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收音机(1 / 1)

家里即便是关上门窗,那香味儿也是能传出去些的。 赵大妈想找李春杏换东西的心蠢蠢欲动。 吃过晚饭没多久,李春杏去打水便被赵大妈给拉住。 赵大妈说明来意,想找李春杏帮忙换些东西。 李春杏每天来回去村里,这倒不是难事,顺便还能从中间赚个跑腿费。 原本赵大妈是想托李春杏买只鸡的,李春杏装作为难了下,问给她换成鱼可不可以? 这样家里原本就有鱼,把那条最大个的鱼卖出去,鱼不用本钱,里外里还能多赚些。 赵大妈那边只要是吃的全部照单全收,鸡蛋要上一百个。 自家吃一半,留给自家闺女家一半。 鸡蛋有营养,每天给孩子吃上一个不缺营养,身体才能长的快。 没有鸡肉虽然有点遗憾,但供销社很少会供应鱼,能吃顿鱼也是非常不错的,价格比鸡肉猪肉也便宜一些。 张大妈在她屋里探头探脑,窗子上都是她鬼鬼祟祟的影子。 赵大妈和李春杏瞧见,俩人说话更小心了。 赵大妈比李春杏还要谨慎,她清楚,若是自己有把柄被张大妈给抓住,那往下可完了。 自己以后在张大妈面前都没法理直气壮站在制高点怼她,她在张大妈面前都得矮一头。 是以赵大妈小心在小心,和李春杏约好接货的时间,这次她们直接在外面碰头。 大杂院里人多眼杂,尤其还有时刻想抓她们把柄的张婆子。 就是为了自己后半辈子不被张大妈压一头,她都得多加注意。 安全这方面李春杏不用担心了,有赵大妈呢! 李春杏回屋,看自家男人和大儿子二儿子一起围在那捣鼓旧收音机。 这个也是林老四从废品站淘换回来的。 说来,林老四和废品站的大爷相熟好几年,以前呢顶多是个面子情。 因为林老四会说话会办事,废品站大爷多少给行个方便,卖给谁不是卖。 收来的东西便是卖的,总不能收来砸手里吧? 自从林老四去了供销社上班。供销社算是整个公社物资的中心了吧?废品站大爷知道后,便换成废品站的这个大爷诚心想结交林老四。 谁家不要生活啊,物资又是和生活息息相关。 能和供销社挂上关系,家里老婆子都得夸他一番。 林老四也帮废品站的老头买过几次紧俏货。 你来我往,两人算是各取所需。 废品站的老头也不和林老四藏私,毕竟是他占便宜,废品站的东西都是破破烂烂的,供销社的东西那都是正正经经的好东西。 这条线他得维护好,没看他在家里老婆子对他都和颜悦色了。 虽然废品站不只他一个人,还有分拣的,记账开票的,但那都在后面干活,前面基本上就他自己,这些都是分拣过后,可以卖的,卖些东西上还是能做些主的。 林老四在废品站看到这台收音机,外观挺齐全,不知道人卖家得多心疼,现在收音机可不便宜,还得要票,这外观一看就挺新的,不知什么原因弄坏了。 虽然不知道能不能修理好,但好在没花多少钱,试错成本低。 废品站大爷看是林老四买,按的回收价格。 非常便宜。 若是能修好,林老四这次赚大了。 若是修不好,花的钱不多,也能接受,还能重新卖回废品站。 林老四和俩儿子修理了两天,已经找出是哪里坏,接下来就要着手修,零件该换的换。 林东和林南看那本过超硬核科普——十万个为什么。 对收音机的原理了解一些的。 林老四带着孩子们就当是饭后活动,他也不急,慢慢修就是了,还能锻炼一下孩子们的耐心。 什么时候修好什么时候用,每天也不在这上面浪费太多时间,只修一会儿,便把孩子们撵去睡觉,早上要早起上学。 林老四去年年底买过一台收音机,不过,那是给老两口买的。 这两年,他老爹老娘每年冬天都会帮他种菜卖,一整个冬天卖上几茬能卖二三百块钱,知道能赚钱后,又扩大面积,每年把所有的房间都给种上了。 林老四给老爹老娘分红钱,他们不要,便不给了,毕竟老两口钱多了也不是好事,每个孩子都成家立业了,都组建各自的小家庭,肯定都会向着自己的小家。 