们还不太开心,觉得它们不需要这种保护,觉得穿着工作服、带着安全帽、带着手套和袖套干活实在麻烦。
在沈乐的反复呵斥下,才一个个老老实实穿好,举起刷子,在被刮掉了涂料的院墙上,开始努力涂腻子:
【动作均匀!均匀!从上到下!用力要匀!】小墨斗继续挥舞铅坠,“啪”、“啪”之声不绝,一下一下在泥俑们的安全帽上爆开:
【不要贪!看刷子上没有腻子了,就蘸一下再来涂!】小墨斗你真是王牌监工……砸,使劲砸,反正安全帽那玩意儿结实,也砸不痛!
沈乐给小墨斗点了个赞,把涂腻子、上涂料的活儿扔给它,让它全权督办。
嗯,对了,还要弄些脚手架,方便泥俑们爬上爬下,能够涂到最高处的院墙——什么,不需要脚手架?
只要长长的杆子,绑着长长的刷子就可以了?五米高的墙都能刷?
哎呀你们真的是完美员工!
他放下给院墙上涂料的小活儿,自己一头扎到墙根,对着导师发来的文件,开始研究用玻璃罩子罩住墙根的技术方案,和具体施工方法:
“嗯……对原有墙体/地面进行三维扫描,检测裂缝、空鼓、风化程度,评估承重能力……
这个不用了,我自己做的东西我自己知道,而且,在竖起来的墙体上面罩玻璃罩,也不用考虑承重问题……”
“探测地下结构……这个也不用了,都探测过了……”
“通过‘气相补水——湿法保护’和‘小环境控制’的方式,使墙体含水量长期保持稳定……”
沈乐一边看一边嘶嘶吸气。给墙壁加一块玻璃罩,可不只是那么简单:
罩子里要有探头,实时监测玻璃罩内部的温度和湿度;
要有水蒸气或水雾喷嘴,喷嘴数量和位置要分布合理;
要有补水设备,比如高压微雾加湿系统,对了,这个系统还得用去离子水,避免水雾蒸发在玻璃罩表面留下水垢;
补水过程要能够自控,也就是说,检测探头和补水装置,必须由控制设备联系起来;
应严格禁止阳光直射到展示部位,抑制绿色植物生长;
玻璃罩内的led灯、水导管、喷雾口、监测探头、电线等必须隐蔽,要求从外向内参观者看不到……
一样一样都是要求,每一样要求,都是用钱堆出来的。
甚至可以说,能用钱堆,已经是上上大吉的事情,不到一定档次的工程,没有专家,都没人给你设计,你堆都不知道怎么堆!
沈乐看了一遍,虽然不知道具体要多少钱,也能确定一点,这个方案肯定要很多、很多钱,前期建设和后期维护都是。
看到最后,他忍不住给导师打了个电话:
“老板,做这一套保护方案,你评估过成本了吗?有人出钱吗?”
“那肯定有啊!”
老教授答得十分干脆利落:
“我和甲方沟通过了,和学校也沟通过了。甲方愿意出钱,学校也同意出一部分经费,让我单独做一个课题——”
嗯,大概就是《潮湿环境砖石遗址“气相补水—湿法保护”的尝试——刺桐市明代民居宋末遗存的保护策略和工程实践》这样的论文吧?
老板还是老板,短短几天时间,甲方搞定了,上面发课题的组织也搞定了。沈乐默默给导师点了个赞:
“那就行了。老板,我把这院墙的历史资料发你了,写解说、定做牌子的事儿,你让人去干,我动手施工啦!”
有一说一,有了施工方案,仅仅是动手的话并不难。先在地面上定点,进行预埋件施工。
按照一般施工规范,为了保护古建筑,施工当中尽量采用非侵入式固定,比如优先使用化学锚栓,严禁在文物本体上钻孔;
但是,到了沈乐这里,他手里拿着碳纤维支架,往墙上一放,或者往地上一插。
墙砖缝隙当中,地面缝隙之间,自然而然地敞开一条通路,让他把东西插进去。小墨斗在他旁边大叫:
【抬高一点!抬高一点!】
【往左!往左!过头了!往右!再往右一点!】
【好!就这样!沈乐你等一等,我让他们过来打药剂!】
“郑墨你去看着他们,我这里没问题的,我有激光校准帮我的忙呢!”
