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发须花白的,老态龙钟,坐在锦灯之上,依然有些精神委靡的老人,用浑浊的双眼看向李富贵,冲着他拱手说道。 崇庆帝脸上少有的露出了一丝笑容。 李富贵点点头,心疼的说道:“是啊,这一次自东阳郡出海,绕路东海,进入北海后从虎方港口登陆,经过新盘省,又途径护都城、固国郡方才进入都城,一路损耗着实是不少的。 “王老将军这一战打得确实漂亮!” 王老将军趁机命令京州卫府兵衔尾追杀,一举收复四郡。若非沙东郡雄关漫道,山势凶险,直接收复中州省也是有可能的。” “对了,此下吴州,一路见闻,如何?” 崇庆帝对于任平生的印象还是不错的,虽然任平生算是一个不受皇命,完全脱离中央控制的,不折不扣的地方军阀,甚至认真算起来的话,说他是一个叛乱的逆贼也毫不为过。 而且,任平生肯让出粮道,让朝廷从南方运粮回去,这就是巨大的善意了。 至少,任平生没有正式扯旗造反,双方明面上就能过得去。 李富贵眼光环绕一圈,见陛下和三位阁臣个个面露好奇与期待之色。知道吴州的发展对于他们来说,是具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的。 “臣此次南下吴州,与上次还有不同。臣自东阳郡登岸的时候,东阳港口之大,臣见所未见,不知那般港口,究竟是要停泊多大的船只! 其后,臣率领使团,换乘马车之后,所行道路竟然无比平整的石头,宽有六米有余,可以容四辆马车同行! 成本更低,用工更少,且道路更好走。 李富贵事无巨细的说着,崇庆帝认认真真的听着,忍不住问道:“这么神奇吗? 三位阁臣也都盯着李富贵,显然对于水泥路也非常关心。 “唉,可惜了。” 他能感受到,这水泥路在军事上的作用,大大的减小了军队后勤的压力,也加快了军队的投放速度。 “一辆车可拉近千人?” “怎么可能,老夫如听天书一般,着实难以想象此等情景!” “那吴州省没有活尸吗?没有妖怪吗?交通怎能如此通畅!” “那任平生真的谪仙降临不成?” 在三位阁臣和崇庆帝的追问之下,李富贵不停的解答着其中的细节。根据自己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解答着他们的问题。 当到了那青城镇时,臣一时恍惚,竟有一种光怪陆离、恍如隔世,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的震撼之感!” 还有一座青城镇外,最繁华的场所,一座虽然还未完工,但已经有二十余米高的建筑,据说最终要盖成十六层的建筑,最终高度将达到46米,这让他完全不敢想象,46米高的建筑建成以后,将会是什么样子! 李富贵说着,忽然想起什么,从自己的袖口之中,掏出了一叠照片,交给旁边伺候的太监,呈递给了崇庆帝和三位阁臣。 “这是何人所画?怎能这么真实清晰?” “这是照片,是用一种这样大的神奇物件照出来的,并不是人画出来的。 李富贵用手比划着解释说道。 听着李富贵的描述,崇庆帝一边翻看着照片,一边在脑海里勾勒着青城镇的形象。 崇庆帝忍不住从桌案之后站了起来,脸上饱含着懊恼,却又有着对于任平生的羡慕。 李富贵说道:“那些工厂产出的自行车,齐王献予陛下数辆,臣此番一并带了回来。” 很快,一辆崭新的自行车被推到了大殿上。 自行车吸引了崇庆帝和三位阁臣的目光,他们一边打量着自行车,一边继续听李富贵的讲述。 李富贵绝对不敢编造这种故事来骗他们,他口中的这些东西都是毋庸置疑的。 詹义辅忧心忡忡,忍不住说道。 依老臣所见,吴州火器凶猛,且质量远超工部的兵仗局。 于元正老态龙钟,还有些耳背,但思路却非常的清晰。 次辅李广义开口支持道。 针对吴州省的讨论,君臣一直讨论到正午时分,根据李富贵带回来的消息,做出了今后对于吴州省保持的态度,并确定了向吴州省采买火器的决定。 三位阁臣从大门之中出来以后,风夹杂着大雪吹来,直往脖子里灌。 詹义辅叹了一声。 那吴州省虽强,毕竟遥远。” 朝廷如今四面受敌,已经是王朝末日之像,谁又能真的顾得吴州省的威胁呢。 没走多远,却见到一红衣校尉,自大学中奔来,手中举着一份折子,朝着暖阁方向跑去:“瓦城来信,八百里加急!” 于元正眯了眯眼,他视力不好,看不清楚那校尉的样子,也没听清他喊得什么,只是隐约听到瓦城,不由眉头皱起。如今一听到北地来信,他就忍不住头疼。 贴身扶着于元正的小太监回答道。 “北地苦寒,今年又格外寒冷,异族铁定扣边,必须做好防守,否则边地百姓又要受苦了。” 果然没过多久,崇庆帝紧召他们回暖阁,并派人去召兵部尚书、户部侍郎,一同议事。 重新进入暖阁,就看到崇庆帝脸色愁困,眉头紧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