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利国利民(1 / 1)

大周官报衙门建立很顺利。 虽然司马雍他们很想极力阻止。 可他们对于报纸也不是特别了解。 只知道,这件事对他们影响极大。 可在见到报纸实物之前。 他们还是低估了报纸的威力。 只是担心萧倾凰能够获得更大影响。 但是对于司马雍等世族官员来说。 他们对江南的把控力,绝对不是萧倾凰能够插足的。 哪怕有了这官报衙门。 他们也能阻止报纸在江南地区传播。 至于官报衙门的官职品级和他们同等,实属有些恶心人,心里觉得不忿。 可如今的女帝,像是换了一个人一般。 不在他们掌控的领域硬碰硬。 而是开辟其他战场。 这让司马雍等人有力无处使。 岚渊,默涵,孔记礼三人。 岚渊,默涵成了正二品的右,左同平章事,一个成了三品汇集总编。 这个同平章,不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宰相职务。 而是同皇帝平章事。 这个章事,也不是国家政务。 而是国家政务信息汇总处理。 字面意思就是两个老夫子和皇帝商议,安排下一期报纸的发布方向。 当然,这个事情,其实是秦布衣在主导的。 萧倾凰对于报纸,现在都是双眼一抹黑。 秦布衣给她看的大周万民报,她觉得很厉害。 也明白其重要性。 可还是那句话。 因为是跨越时代的产物。 在报纸的威力展现出来之前。 所有人都不知道,报纸对于舆论的作用,到底有着何等恐怖的效果。 “魏王大人!” 岚渊,默涵,孔记礼等大儒,恭敬的对着秦布衣行礼。 “诸位夫子。” “布衣被家里老爷子揍了,身上有伤在身,不便行礼。” “还望见谅。” 秦布衣很是无奈的说道。 “魏王身份尊崇,该是我等行礼。” 岚渊,默涵,孔记礼等大儒姿态恭敬道。 “诸位脸上的笑容来看,报纸之事,应是成了。” 秦布衣微笑道。 众人的目光皆是看向萧倾凰。 “说吧,你接下来怎么安排?” 萧倾凰好奇的问道。 “报纸不仅要刊印,而且要大刊特刊。” “我那几十万份,还有些少了。” “每个州府,乡镇,未来都要有,如今看来,也只能分到一份,这显然是不够的。” “各地设置的官报衙门,必须有人去基层宣读报纸。” “确保国内国策的清晰明确。” 秦布衣认真的说道。 “你有没有想过,要养活这么多官报衙门的吏员,要花多少钱?” 萧倾凰有些忧虑道。 “放心。” “报纸能赚钱。” “我们先慢慢推广着。” “前期人手肯定不足。” “先在州府大城,和大型县镇推广。” “官报衙门,由退伍老卒,亦或是士卒之家的家属担任。” “你昨天捞了几百万两?” 秦布衣说到一半,随口问了一句。 “只有三百多万两,我留着有急用的。” “江南的灾民,往京都来了。” “到时候,只怕有二三十万。” 萧倾凰满脸担忧的说道。 让江南官员赈灾。 结果,各地不仅没有开仓放粮赈灾,而且还封城。 饿死无数灾民不说。 还有地方流民啸聚,发生了叛乱。 好在江南地区,是世族的地盘,影响不到其他地方。 世族是不会看到流民叛乱,会出兵剿灭,然后派兵驱赶。 江南的叛乱影响不到萧倾凰。 可是这些被驱赶到京都的流民,就是个大难题。 萧倾凰也知道,这是司马雍他们故意要搞事情。 为的就是想逼迫她。 萧倾凰也想着留点钱来解决流民问题。 “灾民的问题你别管。” “我会在报纸上加一篇号外。” “让灾民前往京都西山。” “二三十万,我都能安排了。” “你最近安排好官报衙门就好。” “官报衙门,还要和邮递驿站联系起来。” “这两者相辅相成。” “邮递驿站需要尽快扩建,也是未来赚钱的一大支柱收益。” “我的老卒商队,配合官方邮递驿站。” “咱们的大周快递就可以搞起来了。” “到时候,不仅能够搞钱,也方便报纸发布大周全境。” 秦布衣很是严肃说道。 “啊?” “还要扩建邮递驿站?” “我那几百万两,根本不够啊。” “万一那些狗东西不管不顾,没有钱粮发放俸禄粮饷该怎么办?” 萧倾凰有些急了。 “粮饷交给我。” “你好好把控朝堂稳定,去进行最近的两种改革就好。” “灾民也好,钱粮也好,都交给我。” 秦布衣努力打消萧倾凰顾虑。 秦布衣的布局太多了。 什么事情都有,萧倾凰看了都觉得头晕目眩的。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更别说让她去掌控,掌舵。 事情有轻重缓急,秦布衣是很清楚的。 有些事情的布局,是需要时间的。 不是短时间能够见到效果的。 前期投入也不会有想象的那么大。 而取得的效果,也不会有人知道,到底是怎样的。 萧倾凰着急,自然也是正常的。 刚刚捂在手里的银子,马上就要打水漂了。 她当然担心了。 而一旁的一众大儒。 见小两口你来我往的商议。 大家都有种看待后辈的温馨感觉。 “好,我尽量去安排人手。” “可江南那边,没那么容易。” 萧倾凰有些为难道。 岚渊,默涵,孔记礼等大儒,脸色也是有些不好。 他们也知道,江南世族有不臣之心。 