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5章 手艺人的本事
朱载坖乾纲独断,岂会听孟冲的劝谏?
朱载坖说道:“让你去买你就去买,本王还真能带着你喝西北风不成?”
孟冲被朱载坖这突然雄起的气势也吓了一跳,声音顿时痿了,“奴婢这就去。”
朱载坖满意的点点头,“这才对。”
然后又交代道:“只要好的,不要差的。越精致越小巧越好,但千万不能像鼻烟壶那么小。”
孟冲也不知道鼻烟壶是什么玩意,因为鼻烟壶是在几十年后才传入明朝的,然后逐渐东方化的艺术品。
虽然孟冲也不知道鼻烟壶,但他也明白朱载坖的要求肯定是要那种能大约装一两白的小琉璃瓶,有了这个约莫,他自然也清楚该找什么样子的琉璃瓶。
孟冲无奈只能又去王府的账房里支取了一笔银子出来,然后按照朱载坖的要求去找了西城区的琉璃厂。
此时的琉璃厂还不如后世的繁华,主要原因也是因为西城区的西市是朝廷处理死刑犯的刑场所在地。
因此这个时候的西城区聚集的产业也都是一些比较大宗的低端产业和附加值比较低的手工产业,不如东市店铺林立的商业区繁华。
等到琉璃厂真正繁华起来,也得等到一百多年后的“大清”。
因为在清朝刚刚入关的时候,清朝实行的是“满汉分城居住”,而琉璃厂恰恰是在外城的西部,所以当时的汉人官员多数都住在此附近。
后来随着天下的稳定,商贸的再度兴起,全国各地的行商会馆也都建在此地附近,使得这里开始逐渐繁华。
官员、赶考的举子也常聚集于此逛书市,使明朝时红火的前门、灯市口和西城的城隍庙书市都逐渐转移到琉璃厂。
各地的书商也纷纷在这里设摊、建室、出售大量藏书。繁华的市井,便利的条件,也自然的形成了“京都雅游之所”,使琉璃厂逐渐发展成为京城最大的书市,形成了人文荟萃的文化街市,与文化相关的笔墨纸砚,古玩书画等等,也随之发展起来。
但是现在的琉璃厂只是一处名不见经的京城普通平民的聚集地,属于是朝廷工部的五大工厂之一。
不过别看琉璃厂是朝廷单位,但也会接私活的。
毕竟朝廷一年到头能采购多少琉璃器物?想要养活这么大一群琉璃匠人及其附属的家属,他们就得想着法子搞一些外快,不然真的会饿死人的。
孟冲到了琉璃厂后在琉璃厂老师傅的带领下,参观了一番琉璃厂的荣誉出品,最后孟冲也终于找到了适合装白的小琉璃瓶。
这个小琉璃瓶是一件类似于香炉圆肚的小罐罐,上面还绘画梅兰竹菊,显得极为极致,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盖子。
孟冲对着琉璃厂的老师傅说道:“咱家看这个瓶子不错,但还不够好,伱若能是能把这个罐罐的口做的再收紧些,然后配上一个精致的塞子那就好看了。”
老师傅听着孟冲的话,也是心领神会,立刻就明白了孟冲的意思,连忙回道:“公公这个可以做,小人一会就能做出来。”
孟冲嗯了一声,“那你先做几个瞧瞧,如果做得好,咱家可能会要几百个。”
老师傅一听居然要几百个,眼睛顿时也亮了,这可个大主骨的,而且还是个公公,这肯定不会差钱的呀!
老师傅当即就拍着胸脯说道:“公公放心,只要做的不合公公心意,小人愿意免费帮公公改到满意为止。”
对于琉璃厂匠人的水平,孟冲还是很了解的,毕竟这些年他也来琉璃厂买过不少装饰王府的琉璃瓶。
孟冲说道:“你去做吧,咱家再逛逛。”
老师傅也不敢打扰孟冲继续逛琉璃厂,他这个时候也要忙着按照孟冲的要求制作琉璃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