【哼!激光校准哪有我厉害?】
“激光校准的标准是,误差≤2mm/3m,你确定你做得到?”
【哼!这有什么难的!】
小墨斗精神抖擞,铅坠一甩,墨线立刻缠绕了上来。沈乐笑着松开手,把掌控支架方向的工作交给它,自己集中精力对付砖缝:
“长!长!长!长好!很好,严丝合缝,全部咬住了!再多注入一点土行力量,再多加固一点,让它五十年,一百年也不动摇!”
上完支架,开始一个个装凹槽,装排水槽和排水管,装电线。
在架子上装监测探头,装高压微雾加湿系统,对了,这个玻璃罩还得是电加热的,虽然有现成的电加热玻璃卖,但是,沈乐必须负责接线工作……
他爬上爬下,把自己忙了个要死要活。小墨斗在旁边不停嚷嚷:
【装错了!】
【装错了!】
【这里的管子不应该这样接!】
【你闪开!我来!】
“郑墨……别闹……”沈乐有气无力地扒拉它:
“你又没手,你怎么来干活啊……”
【我来!】
身边亮光一闪,小伶精神抖擞地跳了出来:
【交给我!我比你小,钻在这里面干活,我比你方便多了!】
“等等啊,小伶你也学会看图纸了?!”
沈乐大惊。施工图纸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看懂的,哪怕是我,从学校里的学生,到在工地上能按照专业图纸进行施工,也经过了大量学习。
你一天天的唱歌跳舞,你啥时候学会看图纸的?
【我会啊!我告诉她装哪里,她照着装就是了!】
小墨斗飕飕地挥舞着墨线。沈乐无奈:
“那你告诉我不行吗?”
【你不行。你会自作主张。】
沈乐:“……”
他只好把这些细活儿扔给小家伙们。分工合作的好处在于,小家伙们在里面安装仪器设备,他有空吊装玻璃罩了:
一块吊到框架上,再一块吊到框架上,调整夹具,准备往接缝里打密封胶——等等,我为什么要打密封胶?
我让玻璃自己长在一起不就可以了吗?
玻璃也是土行的!我应该也能控制!
沈乐想了想,裁下一条玻璃,小心翼翼,按在两块玻璃碎片当中。凝神,调整呼吸,伸手一指:
“长长长——”
很好,玻璃开始变软,延展,摊平,和旁边的玻璃碎片融合在一起——融为一体,毫无破绽!
沈乐足足了三天时间,带着小家伙们一起干活,好不容易将玻璃罩里的仪器设备安装完毕。
罩子一罩,以后不怕风吹,不怕雨打,不怕里面长青苔,里面再过几十年也不会有变化——
就算玻璃会老化,探头会老化,喷雾喷头也会老化,沈乐相信,自己加固过、特别注入土行力量的院墙,也没有那么容易出问题。
罪过罪过,回头其他古建保护队伍按照我们的方案施工,达不到我们的保护时间,会不会害得他们被骂啊?
好在被骂也是几十年后的事情,沈乐根本管不了。他再回头去看宅子模型,谢天谢地:
整个模型安安静静地戳在那里,不摇,不晃,不一会儿飞出个地砖,一会儿飞出片瓦。
模型里的光笼黯淡无光,大概已经把打打闹闹的灵性压服了下来,也可能,是进入了节能模式:
“好了吗?能走了吗?”
他伸手拍拍模型。模型轻轻晃了一下,屋檐上宫灯轻轻一亮,屋内有道白影一闪而过。
沈乐叹了口气:
行吧,还没好,还不能缩小。大概,也许,可能——
有生死大仇的人并没有被扔出去,是我我也要闹到底,决不能和它共存在一片天地,至少,不能共存在一个灵器当中!
这双方是真的没法共存啊。沈乐想了想,要把珊珊,阿珍她们赶出去,他肯定是做不到的,也不忍心这样做;
要把那群鞑子,还有蒲家那群讨厌鬼赶出去,嗯,他倒是下得了这个手,但是,他不知道该怎么才能做到……
毕竟,之前的光笼,也没有把它们全都干掉,而是一网兜住,全部塞进模型里了啊!
“你们能帮帮我吗?”
他伸手贴在房屋外墙上,输入热流,轻轻和模型沟通。和光笼沟通,和宫灯与白绫沟通,千万不要惊动那群讨厌鬼……
糟糕!
又打起来了!
你们住手啊,我重新想想办法……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