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 第152章 赵构,我是你爹!

第152章 赵构,我是你爹!(2 / 2)

这一看之下,曾布才知道,吕恵卿说得保守了。

这片曾被战火蹂躏、风沙侵蚀的土地,如今却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田野间,金黄的麦浪翻滚,预示着又一年的丰收;各族百姓在田间地头忙碌着,脸上洋溢着满足与幸福的笑容。村落中,炊烟袅袅升起,充满安居之景。

曾布又一路来到了陇右都护府的核心区域——从前的青唐城,现在的西宁城。

这里,街市上商贾云集,来自东西方的货物琳琅满目,交织出一幅幅斑斓的贸易画卷。驼铃声声,马蹄阵阵,各国的使节与商旅在此驻足,交流着各自的文化与物产,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座古城中汇聚,共同见证着赵宋王朝的繁荣与开放。

而西宁城的百姓,无论是身着汉服的士人,还是头戴毡帽的番民,脸上都洋溢着满足与喜悦。他们或忙于市集的交易,或围坐于茶馆中品茗谈天,享受着和平带来的安宁与富足。孩童们在街巷间嬉戏追逐,欢声笑语回荡在古城上空,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无尽的生机与活力。

在王厚的陪同下,曾布漫步于西宁城的街头巷尾,心中不禁感慨万千,他对王厚说:“殄吐蕃之贵族豪右,克复陇右都护府。此诚为我大宋辟新版图,拓土千里;亦令斯土焕新,获千载难逢之盛机,自此物阜民丰,万象昭苏也。”

王厚更是感叹:

“末将从戎以来,久经锋镝。忆往昔,战火纷纭,未料此生竟得亲见此土之变迁。昔日青唐,屡遭兵燹,民生凋敝,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

今之西宁,已然迥异。其地处丝路要冲,商旅行人络绎不绝,市集熙熙攘攘。胡汉杂处,东西文化于此交融,华夷辐辏,百货骈阗,实乃一方繁华都会。

目睹斯景,深感此乃我大宋昌盛之征,百姓福祉所系。愿我大宋永享太平,此土常保繁华,末将亦当鞠躬尽瘁,以卫家国……”

这一趟西北之行,让原本对收复西夏犹豫不决的曾布,下定了支持收复西夏的决心。

这也算是统一了收复西夏的思想。

当然,朝中的那些保守的旧党不算。他们肯定不会支持对外发动战争的。

大事处理完了,曾布带着他从鄜延路就一直带着的韩世忠以及相关证人、证物前往京兆府,去处理童贯失察之罪。

此前,童贯跟随王厚一块收复了青唐地区,因此战功,赵俣将童贯升为景福殿使、领澧州观察使,依旧勾当内东门司。

后来,赵俣成立陕西、西夏宣抚司,点名让童贯担任宣抚司判官,主要负责处理具体的文书、政务,为宣抚使和副使提供决策参考,参与军政事务的谋划和执行,权柄仅次于章楶和吕恵卿,实为宣抚司的三号人物。

而且,因为章楶长期坐镇泾原路,吕恵卿长期坐镇熙河路,坐镇宣抚司的童贯,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宣抚司的最高长官。

由此不难看出,赵俣对童贯,不可谓不重用。

然而,童贯刚走马上任不久,就出了韩世忠这个纰漏,为之奈何。

此事证据确凿,童贯就是想辩解,都没法辩解。

更何况,赵俣这次派曾布亲自过来处理此事,那就说明赵俣势必要追究此事的态度,童贯就是想隐瞒此事,都不可能。

童贯也算硬气,面对铁证如山,只说:“是童某眼拙,不想这世间竟真有韩世忠这般少年英雄,尚未及冠,便可勇冠三军,连立大功,故犯视察之罪,辜负陛下重信,愧对皇恩,甘愿受罚。”

说完,童贯就向着东京汴梁城方向磕了三个头,然后当众领了二十军棍,一声没吭。

旋即,曾布代表赵俣,将童贯由从二品的观察吏降为正四品的防御使;将无品阶的韩世忠连升七级,升为正九品的忠训郎,成为入品的低级武官。

曾布按照赵俣的意思,将此次事件的处理结果,通报三军,并广征类似事件,为含冤莫白之人,平反昭雪,以正军心。

让曾布没想到的是,类似之事,在西军中竟然有很多,像什么英勇之士因出身卑微而被埋没,功勋卓著却因无人举荐而默默无闻,更有甚者,竟因上级贪功冒进,致使勇士含冤受屈,壮志难酬。

总之,在西军中,没有背景,没有人赏识,想要升迁,是很困难的。

曾布将此事如实上报给了赵俣。

赵俣雷霆震怒,下旨严查此事,不论涉及到谁,都严惩不怠。

结果,西军中的大多数将领都因此被降级、罚铜,像大将苗履,更是被连降九级、罚铜一百五十斤。

好在,赵俣这次实际上只是以儆效尤,还让这些人暂代原职将功赎罪,并没有真的严惩他们,更没有影响到西军的整体战斗力。 ', ' ')

最新小说: 卧底之爱:缅北的爱恨纠葛 我是开发商,爱组歌舞团 四合院:淮茹笑夫,谢不嫁之恩 穿越从东北崛起 难得穿到六零年,我就要当坏种! 军工厂风云往事 傅总,这是太太的二婚请柬 玄学老祖归来,王爷你的救星来了 婚后失控 都市神探:我能看透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