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勋贵代表的是武将集团,武将跟文官天然的就不对付。 这两方人马在朝堂上相互制衡,皇帝可操作的空间才更加的大。 但是随着一个王朝进入中期,战事必然是越来越少的。 武将集团的话语权也会越来越低。 那么这个时候如果文官集团自己就是两部分。 而且大家天然还都看不顺眼的话,是不是也能起到相互制衡的作用呢。 明末阉党出现,其实就是皇帝的抗争。 满朝文武,虽然分成个各个党派,但是他们之间互相争斗,为的全都是自己的利益。 没有一个党派是真正全心全意为大明着想的。 这些人甚至已经不把皇帝放在眼里了。 皇帝没办法啊,只能一步步增加太监的话语权了。 真以为大明的皇帝就喜欢用太监啊。 他们那是没办法。 就好像有些男的,明明是一家之主,可是在家里却是一点儿家庭地位都没有。 每次有什么提议,不管是好的坏的,都会遭到全家人一致的反对。 这时候家里有一只狗,这只狗跟男人最亲近,每次男人郁闷不开心的时候,都会默默陪着他。 时间长了,这个男人肯定宁可抱着这只狗睡觉,也不愿意搂着自己媳妇儿睡啊。 朱吾适这个办法吧,其实也是治标不治本。 毕竟是人都有私心嘛。 但是有一点很重要。 那就是职业技术学院从建成之日起,朱吾适就不准备招收世家大族子弟,书香门第他也不招。 这样的话,大明就永远不缺草根出身的官员。 屠龙少年终成恶龙这个道理朱吾适是懂得。 但是当他还是个少年的时候,他是真的会屠龙的啊。 只要源源不断的有屠龙少年出现,那恶龙就不至于太猖獗。 所以朱吾适不会让文人当不了官,他也会给草根一个机会,勋贵也要利用起来。 三方制衡,总比一家独大要强吧。 大明后期虽然东林党,浙党啥的乱七八糟的党都有。 但是这些人说到底,这些人的出身其实非常的相似,无非就是政治理念不同而已。 既然都是圈里人,那他们圈子里的事儿,圈子里解决,外人还是插不进去。 朱吾适也无力打破圈子,但是他可以多做几个圈子嘛。 圈子套圈子,谁也别想太猖狂了。 吃饱喝足,这个问题也说得差不多了。 “我最后再提点你们一句吧,对这方面有想法的,可以多关注一下大明正在建的几所学校。” 这说得已经够明显了吧,如果这都猜不透,那朱吾适也没啥办法了。 “还有别的问题吗?” 吃饱喝足就犯困,朱吾适准备尽快回家睡午觉了。 “有的有的。” 商人代表赶紧发言,生怕朱吾下一秒就跑了。 毕竟他们之前商量好的问题还没有问呢,这要是因为自己多加了一个问题,导致本该问的问题没有问出来,那他可就成罪人了。 “王爷,小的想问问您,咱们这些人以后的路子该怎么走。 王爷您也知道,咱们这些人身份低微,士农工商,咱们是排在最底下的。 眼下在王爷您的带领下,咱们这些人的日子是越来越好过了。 可是咱这心里始终是不踏实啊。” 总结起来一句话,商人们这次过来,倒不是问以后要怎么赚钱的,这个他们很拿手。 他们在意的也不是赚多赚少的问题,在意的是身家性命。 近几年经商环境越来越好,赚钱也越来越容易。 那些新近崛起的商人还没觉得有什么。 但是老牌商人们心里就开始犯嘀咕了。 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最是低下,仅比奴婢稍高一筹。 商人及其家属穿的衣服材料都有严格的限制。 农民可以穿绸,纱,绢,布。 商人就 只能穿绢,布。绸,纱碰都不能碰。 而且是一人经商,全家都要遵守,即使是以农民身份经商。 科举不让参加就算了。 还总是官府视为不稳定因素,蛀虫,经常会受到不公正对待。 商税看似不高,只有三十税一。 实际上还有其他名目的税收,其中一项就是过境税。 就是说商人要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经商,就要交过境税。 这个过境税没有统一的标准,都是各地方自己制定的。 收一文钱可以,收三分之一甚至一半也可以。 这就导致商人的利益很难得到保障。 总之就是,这些商人哪怕再有钱,生活也都是小心翼翼地,不敢有一丝的僭越。 赚到的钱更是能藏则藏。 但是自从朱吾适出现,一切都不一样了。 朱吾适不仅取消了各种乱七八糟的税,还一再提高商人的地位。 当然这种提高是隐形的,并没有出台具体的措施。 但商人的地位是确确实实提高了的。 而且在朱吾适的蛊惑下,商人们也敢于展示自己的财富了。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最明显的就是,朱吾适卖的豪宅,很多都是商人买的。 现在想来,也是头脑太不清醒了。 那时候朱吾适各种搞商业,各种提高商人的地位,然后忽悠着商人努力赚的钱,花起来也是天经地义。 商人们压抑了这么久,一朝被朱吾适这个权势滔天的王爷忽悠,就有些飘飘然,一个个也不再藏拙了。 也不是所有人都不藏拙。 最近就有个格外低调的商人提了那么一嘴。 “你们如此的高调,真的就不怕出事吗?朝堂上波云诡谲,你们这些地位低贱的人,看得清吗?” 这短短一句话,惊醒了很多商人。 是啊,现在王爷得势,商人地位提高了。 可是王爷终究不是皇帝啊,谁知道他能得势多久呢? 万一王爷被人背刺了,或者死了。 朝廷要找商人清算怎么办。 所以这些人就聚到一起,想要问问朱吾适。 他们很确定,朱吾适确实是跟他们一伙儿的。 又或者说,朱吾适是跟所有人一伙的。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朱吾适的所有举措,都是为了天下的百姓。 百姓不仅仅包括商人,也包括士农工。 所以他们才有胆子跑来问朱吾适。 当然不能直接问朱吾适。 “王爷,你要是被人搞下去了,或者死了,我们怎么办!” 只能含蓄地问了。喜欢我家床底通大明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我家床底通大明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