老两口手里钱多了,给这个少了给那个多了,肯定都得惦记。 兄弟们互相猜忌,虽然现在也是不太亲,最起码都还顾个脸面。 若是有巨大的利益,那肯定得闹出许多不愉快的事情。 老两口手里的钱够用就行。 林老四便打算给老两口买台收音机,丰富一下老年生活,奈何这东西也要票。 终于被他搞来一张收音机票,赶紧去买了一台回来,给老两口在家听听广播啥的。 林老头林老太嘴上说着不要不要,浪费钱,真给他们买了之后,稀罕坏了。 这可是村里老头老太太头一份。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林老头出去遛弯带上,在村里走一圈,多拉风带派,那些个老伙计看到羡慕的眼睛都红了。 当然有老伙计想听一下传说中的收音机,那是不可能的,这是费电池的,林老头可不舍得给别人听。 村里人也都知道林老四这日子过的好,但这也太能显摆。 有不少人认为,就林老四这个花钱的速度,能挣钱但花的也多,不知道攒钱。 还要供三个学生,那花销可不小,又是自行车又是收音机的,挣两个钱都霍霍了。 指不定是个驴屎蛋子表面光。 有人说出这样的猜测后,一时间得到很多人的认同。 别说,他们觉得林老四还真是这样的人。 恨不得挣一个花俩。 这也使得有许多原先羡慕林老四端上铁饭碗的人,心里平衡许多。 林老四不知道这些人的想法,也不在意,总之和他没关系。他的心态一向强大,以前不会在意别人的目光,现在自然也不会。 有可能他知道以后反倒高兴,他最喜欢的便是闷声发大财。 —— 那台旧收音机修了两个礼拜,还是没修好。 不过修的差不多了,可以正常开关,不知道是不是收不到信号的原因,里面传来滋滋啦啦的噪音,林老四都放弃了,林东林南林西西三兄妹还想在拯救一下。 毕竟花钱买了新电池,总归是又花钱往旧收音机上投资了的,虽然修不好电池也不会浪费,可以给他们爷奶用去。 但他们想在努力一把。 最后又换了个零件,才终于修好了。 家里有台收音机之后,林老四李春杏比孩子们还要激动,每天吃晚饭的时候那都是必听一会儿的。 林老四比较喜欢听关于时事的,李春杏爱听歌曲之类的。 要不说林老四脑子活络呢,林老四经常听时事,总结出不少消息来。 林西西听了她爸爸说出的猜测,很是惊讶,她一直知道爸爸很聪明的,就是懒,喜欢摆烂,不愿意努力。 但听爸爸根据他总结的消息,激励他们好好学习,国家的发展以后肯定需要更多的文化人来建设,不可能一直保持现状,让他们别听那些学习没用的话, 林西西都忍不住要给爸爸竖起大拇指。 下学期他们便要升高二了,他们县城高中是两年制,也就是说还有一年的时间他们便要毕业了。 林西西还好,她是知道在过几年国家会开放高考,所以心里有底。 但他俩哥哥倒是迷茫起来,读了这么多年书,他们两个眼界开阔了,在让他们回家种地多少有些不甘愿。 可现在大环境如此,除非是当工人。 现在很少招工,没看他们小姑也是高中毕业,到现在还都在当临时工,没有个正经落脚点。 上次说是有工厂招干事,林小姑的学历也够,但人前提是优先录取工厂家属。 除了这一点儿上林小姑不占优势,其余的她都很优秀。 最后人工厂录取的人是工人家属。 林小姑别的都完胜,只优先录取工人家属这方面她无能为力,颓废了几天后,又重新振作起来。 林东林南不知道以后努力的方向。 林西西顺着爸爸的思路提醒了一些话,是关于恢复高考的事。 她爸爸能从收音机上总结出这个消息,她从报纸上总结出和爸爸同样的结论,也挺正常的。 家里人都知道林西西一向聪明,又喜欢读报纸,家里那些糊墙的报纸她没事的时候都翻过,倒是没人怀疑。 林东林南像是吃了定心丸一样,对未来的规划逐渐清晰。 高中的课程要紧张很多,在忙碌中这学期过的也很快。 