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点高香敬神明,神明说我香不行 > 第218章 两位神明各有各的存在意义,不可混为一谈。

第218章 两位神明各有各的存在意义,不可混为一谈。(1 / 1)

随着青蛟的彻底倒下,那股笼罩在皖省山区的压抑气息也随之消散。 众人稍作休整后,便准备重新踏上前往都江堰的路。 林清歌轻挥衣袖,林若雪和赵鸢会意,一同登上虎鹰宽阔的脊背。 虎鹰展开巨大的双翼,振翅高飞。 林清歌几人坐在虎鹰背上,感受着高空的清风拂面,心境也逐渐开阔起来。 下方的山川河流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迅速向后退去。 不久,都江堰那雄伟的轮廓便映入眼帘。 虎鹰缓缓降低高度,以便众人能更好地俯瞰。 从空中望去,都江堰的水利工程犹如一条巨龙横卧在岷江之上。 江水奔腾而来,在鱼嘴处被巧妙地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的水流较为平缓,灌溉着平原的万亩良田。 外江则承担着泄洪的重任,汹涌的江水奔腾而下,涛声震天。 飞沙堰如同一道坚固的屏障,有效地控制着内江的水量和泥沙。 在阳光的照耀下,江水泛起粼粼波光,与周围的青山绿树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远处的青城山郁郁葱葱,云雾缭绕在山腰之间,仿佛人间仙境。 赵鸢兴奋地指着下方,叽叽喳喳地说道:“姨姨,你看那江水,好壮观啊!” 林若雪也面带微笑,轻声说道:“是啊,这水利工程历经千年,依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古人的智慧实在令人钦佩。” 虎鹰缓缓降落在都江堰附近的一片空地上,巨大的翅膀掀起一阵轻微的尘土。 林清歌率先从虎鹰背上跃下,林若雪和赵鸢随后也小心地跳下,林若雪轻轻整理了一下衣衫,赵鸢则好奇地张望着周围的一切,眼中满是兴奋与期待。 “走吧,我们前往二王庙。”林清歌轻声说道,随即迈着沉稳的步伐向前走去。 【主播不是要去求金蚕吗,为啥去二王庙?】 【对呀。】 林若雪笑道:“蚕丛我们并不太熟悉,所以自然要走点关系。” 【李冰父子?】 林若雪和赵鸢紧跟其后,三人沿着蜿蜒的小径前行。 随着脚步的临近,二王庙的轮廓逐渐清晰起来。 那古老的建筑坐落在山腰之上,红墙黛瓦在绿树的掩映下显得庄严肃穆。 庙宇的飞檐斗拱犹如展翅欲飞的鸟儿,灵动而精巧,石阶顺着山势向上延伸。 林清歌拾级而上,林若雪和赵鸢跟在后面,脚步不自觉地放轻。 当他们终于站在二王庙的大门前时,一种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踏入二王庙,只见殿内香烟袅袅,前来朝拜祈福的香客络绎不绝。 那旺盛的香火如云雾般缭绕在殿堂之中,给这古老的庙宇增添了几分庄重的氛围。 【哇,香火好旺盛。】 林清歌站在殿前,神色凝重而崇敬,他转身面向林若雪和赵鸢,缓缓开口说道:“这二王庙乃是为纪念李冰父子而建。 李冰乃战国时期着名的水利工程专家。 彼时蜀地,岷江常年泛滥,水患严重,百姓苦不堪言,田园被淹,房屋冲毁,生命与财产时刻遭受着巨大威胁。” 林清歌微微顿了顿,继续说道:“李冰临危受命,出任蜀郡太守。 他深知,要根治水患,必须对岷江的水情进行深入勘察。 于是,他不辞辛劳,沿着岷江两岸徒步考察,风餐露宿,不惧艰难险阻。 在详细了解岷江的水流走向、水势变化以及沿岸的地形地貌后,李冰心中逐渐形成了一个宏伟而精妙的治水方案。” “他决定在岷江江心修筑分水堰,也就是如今闻名遐迩的都江堰的关键部分 —— 鱼嘴。 这鱼嘴将岷江一分为二,内江引水灌溉,外江泄洪排沙。 为了修筑这鱼嘴,李冰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采用竹笼装卵石的方法。 无数百姓齐心协力,将一个个装满卵石的竹笼投入江心,历经无数日夜,才堆砌起这坚固且独具匠心的分水堤坝。” “而李冰之子李二郎,亦是治水的得力助手。在修建都江堰的过程中,他们父子二人并肩作战。 李二郎年轻力壮,总是冲在工程建设的第一线,他带领民众开凿玉垒山,打通了内江引水的通道,这便是离堆的由来。 当时没有先进的工具,全靠人力一锤一凿,其艰辛难以想象,但他们从未放弃。” “都江堰建成之后,蜀地的面貌焕然一新。 原本饱受水患的成都平原,从此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粮食产量大幅增加,百姓安居乐业,商业也逐渐繁荣起来。 这伟大的水利工程,不仅驯服了岷江这条肆虐的水龙,更为后世留下了不朽的水利典范,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洗礼,依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福泽着一代又一代的蜀地子民。” 说到此处,林清歌的神情变得有些肃穆,他接着讲述道:“至于李冰父子的结局,虽正史记载有限,但民间流传着诸多说法。 有一种说法是,李冰在都江堰建成后,继续投身于蜀地的水利维护与建设事业中,终因积劳成疾,倒在了他奉献一生的土地上。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他的儿子李二郎,在一次巡视水利工程时,为了保护堤坝,不幸遭遇洪水,被卷入湍急的水流之中,英勇牺牲。 他们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这片土地和这里的百姓,他们的功绩和精神,如同这都江堰的江水,永远流淌在蜀地的每一寸土地上,永远铭刻在百姓的心中。” 【先生大义。】 【先生大义。】 【立庙很合理。】 李冰因治水功绩卓越,被川渝一带民众奉为水神,尊为川主。 秦孝文王时,李冰为蜀地郡守,治理水患,凿离堆,穿三江,灌溉良田万顷,造福川西平原,后世感其德,立祠庙祭祀,自秦汉以来未曾间断。 宋代开宝年间,李冰被封为广济王。 李二郎是李冰之子,相传李冰治水时,其子二郎助力甚多,后人奉祀为二郎神。 在灌口立庙,号为护国灵应王。 宋代列入国家祭典,特封慧灵侯,政和中改封为昭慧显灵真人。 清代封为承绩广惠英显王。 李二郎在四川百姓心中地位颇高,灌县的二王庙被认为是二郎神的主庙,而庙中供奉的二王便是李冰父子。 李二郎作为李冰治水的得力助手,在神话故事里帮着父亲修水渠、打水怪,保佑人民,川人民对李二郎的祭祀也非常盛行。 所以华夏的二郎神,不止有杨二郎,还有李二郎。 两位神明各有各的存在意义,不可混为一谈。喜欢我点高香敬神明,神明说我香不行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我点高香敬神明,神明说我香不行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我的能力太常见啦 异之理 女总裁的上门女婿 乌鸦给了我一双眼 恋爱攻略小竹马自我攻略 母子 重生只为傲娇青梅,谁管你系不系统的? 外科教父 够野 more,more,n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