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42章 西苑火了!
严世蕃之所以敢如此笃定嘉靖皇帝必挪用京师外城工程的银子修自己的宫观,也是因为严世蕃留一个嘉靖皇帝根本就想不到的后手。
五月夏,天干物燥。
京师的天气就是像是一个蒸笼一样,纵然是修仙有成的嘉靖皇帝也有点遭不住这样的极端天气。
所以,在这一日里嘉靖皇帝也打着去祭祖的旗号准备去昌平皇陵吹吹风避避暑,顺便再去看一看自己的万年吉壤修的怎么样了。
在明朝时期,尤其是中后期的皇帝,他们在无聊的时候就会经常打着祭祖的旗号出宫游玩。
而之所以会如此,也是因为随着明朝制度的日渐完善,对皇帝的制约也是越来越大,所以,作为一国之君的至尊,其实并不是很自由的。
他们若想获得自由,要么得像正德皇帝那样离经叛道,要么就得找一个朝廷百官挑不出的问题理由出宫。
要不然,就算是皇帝,也别想轻易离开京师。
因为上次皇帝离开京师的教训实在是太惨痛了,所以,在堡宗之后,文官集团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联手,彻底的将皇帝困在了紫禁城的方圆之中。
其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哪天皇帝心血来潮又带着大明的家底出去浪。
但随着这种限制的加强,堡宗之后的文官们也越来越喜欢跟皇帝争权力了。
所以到了中后期之后,虽说大明朝还是君权至上的政治体制,但在很多方面,其实君权的作用是很有限的。
就拿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从宪宗成化皇帝开始,皇帝想立個太子,立个皇后,只要大臣们同仇敌忾的不同意,皇帝就算是想到发疯,他也不可能越过大臣们的意见,强行立储或册后。
所以,不管是宪宗皇帝的万阿姨,还是神宗万历皇帝的郑贵妃,即便是她们深受帝王之爱,皇帝也想拼了命的将她们的地位抬为皇后之尊,以求可以做到生同衾,死同穴。
可是在文官的阻挠和制止之下,不管是万贵妃还是郑贵妃,她们都没能在最后被册立为后,与皇帝同葬一陵,只能孤单单的葬在一旁的妃陵之中。
由此可见,到了明朝的中晚期之后,皇帝君权其实已经受到了极大的挤压。
要不然明朝中后期的皇帝也不会那么的消极怠工,也不会那么的信赖太监,使用太监来监视天禧和敛财。
因为离开了这些太监们的忠心和帮助,皇帝就会像个瞎子一样任人摆布。
所以,越到中后期越容易出现权倾一时的大太监,而这也是一种皇权暗弱的悲哀表现。
若是皇帝连太监都不会用的话,先不说他能不能管理好天下,首先一点他连自己的权力都没法稳固,下面的人只会更加的阴奉阳违,让皇帝处于更加癫狂的无奈边缘。
所以,可怜的崇祯皇帝在努力了十八年后,不仅把自己努力死了,也把大明朝给努力没了,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和悲哀。
他如果能及早的醒悟自己的权力架构是怎么回事的话,先不说大明朝还能不能苟延残喘的问题,至少在他手上是不会那么轻易崩的,说不定他还能躲开一个亡国之君的名声,把锅甩给下一代。
但可惜是崇祯小可爱太急躁又太自信了,一边刚强的要命,一边又穷的要死,为了支撑烂摊子,他又是加辽饷,又是裁撤公务员,又是换内阁,又是杀大将。
皇帝说一不二的权威,他是淋漓尽致的表现了,但是问题却没有得到一点的解决,却变的更加难以收拾。
可见,在明朝中后期的皇帝是多么的无力和悲哀。
名义上和实际上,他们确实是拥有最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在现实之中,他们的权力却得不到最好的配合,只能靠着自己心机和手段,才能办好一些自己心中所想的事情。
所以,在这种政治气氛之下,皇帝智商和能力但凡有点不在线,然后人又特别努力,就容易坏菜。
因此到了这种阶段,想要安安稳稳的将大明朝的社稷延续下去。要么就学历史上隆庆皇帝将治国的事情全给交高拱和张居正这样的职业政客,让他们去为理想去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