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汴梁城苏醒了过来。 几个官员睡眼惺忪的来到衙门前的早点铺子。 在京城做官,看似光鲜,实则有苦自知。 大宋优待士大夫,从拿到官身起,俸禄、职田一应不缺,可在这京城中开销也大啊! 他们现在还在租房住,家中也仅有粗使婆子忙活,寒酸的哪有士大夫的体面。 几人在铺子里坐下,胡乱点了几道吃食应付肚子,便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了起来。 一会说说公务,一会又猜测今科状元会花落谁家。 宋人好买扑,瓦市里早就开出了盘口,赌上了三鼎甲的人选。 这是近期最热门的话题,他们几人也同样小赌怡情了一把。 说着话,早点上了桌,几人又边吃边聊了起来。 铺子里除了他们还有一些市井百姓也在吃饭聊天。 这些人聊的东西就有趣的多了,奇闻传说、花边八卦、时事政治,无所不包。 这些官员有时候也与民同乐,掺和上几句,但更多时候,都是笑而不语。 听他们谈论时政,如同有人在信誓旦旦的说,皇帝每天扛着金锄头锄地一般,充满了荒诞感。 就像今天,这些百姓又谈论起雍王,各种夸赞。 几个官员互视一眼,摇头失笑,默默吃起了早饭。 可吃着吃着,几人的脸色都有些不对,这些百姓知道的也太详细了吧! 把雍王履历扒的太清楚了,连他何时因何受封,迁转官职,甚至连他曾用名,都说的清清楚楚! 这就不是这些百姓能知道的东西! 一位官员忍不住了,转头看向正跟同伴口如悬河的老者,拱手笑道:“这位老丈,怎对二大王这般了解?莫不是在英庙潜邸中做过事?” 老者回头看看一身官服的几人,露出局促的笑容,还礼道:“这位官人说笑了,小老儿哪有那般福气,方才所言,都是在小报上看的。” “哦,这小报怎去写二大王之事!”官员看向老者手中的册子,笑道:“不知老丈可否将这小报借我一观?” “自无不可!”老者赶忙上前,将小报递了过去。 “多谢!” 官员接过册子,道了声谢,便翻看了起来,只是越看脸色越是沉重。 小报中确实将赵颢的履历写的很详实,而且通篇都是溢美之词。 先是夸他天资聪颖,喜爱学习,经常向朝臣请教经义。 然后又赞他精于骑射,常与武将切磋技艺,胜不骄败不馁! 再就是百姓喜闻乐见的人物风流,青楼妓子多倾心于他。 最后还着重赞扬他的孝义,堂前尽孝,时刻不忘! 这些夸赞看起来都没问题,可细一琢磨就味道就全变了! 请教经义,是不是与朝臣走的太近? 切磋武艺,有没有勾结武将的嫌疑? 人物风流倒没什么,虽然大宋禁止官员狎妓,可一个亲王逛逛青楼,也不会有人较真。 到那个年纪了嘛!少年慕艾,很正常! 可跟着后面就说堂前尽孝,整体就不对劲了! 他对谁尽孝?太后! 太后住哪里?皇宫! 一个经常逛青楼,知晓人伦之事的皇子,还住在皇宫! 这是想干什么!合适吗? 只怕是起了不该有的心思! 尤其整篇文章,还暗搓搓的拿雍王与太宗比较! 这是生怕别人想不到这点啊! 原本刚看这文章时,还以为是小报逢迎雍王! 现在看来这是有人要搞二大王! 一旁同伴见他神色不对,忙问道:“怎么了?” 官员沉默不言,只将册子推了过去。 同伴诧异的接过小报,抬眼看去,须臾面色也是一般凝重! “要出事啊!” “只怕雍王要汗流浃背了吧!” …… 赵颢有没有汗流浃背不知道,但王珪真的是冷汗直流! 下朝之后,王珪刚回到公事房,就见几个京官围在一起窃窃私语,便走了过去。 此时的王珪还不是后来的三旨相公,平素对属下也很和蔼,不像王安石那般严苛古板。 几人见他过来,也不害怕,纷纷起身见礼。 王珪笑呵呵的道:“都在聊什么呢?此时不在任上,若让相公见了,少不得一顿训斥!” 几人忙四下看看,不见王安石身影,方才放下心,讪笑道:“早上路上买了一份小报,其中有篇文章是写二大王的,我等觉得另有深意,便在此讨论一番!” “哦,有关雍王!倒是稀奇!拿来我看看!” 那官赶忙将小报递过去。 王珪拿过小报,笑道:“都去做事吧!下值后再去我那里拿!” “喏!”几人应声而去。 王珪回到房中,先是处理了一番公务,不多时,便处置完了。 王安石是个工作狂,而且掌控欲很强,多数的事务都要由他亲自处理,这也导致他这个参知政事很是清闲。 王珪有时在想,王安石会不会像诸葛亮那样累死,那自己也就能试试宣麻拜相的滋味了!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想到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王珪情不自禁的笑了起来,暗暗对自己说:“不要急,且等等!会有那天的!” 一侧头,看到放在案边的小报,伸手拿了过来。 小报他不陌生,这几年在东京流传的很广,多登报一下宫闱秘事和花边新闻,吸引百姓眼球。 有时候也会将朝廷邸报翻译成大白话,再做些不伦不类的分析,散播于市井。 王珪就知道好几个朝官拿过这小报的银钱,给小报透露过朝堂中的事。 当然他平日很少去看这东西,不登大雅之堂,不过听说雍王上报了,他也是好奇,决定看看,万一官家要问到这事,他也不至于一问三不知。 王珪看书很快,作为学问大家,博闻强识,一目十行,只是本分,不多时他便看完了文章。 他面色有些沉重,然后又看了一遍,冷汗便下来了。 他并不担心赵颢会造反,那就是个笑话! 但赵颢留在宫中却是事实,因为太后的原因,一直以来,没人敢提,都是装聋作哑,只当没这事! 可是小报现在将这事挑了出来,以它的传播力,这事很快就会再次被提起。 洛阳那几位还在时刻盯着朝堂呢! 王珪敏锐的发觉,这会演变成政治事件! 他甚至都能想到会有什么传言! 政事堂的相公们是否还忠于官家? 不然为何能坐视雍王祸乱宫闱? 哦,官家没有子嗣,怕是相公们有了别的心思! 王珪擦擦头上的冷汗,只觉得头皮发麻! 这不是他一人的事,得去找王安石!喜欢我是慕容复的舅舅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我是慕容复的舅舅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