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11章 倭寇的正确使用方式
“拜见王爷!”
李时珍激动的朝着朱载坖一拜。
朱载坖看着李时珍,也呵呵的笑道:“无需多礼,快快请起。”
等到李时珍等一众徒子徒孙们都起身之后,朱载坖又说道:“别围在这了,该忙什么就去忙什么,本王也就是看看热闹而已。”
朱载坖打发着众人离开,这些人又对着朱载坖一拜道:“是。”
然后就各自不舍的散开了,各自的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这时朱载坖又看着一旁的李时珍,目露期待的说道:“走吧,快带我去看看!”
朱载坖心急的想要看看李时珍的研究成果。
李时珍看着这么激动的朱载坖,也连忙一挡,“王爷得换衣服,安全第一。”
朱载坖听到这话后,又笑了。
现在的李时珍是真上道了,有了那么一点现代医学的严谨。
朱载坖道:“好,先换衣服。”
然后朱载坖就在李时珍的带领下换了一件用沸水消毒过的白大褂,又带着一个玻璃造的护目镜,跟着李时珍一起进到了实验室内。
这间实验室朱载坖还是第一次进来,看着里面的玻璃幕墙,恍惚间都让朱载坖又有了一种穿越的感觉。
不过朱载坖也清楚这里玻璃幕墙的质量还很一般,只是为了更加的透光和卫生才选择的。
要不然这么差劲的玻璃制品根本不可能当做窗或幕墙使用的。
因为这些玻璃的制造水平还是太差了,根本没法做到透明性极高的钢化,只是一块比较厚的普通玻璃而已。
不过即便如此,这也已经很了不起了!
毕竟玻璃制品对于如今的大明而言还算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产物。
如此特殊的玩意儿,如果按照古人的固有审美,大概率是不可能做出白色透明的玻璃,而是会做成里胡哨的各种颜色的彩色玻璃。
所以,现在能做出这么大块的白色透明玻璃,也得多亏了朱载坖的格外要求。
要不然天知道,这些玻璃匠人和欣赏玻璃物品的文人墨客得玩够多少年才会想起玻璃原来是白色透明之物。
毕竟,就算是大量生产玻璃的古欧洲也是在彩色玻璃和印玻璃上了,不知玩了多少年才想起来够白色透明玻璃的。
所以,对于古人这种天然就喜欢里胡哨的审美,朱载坖也是一言难尽。
而且这种乱七八糟的审美居然还审出了优越感,以至于后来某位章总还专门下旨让匠人烧了一个十七种颜色拼凑出来的“瓷母”。
这审美真是高级到没朋友。
所以,为了玻璃的审美在自己手里跑偏,朱载坖绝不让自己的玻璃工坊烧制任何里胡哨的玻璃制品。
当然钱多另算!
毕竟朱载坖跟银子也没仇的,真有人“慧眼识珠”想要烧制一个颜色多样里胡哨的瓶啥的,朱载坖还是会让人帮着烧的。
所以,还是那么句话,凡事不要绝对嘛,很容易打脸的。
朱载坖看着李时珍在实验室里小心翼翼的摆弄一个玻璃培养皿,又看着他用一根签沾着一点自己辛辛苦苦研制出来的超级“神药”,往里面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