如今看到女帝一脸惨兮兮的表情。 一众老夫子皆是同仇敌忾的愤怒表情。 恨不得狠狠批判这些乱臣贼子。 东海大儒们经历过夷敌统治,战乱屠杀等兵荒马乱的时代。 自然想着大周稳定。 不想看到异族屠杀的场景再度发生。 如今的女帝,有明君之相,并且励精图治。 大家都想着跟着女帝,兴复大周。 “江南那些个地方,可以直接将报纸下放到乡镇最底层。” “州府世族掌控的力量很大。” “你想将报纸拿出去只怕都难。” “只能走农村包围城市路线。” “还是那句话,稳定基本盘。” “慢慢扩展。” “如今的南楚和福国公的福州,都是我们可以争夺的盟友。” “你尽量去尝试吧。” “不用怕花钱,臣妾养你哦。” 秦布衣嘴角玩味。 萧倾凰的精致美丽容颜上,浮现出了一抹娇俏的笑容。 和一众大儒再行一番商议,增补几篇号外。 最终决定,四天后。 在炎夏文会开启的前一天,发布报纸。 四天时间,秦布衣在忠烈城的印刷厂,足够赶制一批号外报纸了。 号外报纸,用不着和正报一起发布,可以相隔几天。 事情安排完毕。 官报衙门建立,京都周边,尤其是江淮,江河诸省全面推进。 当然这不是十天半月能够完成的。 需要慢慢来。 而周遭的驿站也在扩建,新建。 因为使用水泥等新型建筑材料。 扩建的速度并不不快。 不过,秦布衣的培训机构,倒是加快了不少进度。 培训人才,是几何倍的速率增加。 第一批几百上千人学习水泥建筑搭建。 第二批就是几千上万人。 第三批就能有几万甚至更多。 要不是水泥建材不够,泥瓦匠等土木老哥,会更多。 可以说,整个齐州和胶州,几乎是个爷们儿都被拉去培训了一番。 各个都是土木老哥。 无他,实在太缺人手了。 如今萧倾凰这边推进驿站扩建,其实已经是很顺利的开局了。 毕竟有了秦布衣用三年时间打下的底子。 官报衙门其实不用水泥建筑,随意找个地方就能成立衙门。 其中的官报衙门主官,也不过是一个芝麻小官儿。 官报衙门名义上是发布报纸,宣读报纸。 可说到底,这就是个宣传部门。 能读书认字就行,又不用在衙门办公。 所以开销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大。 而驿站扩建,才是重中之重。 秦布衣的老卒商队反映。 要建立落脚点和休息点。 否则,出现大雨,亦或是其他自然灾害时。 没地方住,货物会毁坏丢失,人更是会生病受伤。 古时候的野外,大型野生动物是不少的。 商队虽然人多。 可晚上出去小解,被动物叼走也不是不可能的。 因为这些情况,秦布衣便想到快递方面的发展。 自然也想顺便拓展一下驿站。 这对于大周财政来说,是有增加创收效果的。 还能安置不少忠心大周的百姓。 可以避免某位驿站驿卒被裁,跑去当闯王。 这是利民之策。 四天转瞬过去。 秦布背后的鞭伤好了不少。 基本是全部结痂,缓缓愈合当中。 很多小点的伤口,已经好的七七八八了。 背后也不似那般疼痛。 不得不说,皇宫里的药材,品质是可以的。 而在这一天。 大周万民报第一刊,以半月刊的形式,正式发布。 京都轰动。 而在发布的前几天。 大周万民报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传遍整个大周,确保在这一天同时发布。 当然偏远一些的可能赶不及。 报纸一出,无论是朝堂还是民间,直接炸开了锅。 这报纸十分亲民,基本是大白话写就。 除了东海大儒的一篇议论文章。 这篇文章,暗讽江南世族不忠不孝,有谋逆之心。 食国家俸禄,不思报国,反有谋逆之心。 整个朝堂百官,基本上都喷了一遍。 除了这一篇文章之外,其他都是简单直白的白话文。 解释国家政策,大周税收,官员,将士,兵卒俸禄详细解析。 对贪官污吏进行釜底抽薪。 报纸囊括诸多事物。 绝大多数,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税收徭役的描述是重中之重,律法解析。 另外的重点,是提高农业产出的新型种植之法,和精耕细作的技术指导。 为了展现大周女帝陛下的励精图治。 劝课农桑占了极大笔墨。 无论是农业种植,还是动物饲养,桑蚕养殖,等等。 这些方面都达到了一个极为精细的地步。 就算是再蠢的人,只要照做,农业生产的产出,最起码都能增加三成。 第一期报纸,只有一个目的。 渐开明智,利国利民!喜欢我的娘子是穷鬼女帝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我的娘子是穷鬼女帝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遮天经 骂我假龙女?血脉觉醒惊艳四海 震惊!我的徒弟居然是女帝 一意飞仙 这个开局有点惨啊! 重生房遗爱之最强驸马 暴躁锦衣卫:持刀执法,只手遮天 洪荒:吾为大道至尊 大明伪君子 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