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怎么敢?他怎么能?”
少年麻木的脑子好容易转了过来:
“那时候,你才多大啊……”
“那又怎么样呢?那个男人身边的智者对他说,这是被允许的,他们的圣人,就是这么做的……
真是,羡慕你们明人的女孩儿啊……”
少年一步一步,一步一步后退,直到脊背撞上墙壁。他猛然大叫一声,掉头跑了回去,越跑越远:
这不可能!
这不可能!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
这个世道,简直太疯狂了!
“您早就知道对不对?”他旋风一般地奔回父帅面前,劈头质问。中年男人冷冷盯着儿子,直到少年瑟缩起来,才缓声回答:
“知道又怎么样?不知道,又怎么样?”
“知道,您还纵容我这些天,一直和她在一起?”
少年不可置信地质问。而中年男人脸色冷淡:
“她是鞑靼贵女,又不是汉家女子,你和她聊天射猎,根本算不了什么。她总要回草原的,让你在进京之前松快一下,有什么不好?”
“进京?”
“你连这个都忘了?你是我的儿子,是武勋子弟,进京任职勋卫,拱卫帝室,是你必须要走的路!”
少年疯狂地摇着头,脑海中一团浆糊,根本找不到自己的舌头。中年男人也不在乎儿子的心情,继续淡然说下去:
“等她嫁了人,如果就此默默无闻,她不会和你有什么来往,就连你的岳家,也不会在意这些往事;
而如果她能在部族里掌权——虽然这很少见——你有这一个熟人,那也不是坏事啊!”
少年愣愣地仰头看着父亲。他从来没有见过父亲的这一面,在练兵、打仗、抚恤孤儿伤残之外的,谋算草原各部的一面。
好半天,理智才回笼了一点点,他轻轻问:
“那她呢?”
“她?”
“她会怎么样?在我们这里住了大半年,和我交往密切——传出这样的名声,她会怎么样?”
“你史书白读了!”中年男人终于气笑了:
“草原上的男人,谁会计较这个?自己去看一遍,娶自己继母的有多少?娶自己继祖母的,都有好几个!
那些人,只会在乎她有多少奴隶、多少牛羊,甚至掌握多少军帐和勇士,谁在乎这些破玩意儿!”
少年被训得低头无语。做父亲的一挥手,打发他下去:
“接她的人快要来了。你既然担心她的名声,担心她的将来,你就不用去见她了!”
这场父子对话就此告一段落。
少年高一脚,低一脚,昏昏沉沉地退出军帐,感觉自己的脑袋挨了一顿暴风铁锤,脑浆全部打成浆糊,再被极其粗暴地拧在一起。
他找了个角落,抱着一直忠心耿耿陪着他的小金,小声嘟囔:
“到最后,就只有我像个傻子一样……”
小金轻轻用脑袋拱了拱他,伸出爪子,开始写字。少年低头看着沙地上的笔画,一个字一个字读下去:
“可是她喜欢你啊!”
可是她喜欢你啊!
喜欢你啊!
少年眼睛一亮。是的,喜欢是骗不了人的,她眼睛亮晶晶地看着他,听他说话的时候;
她陪他出城打猎,和他并肩骑射,洒下一串笑声的时候;
她皱着眉头握笔,在他指点下,一笔一划照着字帖描绘的时候;
她坐在窗下,为他制作箭囊的时候……
被父亲献上去,被脱罗汗霸占,那是她自己愿意的吗?
是她自己能做主的吗?
少年的心思终于沉淀下来。他再一次站到姑娘面前,慎重询问:
“你喜欢我吗?你,想过要嫁给我吗?”
百度百科引《中国通史》:
哲恒阿哈献九岁的三娘子于俺答。
关于九岁这个版本,是历史学者写的,不是我编出来的……
如果你们觉得这个版本太过离谱的话,《明史》还有一个更离谱的版本:
把汉复聘袄儿都司女,即俺答外孙女,貌美,俺答夺之。……
……俺答既就市,事朝廷甚谨。……其妻哈屯率子黄台吉等,上表进马谢……
十五年春,子撦力克嗣。其妻……故俺答所夺之外孙女而为妇者也,历配三王……
我左看右看,看了三遍,俺答你不是人!你把你的外孙女抢来当老婆啊!
然后这个外孙女“历配三王”……
只能说,游牧民族的很多做法……嗯……
求订阅,求月票,求书评……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