又到了放暑假的时候。 现在天也热,林西西和俩哥哥搬回村里住。 他们在山上满山遍野的跑惯了,整天在大杂院拘着,人没事都给拘出毛病了。 而且上了高中之后,鲜少有这么多的时间可以去做自己的事。 林西西和俩哥哥都想趁着这个暑假大干一场。 最起码要把下半年吃的肉食储存充足。 山里没了他们,那动物不都又泛滥了嘛! 放暑假的第一天,林西西和俩哥哥骑着两辆车,林老四李春杏两口子骑一辆,一起回村里。 村里人都知道林老四家有三辆自行车,但每次都看的津津有味。 距离村里通往公社的这条路上周围干活的社员,经过身边人的提醒,纷纷放下手里的活瞧热闹。 三辆自行车一同进村,不亚于后世的三辆豪车。 这一天的话题就有了。 就在山里的动物东躲西藏间,暑假已经过了半个月。 林西西和俩哥哥每天都带着防蚊虫的草药包上山,安静了一段时间的山林一下子热闹起来。 若是山里的动物会骂人,指定又得大骂这三个瘟神怎么又回来了。 还有河里,三兄妹也没闲着。 现在正是吃蝲蛄虾的季节,兄妹三个又捉了几天的虾。 大吃一顿之后,剩下捉的便是晒干储存着往后吃。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止晒了虾干,还有河蚌干。 林西西刚念叨今年家里好清静,往年宋启宋智,还有李平李安,这四个表哥要来自家过暑假的。 说曹操曹操到。 没两天大姑父骑自行车把两人给送来了,还带了粮食饼干猪肉什么的,一看就是要常住的打算。 林大姑夫把儿子放在小舅子家感到非常过意不去,觉得又欠小舅子家的人情。 在他心里俩儿子这么调皮,一定得添不少麻烦。 所以来的时候带了不少东西来。 他原本不想送来的,奈何这俩兄弟不愿意,房顶都快被他们给闹翻,实在没办法,只好厚着脸皮送上门。 对于自带口粮的免费劳动力林西西可就不客气了。 争取自家的柴火垛,和爷奶家的柴火垛一个暑假过去比村里人家的都要高。 宋启宋智在小舅舅家被锻炼的来了之后就自己找活干。 林西西太喜欢这样眼里有活,手脚麻利的小表哥了。 俩表哥每天都很有活力,一如以前,就仿佛不知道累似的。 林西西眼瞧着自家的柴火跺越来越高。 现在每年冬天要种青菜,天冷的时候要烧炕,白天晚上都要保持温度,要用不少柴火。 之后,爷奶家的柴火垛也是一样高。 林西西自然也不会亏待给自家帮忙的人,只要俩表哥说想吃什么,林西西绝不打一个磕巴。 说吃啥便吃啥。 麻辣蝲蛄虾隔两天就能吃上一顿。 中间等林大姑来看她儿子一趟时,很明显的感觉俩儿子又胖了。 这已经连续好几个暑假,每年暑假都是要来她小弟家住上一段时间,俩儿子每次见都会胖一些。 林大姑一看儿子的状态就知道过的很好,没受啥委屈。 她就是有些担心小弟家的粮食。 送儿子来的时候带的不少,架不住俩儿子能吃啊,看看,这都长肉了,指定比在家吃的多。 林大姑放下给孩子们买的好吃的,想着月初领了粮食,给小弟家在送点过来。 小弟家养三孩子已经很不容易,现在再加上她家能吃的俩小子。 她知道小弟和弟妹和她亲,拿自家孩子一样待,她也不能太抠搜。 林大姑可不知道这都是俩孩子拿劳动换换来的。喜欢我靠乌鸦嘴拯救全家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我靠乌鸦嘴拯救全家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我的能力太常见啦 异之理 女总裁的上门女婿 乌鸦给了我一双眼 恋爱攻略小竹马自我攻略 母子 重生只为傲娇青梅,谁管你系不系统的? 外科教父 够野 more,more,n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