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说得有点儿口干舌燥,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 “我这次准备留下足够一年周转的资金,剩下的钱都投进去。以后就算我干不动了,三个孩子啥也不干,每年起码有几万两进账,照样是大户人家。” 小弟说完,笑眯眯地看着众人。 这是他跟王德发商量好的话术,就从长远利益出发来劝他们。 毕竟西湖景区用屁股想都知道,短期内是不可能回本的。 小弟的话确实引发了众人的思考。 那些投资了水泥路的,跟没有投资水泥路的,脸上的表情都不一样。 说到底,在封建王朝,商人也不过是毡板上的肉,啥时候头顶上会有刀子落下,他们是完全不知道的。 水泥路的股份有几点好处。第一,不可交易,赠送。 也就是说,只能自己持有,自己死后,就给后代,外人抢不去。 只要有人不死,这就是长期收入。 第二,有合同的,白底黑字写得清清楚楚,还盖了皇帝的印章。不是到了极端条件下,皇室不可能不承认朱元璋的这个合同。 第三,投资水泥路,自己赚钱的同时也算是帮助大明做建设了。靠着这件事儿,真要是受到什么不公正待遇了,就算是去告御状,皇帝也会高看你一眼的,毕竟也算是有功之臣了。 有人可能会说了,沈万三还帮朱元璋修城墙了呢,朱元璋还不是把他弄死了。 先不说这件事儿是不是真的,就算是真的,其中还有别的事儿呢。 首先,那时候的朱元璋本身就是很仇视富商地主阶级的。 毕竟他小时候就是给地主家放牛的,没少被打压。 其次,沈万三修完城墙,还提出要出资犒劳三军,朱元璋认为沈万三,匹夫敢犒天子之军,是乱民。 最后,还是最重要的一点儿,沈万三一开始支持的可不是朱元璋,而是张士诚。 后来张士诚不行了,朱元璋牛逼了,他才转而投靠朱元璋的。 张士诚可是跟朱元璋打过仗的。 打仗就必然会有伤亡。 在朱元璋想来,你沈万三不资助张士诚,自己是不是就能少死很多兵,是不是就能更早建立大明呢。 所以说,沈万三本来就算是朱元璋的敌人。 当朱元璋拿下苏州城的时候,直接把沈万三的家给抄了,别人也说不出什么的。 沈万三会被流放,最大的原因还是在于,这件事儿。 他一个商人,寻求政治军事庇护无可厚非。可是他一开始选错了人啊。 如果他一开始就是支持朱元璋的,后果会不会更好点儿呢,大概率是会的。 最差的结果无非就是把家产都给朱元璋,然后换个爵位。 总不至于家产没了人还要被流放云南吧。 朱元璋真要是对有功之臣赶尽杀绝,会引起众怒的。 蓝玉他们被弄死也都是洪武后期发生的事儿了。那时候大明的政权已经比较稳定了,朱元璋才敢那么干的。 综上所述,目前来看,如果手里有余钱,投资大明的长期稳定盈利的项目是一个比较明智的选择。 这一点儿在座的商人都承认。 关键就是投资多少这个问题。 小弟敢说他只留一年的周转资金,其他都投进去。 其他人可没有他这个魄力。 而且吧,是投资就有会有风险,真要是押宝到一件事儿上,不是明智之举。 谁还不知道鸡蛋不能放到同一个篮子里这个道理啊。 小弟看大家都不说话,就猜到了他们的想法。 “其实我还有一个办法,又能让西湖景区顺利建成,又不用大家投入超过资金承受范围的资金。” 听他这么说,其他人的眼睛都亮了。 “不厚道啊,有好办法你不早说。” 这是默认了不想投入特别多的资金了。 “我也是刚想到的。” 好吧,其实是朱吾适告诉王德发,王德发又告诉他的。 “咱们可以多拉点儿人一起投资啊,王爷又没有规定投资人数多寡。拉来的人越多,资金不就越充足嘛,还有更多的人一起承担风险呢。你们觉得呢?” 有个性子火爆的商人当即兴奋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 “这个办法好啊,又不用担心投资太少,撑不起西湖景区改造计划,又给了咱们回环的余地,只要人够多,咱们投资多点儿少点儿都能更灵活些。”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 小弟这个方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 小弟见众人都很开心,马上又故作为难道。 “这个办法其实还有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人从哪里来?咱们几个聚到一起这么一商量,大家都觉得应该投资,还不能投资太少了。可是其他人不一定会这么想啊。 万一其他人没有咱们几个这么宽的眼界,这么长远的家族规划,都选择不投资,或者就投资一点点意思一下,那可怎么办呢? 而且吧,今天去西湖的就那么些人,我也不知道够不够多啊。” 众人都看着他。 “方法是你提出来的,怎么解决问题也得靠你啊。” 小弟再次故作为难道。 “你们让我想想啊。” 然后众人又开始小声说话,喝酒吃菜。 十来分钟后,小弟站了起来。 “各位,我还真想到了一个办法。 咱们是怎么想明白的,因为咱们聚到一起商量了一下,三个臭皮匠还顶个诸葛亮呢。 要我说,咱们干脆分头行动,找自己相熟的,有实力参与的,对他们动之以礼晓之以情,他们明白了其中的关键,自己会很乐意参与进来的。” 小弟也是图穷匕见了。 他今天的目的就是,先跟这些人达成一致,然后让他们再去说动其他人。 人带人,人传人,用不了多久,整个杭州城,甚至周边地区的有钱人,都能被说动。 这就叫传销。 当然了,朱吾适这个是实实在在的赚钱项目,跟现代传销那种纯粹的骗子是完全不一样的。 小弟的方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 这些人也不傻,他们心里都有杆秤。 西湖那么大,朱吾适又是书院,又是青楼,又是商业街,还要修路啥的,投资肯定不少。 多拉个人就多个人一起扛风险,何乐而不为呢。喜欢我家床底通大明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我家床底通大明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