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古画也可以用环氧乙烷熏蒸。但你不是要修复么?不是反正其他污渍也要用开水浇么?
浇都浇了,就不再麻烦环氧乙烷了,这是最小干预原则……”
啊,啊,没有想到这一点。这就是所谓“洗都洗了”么?
“老师,浇完水的纸这么软,我怎么挪动才能不伤到它?”“练!拼命练!往死里练!揭够一百张纸,但凡不是个笨蛋,肯定就练出来了!”
一般来说,只要不是手残党,胆大、心细、手稳,都练出来了。而文物修复专业的学生有手残党么?
或许刚招进来的本科生有,但是硕士生,那真没有。
报考这个专业硕士的,或多或少,对自己的手艺都有点信心,如果实在太手残,干这行太痛苦了,趁早转行!
就算头铁要报的,本校学生,平时表现,老师们也看在眼里。实在手残的,不会给你通过啊!
所以张老师说得非常有信心。书画修复,要说残缺部分补绘、接笔之类,需要强大的美术功底,这个不是光靠勤学苦练就行的;
但是,淋洗,接裱,这个就是手艺活儿。
多干活,多练,多接触各种不同材质、不同年份、不同工艺、不同残损方式的古画,练多了,自然就有手感了……
所以张老师操练起沈乐来,那是半点也不留手。早上练两个小时,下午练两个小时,晚上再练一个小时;
什么?一天只干五个小时?还有休息时间?
休息时间,给我看古画,看各种各样的古画,照着拼命往死里看。
不但看,还要临摹;临摹完了,还要自己动手裱画,裱完、干透、定型,再拿来拆天地头、拆轴杆、拆四边的衬条,弄脏,再次淋洗……
老师这么严格,沈乐也只好拼命练习。烧水,浇淋,毛巾吸干;再烧水,再浇淋,再毛巾吸干。
练了十张小学生绘图,基本上找到了普通宣纸的淋洗手感,再练带装裱的宣纸;
带装裱的宣纸,能够顺利淋洗干净了,顺便开始练给画作翻身:
在画心上方覆纸,比画心大一圈,更柔韧的化纤纸。化纤纸全部吸附好后,在上面再加托一层宣纸或吸水纸,作为加固层。
封固好以后,一人一边,抓住画作四角,把它翻过来……
“你抓住这边两个角——放松!放松!不要往死里捏!不要捏破!不要捏变形!”
“捏紧一点!捏紧一点!你这样松松地搭着,翻画的时候稍微一动,它就滑出去了,滑出去就折了!”
“放松!放松!”
沈乐:t_t
你到底是要我捏紧啊,还是要我放松啊?!
“松松地捏着,又要能发力,又不能捏变形,这个你不懂?不懂就练!多练!”
张老师练了他足足十天时间,告辞回学校,参加一个会议去了。他一走,合金大佬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
“哎——吓死我了。你这老师怎么这样啊,一天天抓着你骂,我听了都心惊胆战的!”
“没办法,书画修复就是这么难。”沈乐只好对着他苦笑:
“我基本上一点都不懂,老师从头教我,教学压力肯定很大啊。”
合金大佬绕着工作室转了一圈,又转了一圈。
他看看垃圾桶里堆起来的满满一桶废纸,又嗅嗅房间里面,抽气机死命工作都抽不出去的,弥漫的墨汁、颜料、各种怪味儿:
“可能……我不应该找你修这个东西?对你是不是太难了?”
“别别别!你放心,我一定帮你修好它!”
沈乐赶紧昂首劝阻。能触及自己以前没碰到过的领域,还有学校里的资深老师手把手指导,多难得的机会!
而且,他都把实验室给借出去了,换回来的指导,怎么能不努力用呢!
老虎不在家,猴子称大王。老师不在家,沈乐就开始尽情造作,尽情尝试自己灵力和精神力的用处:
用精神力深入画心和命纸之间,一点一点移动,一点一点“切”掉,或者“抠”掉当中的浆糊;
“失败!画纸破洞了!不在目视下操作,果然容易出问题吗?”
用精神力深入画心,一点一点移除上面的灰尘,上面的霉菌;
“不能说失败……但是效率也太低了……所以果然还是要浇水吧?”
用精神力深入画心,“按”住上面的颜料,以便开水浇下去的时候,可以不伤颜料,不跑颜料……
“失败了……开水浇下去,确实没有冲掉颜料,但也没有冲掉污渍……”
话说,用开水浇来清洗古画,真是一种反直觉的方法……
猫咪查书,猫咪查资料,猫咪看视频,看了好多视频,才敢相信……
求订阅,求月票,求书评……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